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是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芊芊学子寒窗苦读十几载,就是为了能在高考大军中脱颖而出。但总有人背道而驰,2008年6月7日,有个奇怪的考生在高考中竟故意交了白卷。
这个考生叫做徐孟南,来自安徽。14年前,他在每一张答题卷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和准考证号。不仅如此,他还写上了自己心中对于应试教育的不满。
徐孟南为什么会选择放弃高考,交白卷呢?他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寒门学子
徐孟南的家境并不富裕,1989年,他出身在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世代务农为生,一家五口居住在一个占地面积仅仅几十平方米的土瓦房内。
徐孟南从小就比较聪明,学习成绩在三姐弟中也最突出。爸爸妈妈经常在他面前灌输“知识改变命运”,要通过努力读书来跨越大山的观念和想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05年,徐孟南的姐姐和弟弟都相继辍学打工,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县上最好的高中:蒙城一中。
虽然在他们镇上,他算得上成绩优异,可到了县城的蒙城一中,优秀的学生太多了,徐孟南逐渐跟不上大家的节奏,落了后头,从“鸡头”变成了“凤尾”。
高中同学不仅学习努力自觉,在学习方法上还十分懂得变通,不是一板一眼地死读书,这让徐孟南感到十分羡慕。腼腆的他不擅长和同学老师打交道,遇到不懂得的问题时,徐孟南也不好意思问问其他人,高度紧张的高中生活让他感到十分压抑。
不仅学习上不顺利,徐孟南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一直压抑着自己。因为知道自己家里困难,徐孟南每天吃饭都是精打细算,挑最便宜的包子馒头吃。成绩平平又沉默寡言的他总是独来独往,成了班级里的“透明人”。
高一下学期,徐孟南班级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订阅报纸,方便了解时下新闻。徐孟南没有选择订报纸,而是偷偷溜到网吧里浏览新闻。起初他只是为了看看视频什么的,但是到后面,徐孟南经受不住诱惑,学会了逃课在网吧里包夜。
紧张的高中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他逐渐在网络上找到了存在感,而当时流行的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则成了徐孟南的发泄地。
每天在贴吧、论坛高强度冲浪让徐孟南认识了一个叫做蒋多多的女孩,这个女孩在2006年的高考中引起一时轰动,因为她在高考作文上写了8000字来发泄自己对应试教育的不满。
徐孟南看完了这洋洋洒洒的8000字作文,感同身受,被高强度学习压抑的他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仿佛真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本来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就容易产生叛逆的情绪,喜欢和一切看不惯的事物“对着干”,徐孟南打算干到底。
“三人行”教育理念的产生
于是徐孟南前前后后注册了许多账号,在不同平台发表对于自己对教育的不满,还引用韩寒的事例来佐证他的“读书无用论。”
他学着韩寒写的书,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还掺杂着对于教育的批判,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2007年,徐孟南完成了30万字的笔录,给其命名为《三人行》,还联系了出版社打算发行。但是由于该书籍涉及了太多敏感话题,并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印刷发行徐孟南的书。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这本书对他来说,相当于是他亲儿子一样,一字一句都是他呕心沥血完成的。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更好地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徐孟南开始在各大论坛发帖子宣传自己的书,还在学校的角落贴广告单。
可是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徐孟南的影响力都十分小,就像一块石子扔进了大海中,连一朵浪花都翻不出来。
这让他感到十分丧气,这三年的高中生活对他来说真的算是荒废了,他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过。所有精力都被放在了网络上和网友们唇枪舌战,以及写他的小说上面。
转眼高考的时间愈渐逼近,徐孟南深知靠自己现在的成绩别说本科,就连考一个大专都难上加难,于是他打算在高考上”别出心裁“。
2008年6月7日,徐孟南在家人的期望和祝福中迈进了高考考场。他在每张卷子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和准考证号。在第一门语文考试中,作文并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写,而是模仿蒋多多,在上面阐述自己“三人行“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虽然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但它磨灭了学生的其他兴趣,让学生都变成了一个只会读书的学习”机器“。他在试卷上奋笔疾书自己的理念,但试卷的其他部分他都没有写。对于其他科目,他都一一在卷子上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表达了希望老师给自己打零分的想法。
信念崩塌
一出考场,在外面等待的父母便询问考得如何,徐孟南对他们说等成绩出来后便知道了,让他们别着急。2008年6月26日,安徽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徐孟南查到分数后非常失望:他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零分,而是考了143分。
这个分数不仅让他企图通过高考零分来引起大众对于教育制度的关注的想法落了空,还上不了大学,对于徐孟南来说,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向以儿子为骄傲的徐孟南父母在知道他的高考成绩后一时也接受不了,老两口辛苦了大半辈子供养这个儿子上学就是希望他能出人头地,改变家里的命运。但是徐孟南的高考分数着实给了两口子一梆头,让他们在村里脸上无光。
一不做,二不休,走投无路的徐孟南打算“自尽“来引起大家的关注。他给家里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便偷偷跑到了县城里的网吧里待着。可这封信并没有被徐孟南的父母看到,家里人都以为他只是贪玩,去外面网吧里玩了,便没有放在心上。
在网吧里待了好几天,身上的钱用完了,家里人没来找他,徐孟南开始逐渐向现实妥协。他不禁思考:自己这样一直坚持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真的是对的吗?这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这个教育理念真的能在中国这种人口大国行得通吗?他开始反问自己。
徐孟南一直坚持的信念就这样崩塌了,弹尽粮绝后,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徒步几十公里回到了家里。他向家里倾诉了这么多年自己心中的压抑与自己的想法,得知徐孟南的想法后,他的父母怕他真的做傻事,也没有说他什么,而是表示希望他能认清现实,脚踏实地的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
没有一技之长又高考落榜的徐孟南只好去上海投奔姐姐。徐孟南的姐姐在上海的一家螺丝厂打工,他便也做起了厂里的流水线工人。
可根本没有吃过苦的他哪能适应这枯燥辛苦的工作,做了不到两个月,他便选择回到合肥。
现实社会的残酷深深打击了这个刚出社会的少年,可是世界上根本不会有后悔药这个东西。徐孟南已经浪费了最宝贵的三年青春时光在抗衡上了,他的沉没成本太大了,他别无选择。
回到合肥后,徐孟南经过深思熟虑,打算用媒体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关注自己为教育改革做出的种种事情,提高自己的曝光度。他主动联系了新闻媒体,把自己高中三年写的书籍和高考零分事件全部告诉给了记者。
经过媒体的报道,徐孟南终于火了。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高考零分少年“的存在,但根本没人关心他的”三人行“教育理念。人们谈起徐孟南,都觉得他十分的愚蠢,怎么会有人故意在高考上交白卷,十分不理解,他为何要一直坚持这种无谓的争执,这样大肆宣传并不实用的教育理念真的“损人又不利己。”
这次的媒体曝光确实给予了他想要的关注度,但是却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和支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并没有让他成为那种英雄,反而变成了家长老师眼中的不学无术,只知道动歪脑筋的”坏孩子。“
2011年,徐孟南高考零分事件的热度逐渐散去,为了让自己再火一把,徐孟南专门做了一条横幅在自己身上挂着,上面写着:“高考是教改的声音,但0分注定是伤害,请勿效仿我。“他在高考前夕,前往多所中学门口进行摆拍,以此来警示各大考生别重蹈覆辙。
2012年,徐孟南自学了编程,开发了一个叫做“高考零分声“的网站。到现在,徐孟南仍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但点击量十分惨淡。
当理想照进现实
徐孟南不可能和他的教育理念相依为命,他也只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罢了。这些年以来,他结识了一个女子,并且和她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还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为了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徐孟南还做起了电商,开了自己的淘宝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徐孟南的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两三年便结束了。
离婚后他有了重新参加高考的想法。这些年来,由于学历限制,徐孟南吃了很多苦,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和他一起参加高考的同学,很多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进了大公司上班,十分体面。
而没有大学文凭的徐孟南只能做些又脏又累的活,经过现实的毒打后,徐孟南逐渐意识到有个大学文凭的重要性。
2017年10月23日,徐孟南回到老家报名了来年的高考。彼时的高考政策与10年前徐孟南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已有变化了,考生可以自主从理综和文综中选择科目报考。
徐孟南选择的高考方式只能参加大专的单招考试,2018年3月,徐梦南正式参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两个月后,他终于拿到一所大专的录取通知书。
也许是这次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徐孟南在读大专期间都十分认真,一直保持着专业第一的成绩,每年都拿奖学金。2021年,徐梦南参加了专升本考试,成功被安徽艺术学院录取了。兜兜转转十几年,他终于弥补了十几年前的遗憾。
2022年6月8日,在今年高考结束当天下午,徐孟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个视频,在视频中他又阐述了一遍自己为何当年高考“交白卷“。对于这十几年的遭遇,徐孟南闭口不谈,但从他的言语中不难看出他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妥协。
高考是我们普通人出人头地最快捷的通道了,不管它竞争如何大,但是它仍然是我们国家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了。存在即合理,应试教育是有它的弊端,但是它的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
况且我国的高考制度近几年来不断在改革与创新,也越来越人性化。我们不应该一昧的去像徐孟南那样抵触它,而是应该学会努力适应,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相信我国的教育体制会在发展中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