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澳门 > 教育资讯

助推粤澳教育事业融合发展

李沛霖

上世纪80年代初,澳门本土教育环境较为落后,澳门四分之三的在职教师连师范学历都没有,大家都有业余进修的强烈愿望。

澳门教育界有识之士一直在为改善澳门教育奔走呐喊,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出谋献策,作为澳门教育工作者之一的我深受鼓舞。那时,祖国内地正在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与澳门一水之隔的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深刻意识到,这将会是提升澳门教育环境和达成大家愿望的重要契机。

1984年3月7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当天,时任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何德明与担任秘书长的我专程来到广州,怀着忐忑心情赶赴华师,并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此行目的:希望华师能在澳门开展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开办高等教育专业文凭课程。

到澳门办学实属闻所未闻,真的要摸着石头过河。所幸,这一创举得到了各方的支持,1984年8月,广东省高教局正式批准华师在港澳地区举办高等函授教育

澳门中华教育会与华南师范大学达成协议:既遵循国内教育制度和有关教学计划,又结合澳门实际,为澳门“量身打造”一项为期三年、包括12个专业基础科目的函授在职进修课程,面授地点在澳门。首届课程开班入读学员逾150人,远超我之前所预计的人数。

1985年起,华师在澳门连续开展在职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办学层次也从本科发展到硕士和博士,为澳门培育了数千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还组建华师教育专业澳门班同学会,我担任同学会监事长一职,为同学会成员提供帮助和服务,鼓励和引领更多在澳门的华师学子为助力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贡献,为母校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我19岁就成为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有50多年,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性,要让后代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我真诚地希望未来教育工作者能具备“八个意识”——师德意识、服务意识、生本意识、平等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我们一起努力,助推粤澳教育事业合作发展,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函授教育课程1990届校友,澳门基金会信托委员会委员,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