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高校之前的强强联手比较常见,不过高校与高中强强联手的例子真不多。
“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减轻,不过高中阶段学生仍旧在为高考而没日没夜的内卷,学校也为了提高升学率,变着法的督促老师因材施教。
高中采用“分班制”教学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普通的高中可能会分为精英班、平行班,而一些重点高中分得更细,有竞赛班、强基班、提升班等等。
不同班级的生源质量、教学进度、内容深度和复习强度有一定差别,竞赛班学生全员考入名牌大学的例子也时有发生。而高中直接以科学家命名的班级,在“杨振宁班”之前好像还真没有。
中科大与合肥一中强强联手,设立“杨振宁班”,每年招生不超过40人!
我们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是我们科学院直属的以高新技术等相关领域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该校在国内的知名度虽然不如清华北大,但是在科技领域的贡献却是首屈一指。
合肥一中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建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庐州中学堂,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传承和壮大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为社会培养了无数知名校友。
据了解,中科大与合肥一中强强联手,设立了“杨振宁班”,每年将在合肥市区招生不超过40人,具体人数会在两校共同参与招生工作的报批后,根据生源质量调整招生人数。
有幸进入“杨振宁”班的学生,可享受两校定制化开发的特色课程,并且有中科大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和科研平台,还有知名教授定期为学生进行授课,不难看他们是被两校寄予厚望的。
杨振宁教授是否会过来授课呢?从目前的文件中并未提到,不过既然杨振宁教授可以允许两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就说明是十分看好这次的强强联手的,或许会抽空来学校参与讲座。
不难看出,能够进入“杨振宁班”的学生堪称人中龙凤,对能满足进入条件的初中生来说,这是个非常值得去争取的机会。不过毕竟是涉及到中考和高考,却因为细节遭受到质疑。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不了解“杨振宁班”成立的意义,就不要轻易质疑
被质疑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班级的名字,不少家长觉得杨振宁是伟大的物理学家,难不成是要招收物理成就好的学生?难不成高中毕业后学生就只能进入中科大学物理系?
二是大学教授不擅长给高中生上课,对高中生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事儿。三是一直在说禁止学校进行超前教育,但杨振宁班的学生不就是在接受超前教育吗?难道是在鼓励内卷?
笔者想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杨振宁班成立的意义并非是为高考统招培养人才,而是为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培养预选人才。而能进入少年班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水平还是智力上,显然都不一般。
同时杨振宁班为中科大培养人才,所以自然不会是仅在物理方面的人才。更值得一提的是,并非进入该班级就可以直接进入中科大,倘若未能在高二前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则会转去其他班级。
此外,这个班级学生虽然会内卷,但他们内卷的目的是从天才中脱颖而出,而不是普通学生内卷就可以进入的。也相信这些学生是可以通过适当内卷去适应高校对“天才少年”的选拔。
无论学生是否能有幸进入“杨振宁班”,初中时期该付出的这些努力不能少
首先,学生要以打好学习基础为目的,保持对每一门科学的兴趣爱好,不要在上高中后因为偏科问题而影响新高考选课。如果有薄弱的学科,在中考后也要注意弥补。
其次,学生要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多阅读提升理解能力,通过多做题提升思维能力,通过避免被错误行为影响培养专注能力。必要时学生可让家长和老师帮忙监督。
笔者寄语:中科大与合肥一中强强联手设立了杨振宁班,希望日后还会有其他高校与高中联手设立更多的“特长班”,希望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改革下接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也希望学生可以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努力在天赋所在领域脱颖而出。
今日话题:说说你对“杨振宁班”的看法吧!#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