据安徽师范大学网站消息,安徽师大教务处近日作出《关于对刘某苇等105名全日制本科新生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公告》,显示该校今年的本科新生有105名学生未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直到近些年,师范专业因为其工作的稳定性,师范类院校一直是考生们热衷报名的院校,却没有想到今年突然遇冷。安徽师范105名学生不去报道,放弃入学机会在近年来人数可是创下了新高。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双减”带来的阵痛,因为今年考生报名的时间是在7月到8月期间,而此时双减刚刚落地,引起的震动还没有那么大,而两个月后各个教培机构倒闭、跑路,教培人员失业,让一些考生的家长开始慌了,觉得孩子们可能毕业要面临更大的竞争,就不乐意孩子们继续上师范院校做老师。
其实“双减”没那么可怕,只能说这些家长和学生不了解现在的局面。虽然教培人员失业了很多,但是在校的编内老师没有半点影响,而且国家还在扩大教育的规模,现在又发布了提升职业教育的方案,未来教师这一行业不仅不会遇冷,而且还会更热。只能说这些家长和考生看到的只是近期的动荡,而没有看到未来的前景。
不过大家还真没必要对安徽时代这百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太大惊小怪,据有关人士介绍,安徽师范大学,今年扩招将近2000人,全校招生近万人,放弃入学无非是不满意现状想再考一次。或者感觉自己被录取的专业不合适,未来就业会比较困难,于是放弃掉。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这些故意放弃入学资格的学生浪费了该校的招生名额,让一部分想上大学的考生今年却无学可上,应该进行处罚。而且还有一部分考生不报道选择复读,并没有告知学校,也不值得提倡。
对于这个情况确实如此,每年高考报名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考生,假如觉得自己心仪的学校分数没有把握,那一定不要瞎报,瞎报万一被别的不想去的学校录取了。自己也浪费了今年报考的机会,最终也浪费掉一个学校的招生名额,为了那些有意愿上大学的同学,尽量不要瞎报。但是实话实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省份没有对这种现象做出惩罚或者做出干预,只是每年学校都会口头表示不满与批评,实际上对考生没有任何影响,该复读的还是会去复读。
有专家提议将志愿失信考生记入个人诚信档案,起码在来年高考的时候限制报考专业或者可报考院校,其实这样做是可行的,有了惩罚措施之后,要么考生觉得没考好,就别报了。报了不去,实际上会一方面会损害想去上大学的考生的利益,另外一方面还会对学校的教学资源造成浪费。
当然还是有个别省份这么做了。2018年,河南省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措施:考生如果当年失约,第二年每个批次志愿最多只能填报两所高校,同时会将失约行为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高校根据诚信档案衡量考生品德,有权拒绝录取失约考生。
不过这只是高校维护了自己的权利,那些因为分数没录取的考生是否还有机会呢?有人建议,应该设定一个时间段,可以给高考录取“打补丁”,让这些学校上报有多少专业学位有失约考生造成的空缺,然后重新填报志愿,当然失信的考生不能填报,这样可以更有利于高考录取考生和学校间的平衡。
图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 如有转载望注明出处
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创作不易谢谢+个关注
特别恳请大家能在读文之后,帮我点个关注,图文难做,最需要的就是粉丝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