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们回安徽老家过年,远远的,就看见爸妈和乡亲们站在村口列道欢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一下车,耳边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们在大家的祝福声中,走进了阔别5年之久的家门。
爸爸妈妈脸上都乐开了花。因为,我们家出了4位名校博士和2位名校硕士,这在我们那个小山村,一时传为美谈。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讲述人:晶晶(故事中人物皆为化名)
年龄:35岁
职业:银行经理
01
我家在安徽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我是家中老大,因为是女孩,按当时农村政策,可以再生一个,我3岁的时候,家里又有了妹妹,后来爸妈冒着罚款的风险又生下了弟弟。
就这样,在城市普遍只有一个孩子的年代,我父母生了三个娃。
尽管家里孩子多,但妈妈对爸爸说,无论生活多苦,她都要我们读书,绝不让我们走她的老路。
妈妈上小学三年级时,因外公意外去世,而被迫退学。但她渴望读书,妈妈最羡慕从小与她一起长大的小表姨。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表姨的爸爸在外面上班,工资可观。加上家里孩子又少,表姨可以安心读书。后来,表姨考上了大学,去大城市工作,又风光又体面。
也正因为如此,长相清秀的妈妈才心甘情愿地嫁给了比她大9岁的爸爸。爸爸是高中毕业,在妈妈眼中算得上是一位知识青年。
听妈妈说,她停学后,爸爸已经高中毕业回乡了。爸爸家书多,她没事就喜欢向爸爸借书看,但好多字她都不认识。
后来,妈妈在爸爸的帮助下,不仅读完了小学课本,还自学了初中语文和数学。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妈妈说:“我看不懂的时候,就请教你爸。在他的影响下,我看了不少书。”
爸爸曾经很自豪地对我们说:“你们的妈妈记性好,看过的书很多都能记得。她要是不退学,一定考得上大学。”
自从有了我们姐弟仨后,妈妈就发誓,无论如何都要让我们好好读书。
对于妈妈的想法,爸爸自然支持。但在30年前,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来说,供养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困难,更别说让孩子上大学了。更何况他们还要赡养卧病在床的奶奶和年老的外婆。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幸亏父亲读过高中,他没有辜负妈妈对我们的一片期望。爸爸利用家乡的山区资源,搞起了菌菇养殖。
刚开始,父亲不懂养殖技术,他带着母亲一起学,一起摸索,结果第一年不仅亏了本,还欠了一屁股债。
记得那年,我正好生病发烧,妈妈背着我,挨家借钱看病。妈妈回忆说:“那时候上街,连两毛钱的包子都买不起,看着你们眼巴巴地馋着,心里难受极了。”
02
妈妈当时想,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爸爸和妈妈白天干农活,晚上一起总结上次的经验和教训,用心学习种植技术。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第二年,爸爸又请乡政府帮忙牵线,从省城农科所请来了菌菇种植专家。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贷款搭起了大棚,扩大了种植面积,并学会了科学种植菌菇。这一年,我们家的菌菇种植终于成功。
菌菇种植成功后,头脑灵活的爸爸又在乡政府的帮忙下,与省城的蔬菜公司签订了合同,解决了销路问题。
这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之忧。创业初期,爸妈舍不得请人帮忙,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特别辛苦。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可即使再忙再累,爸妈都从来没有疏忽对我们的陪伴。
那年,奶奶病逝了,外婆帮忙照顾我们。妈妈跟爸爸天天泡在大棚里。他们每天回到家,尽管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还是会陪我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教我们唱儿歌。
妈妈还托表姨寄来小画书,我们可喜欢看了。妈妈从大棚劳动回家后,就陪着我们一起看,我觉得妈妈比我们看得还起劲呢。
妈妈常常对说我:“你是姐姐,也是弟弟妹妹的小老师,不仅要保护他们,还要教他们读书。”(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妹妹还不会走路说话的时候,我就给她唱妈妈教我的儿歌,还给她讲我听过的小故事。妹妹从小就是我的忠实粉丝,我到哪儿,她跟到哪儿。那时弟弟还小,都是外婆陪着。
后来,我上小学,妈妈更是经常叮嘱我,以后妹妹上学就要我来辅导。每次我放学回家做作业,妹妹就坐在我身边,拿小画书看。
她看不懂,就追着要我教她,我一本正经地教她,爸爸妈妈和外婆都夸我这个老师当得好。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妹妹要上小学。妈妈还真的把照顾妹妹和辅导作业的任务全部交给了我。妈妈对我说,有我这个小老师照顾妹妹,她完全放心。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妈妈这么信任我,我可有自豪感了,每天带着妹妹早早起床,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上学。因为肩负着给妹妹辅导作业的重任,我上课特别认真,一点都不敢开小差,生怕以后教不了妹妹。这样一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门功课都能考上100分。
妹妹因为受我影响,上课也特别认真。弟弟平时比较贪玩,但他比我和妹妹都聪明,脑子也灵活,学东西特别快。他每天利用下课时间就能在学校完成当天的作业。晚上回家,都是拿着妹妹的书在看。
我们姐弟仨从小学到高中从未请过家教。妈妈说晶晶(我的小名)就是我们家的小老师。在我和妹妹的带动下,弟弟超前学习,小学连跳两级,结果和妹妹同年级。(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后来,我考上县里重点高中要住校,就无法教弟弟妹妹了。而妹妹和弟弟同年级后,两人就互帮互学。我高中毕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本硕连读,是金融学硕士,现在在安徽某银行做高管。
两年后,弟弟保送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后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签约香港华为。妹妹考上了同济大学,本硕连读,是建筑学硕士,在安徽某设计院工作。
03
如今,我们姐弟仨都已成家,又为爸妈带回来三位博士。弟媳是弟弟出国读博时认识的学妹。两人在英国结婚后,就回国定居香港,弟媳正在香港大学读博士后。我和妹妹也已成家,当了妈妈,我俩的对象也都是博士。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今年正月初三是妈妈的六十大寿,年前妈妈就和我们打招呼,说她生日不需要我们准备什么礼物,我们回家就是对她最好的礼物。
我们都知道妈妈想我们了。因为弟弟在国外读书,我和妹妹先后生孩子,后来又遇疫情,我们姐弟仨已经连续5年没回老家陪爸妈过年了。
今年在香港工作的弟弟特意休年假,带着弟媳年前回到内陆。完成21天隔离后,在腊月二十八那天赶回老家,我和妹妹两家在正月初二一大早,就结伴从合肥开车回家。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这不,当我们姐妹俩的车还没到村口,爸爸妈妈、弟弟弟媳和一大群村民都等在村口了,看到车子来了,鞭炮就响了起来。
我和妹妹的小宝宝都是第一次到外婆家,按我们这儿的习俗,要放鞭炮欢迎。在大家的簇拥下,我们开心地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
家里的亲戚和村里的父老乡亲们都过来了,真是热闹非凡,爸爸妈妈连忙招呼大家喝茶,吃瓜子,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已经笑开了花。
妈妈说,她不要做什么六十大寿的事。只要我们姐弟仨工作顺利,小家庭幸福美满,能回来看看她,就是给她最好的寿礼。她自豪地说,这个礼物是其他人想买都买不到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看到我们姐弟仨如今都这样幸福美满,爸爸妈妈怎能不开心呢?在我们家乡,认识我爸妈的乡亲们,只要有人向他们请教是如何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的,爸爸就会说是我妈的功劳,而妈妈总会说:“我家老大头带得好,两个小的跟姐姐学,规矩养得好。”
妈妈就是现在也还会经常夸我,我家晶晶从小就是弟弟妹妹的小老师,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在学习上我没能力管,都是放手让晶晶带着弟弟妹妹学。
看看,这就是我的妈妈,她虽然小学都未毕业,但她勤奋好学的精神和温柔真诚的鼓励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情录感言:
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妈妈,培养出1位世界名校博士和2位名校硕士,这在高学历家庭都很难得。
更何况这三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还从未请过家教,这位妈妈在老大小的时候陪着她一起看小画书,让老大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后来有了弟弟妹妹,妈妈又通过让老大当小老师这一方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姐姐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并给她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姐弟间传帮带,互帮互学,不仅利于学习,也利于姐弟间的情感培养。
丹麦著名作家威廉•贝纳德所著的《哈佛家训》封面有这样一句话: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人生智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其实,养育孩子并不需要父母事无巨细地付出。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用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时常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这就够了。
不能不说这位妈妈真的好懂孩子的心理,她甚至比许多高学历的父母都会教育孩子。
虽然,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大相径庭。但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妈妈的作用却非常重要。记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封面有过这样几句话:妈妈是孩子的朋友,妈妈是孩子的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审稿:尤宝/楠山
找图:林暖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如果你也有情感经历想倾诉,可以私信小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