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是中国人口第一大县,2022年有户籍人口229.3万。
今年8月,临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当地5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占2022年全县幼儿园总数的11.8%,占全县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4.5%。
近年来,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全国幼儿园数量和在园人数减少。2022年,全国幼儿园总数比上年减少5610所。
近期,多地又传出幼儿园大面积关停的消息。
海口市民办幼儿园年检近日结束后,共有33所幼儿园停办,占全市民办幼儿园总数的6.4%;今年9月,漳州市龙海区17所幼儿园终止办学,占该区2022年幼儿园总数的7.8%。
专家认为,2023年幼儿园数量和人数或将加速减少。人口红利衰减的同时,却给学前教育?布局调整和普及普惠发展提供了契机。
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近日召开,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会上信息显示,一些地方的学前教育普及率显著提升,督导评估的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重点。
虽然适龄人口大幅减少,学前教育达到普及普惠标准仍将是一个较为中长期的过程,症结在于幼儿园教师收入待遇低、待遇差距大,这迫切需要地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幼儿园关停现象持续
临泉县政府今年2月的数据显示,全县2023年在园幼儿58243人,比上年减少9.2%,已是连续第四年减少,且降幅陡然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临泉县幼儿园数量分别为377、422、425、425所。
今年8月,临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当地50所民办幼儿园终止办学。其中,12所民办幼儿园申请终止办学,38所民办幼儿园无实际招生、办学行为,办学许可证已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12所申请终止办学的幼儿园中,很多都是2021年以来才登记注册的,其中最晚的于2022年6月注册成立。开办一年便关停,可见当地幼儿园生源形势之紧张。
幼儿园大面积关停现象不只发生在临泉县。
9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17所民办幼儿园申请终止办学。11月,海口市2023年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年检结果发布,33所民办幼儿园停办。近日,温州市下辖的瑞安市6家幼儿园终止办学。
专家预计,幼儿园数量和人数还将进一步减少,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园毛入学率已至高位。
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9.7%,但在很多地方已接近或达到100%。
比如,临泉县2022年已达96.57%,安徽全省2022年达98.2%。河南省教育厅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1.8%。
这意味着,各地学前教育学位将面临总体饱和,乡村过剩,城镇不足的状况。以临泉县为例,关停的50所幼儿园中,乡村幼儿园占37所。
这给幼儿园布局提出了新挑战。幼儿园儿童年龄太小,不适合寄宿,所以乡村幼儿园不能盲目撤并,但保留的幼儿园需要达到规定标准,乡村生源过少会导致高标准幼儿园运转困难。
一些地方正在从规划层面予以破解。山东省今年8月发布文件,优化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从学龄人口、入学半径、域内统筹等方面明确规划布局要求。11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始征求意见,这份文件提出,县(市、区)编制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时,同步明确各乡镇幼儿园布局,按照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的要求,明确中心园及分园的设置和建设事宜。
乡村幼儿园总量减少,其实是减少大于新增。今年10月,临泉县又批复新建3所乡村幼儿园,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入园需求。
各地普及普惠发展差异大
幼儿园数量和儿童人数的减少,给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供了契机,毕竟,有限的资源得以更加充分地分配。
11月10日,全国县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强调,稳步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
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是2018年11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作出的部署,教育部在2020年两次下发通知,明确督导评估的指标和流程。
这是我国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之外,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另一项重要的教育督导工作,创建县(市、区)要在“数量达标、质量合格、保障到位、制度健全、群众满意”五个方面经过省级、国家两轮评估,最终获得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认定。
从国家到地方都对此项工作格外重视。2020年12月,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国家认定启动现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时任教育部分管副部长出席会议,专家组向当时申请国家评定的成都市青白江区和双流区反馈了意见。2021年3月,这两个区在全国率先被认定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惠普县。
此后,公开消息没有披露国家认定的进展。直到11月10日全国县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召开,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出席了会议,专家组向山东省教育厅反馈了督导评估意见。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山东省20多个县(市、区)已申请国家评定。
不过,各地差距过大,评定工作不会一蹴而就。
四川省2021年率先突破国家评定后,提出争取到2030年实现全域通过国家评定。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脚步相对较快,比如浙江省提出在2025年完成90%以上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并努力争取全部完成。
但即便在浙江,地区差距也较大。分指标来看,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等“数量达标”的要求容易实现,且地区差距不大;师资合格、办园条件合格、保教合格等“质量合格”指标实现难度大,且地区差距较大。
一项对全国10万名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持有率仅85.04%,其中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仅77.95%。
浙江省某经济发达地级市教育科研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市幼儿园数量与杭州市差不多,但在园幼儿总人数比杭州市少约10万人,这意味着该市园均幼儿人数较少,主要是当地乡村幼儿园“低小散”,集团化办学程度不高。
但他同时指出,“等级幼儿园评定主要考察房屋、场地、玩教具等硬件指标,影响保教质量的更主要因素其实是教师和保育员。另外,乡村幼儿园过于注重硬件设施是否浪费,能否适应未来人口变化,也存在疑问。”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督导
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掣肘普及普惠发展的因素。
11月10日全国县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幼儿园教师数量配备资质达标、公办园编内编外教师“同工同酬”、为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幼儿园安全卫生食品等问题的督导。关于教师的要求“四个占了三个”。
临泉县一名幼儿园教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当地幼儿园仍存在大班额现象,原因是幼儿园教师有缺口。而教师不足,主要是待遇偏低,吸引力有限。
“我的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上述幼儿园教师说,“有没有编制,对幼儿园教师收入影响很大,在编教师待遇很好,所有福利加起来每年能到7万元。”
统筹解决幼儿园教师编制,是保障教师待遇的关键。
江西省上犹县在全国县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时介绍,该县现有幼儿园教师564名,其中公办园教师350名,民办园教师214名。
但目前全县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仅134名,这还是近五年补充了86名编内公办幼儿园教师后的成果。
为此,上犹县创新了机制,公办幼儿园教师由核定的事业编制数和用人备案数两部分组成。针对公办园教师编制不足问题,由县编委核定公办园用人备案数总量,在总量控制内公开招聘用人备案数幼儿教师216名,较好地满足了教师需求。
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是保障教师待遇的根本。
烟台市高新区已申请国家评定,山东省教育厅网站11月15日的文章介绍,2020至2022年,高新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例逐年增加,累计投入1.4亿元,占教育经费比例高达23.1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他在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论证时,曾测算学前教育经费占地方教育经费比例要达到9%。
“但除了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做到。”储朝晖说。
针对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普惠性资源不足问题,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600元/年·人。
“缺乏经费保障,势必会影响幼儿园教师招聘、工资待遇的保障,所以真正重视学前教育,需要完善经费保障,尤其是民办普惠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补贴要到位。”储朝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