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 > 教育资讯

双一流行列中, 仅有3个C类学科入选, 其中2个面临下车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上,有3个学科显得比较特殊。这3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评级位居C类,属于明显靠后的段位。而反观其他“双一流”学科,评级在A类的比比皆是,光是A+学科就达到150多个。

照理说,学科评估C类学科是难以进入“双一流”建设范围的。仔细观看,会发现这3个进入“双一流”行列的C类学科,是在首轮建设时就入选的。那时候“双一流”刚刚启动,可能是处于历史衔接和平衡布局的考虑,就让211高校全部入围了,这就导致出现了一种情况,一些实力相对薄弱的高校入围了“双一流”,学校只能在自己相对有优势的学科里挑“一流学科”,但其实这个学科放在全国高校来看,根本不突出。用通俗话来说,就是“麻子堆里选美女”。

反而是一些传统名校,因为“双一流”学科的名额有限,不能让自己学校里的所有好学科都入选。比如像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光A+学科就有18个,但入选“双一流”的却仅有寥寥两个。

这3个进入“双一流”行列的幸运C类学科,分别是宁波大学的力学、安徽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海南大学的作物学(自定),三者分别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C级、C级、C-级。

经过首轮建设之后,这3个C类“双一流”学科,并未迎来多好的局面。宁波大学的力学、安徽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被教育部在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公开警示,只有海南大学的作物学算是“正式转正”。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警示学科在2023年将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将被调出建设范围。也就是说,只有海南大学这1个C类学科算是“暂时平安”,而宁波大学和安徽大学的这2个学科,面临很大的“双一流”下车风险。

如此看来,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虽然没有必然关系,但大致的区分和对应关系还是存在的。C类学科在实力上肯定有所欠缺,反映到“双一流”建设中,自然就很容易面临警示和退出的风险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