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 纵向有效衔接 横向丰富多元

5月19日,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办学实践研讨会举行,研讨会的主题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在研讨会上,白宏宽首先介绍陈敬梓、毛安琪、陈其昌、李泽远、沐辰等5位京源学校的毕业的学生,让与会者对京源学校“纵向衔接,横向多元”的育人思路有了直观的印象。他强调让学校为之骄傲的京源学子数不胜数,有100多位任教于北京大中小学的老师,有40多位美术特长生考上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但他更关注的是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作为十五年一贯制学校,许多学生要在京源学校渡过他们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这是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在思想品德、情感、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着眼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关注学生成长的连续性与系统性,整体设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现各学段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和实践活动。

所谓“纵向有效衔接”,指系统设计并实施中、小、幼一体化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克服各学段相互割裂,缺少联系的弊病,把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效衔接起来。“横向丰富多元”指充分照顾不同年龄、不同潜质学生的成长需要,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程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性需要。

构建“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的育人模式是贯彻落实党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京源学校“十五年一贯制”的客观要求。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其含义有三层,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中小幼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坚持多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坚持课程的丰富性与育人模式的多样化。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没有任何单一的特色,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基础教育阶段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课程和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与成长途径。一个人要认识、发现自己的潜能需要尝试和选择,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活动也无法满足学生尝试发展、选择发展的需要。

京源学校把全面发展观灌注到“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育人模式构建的实践中,形成了指导这一实践的三项原则,即关注“全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广、深厚的基础,德才兼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关注“衔接”,体现中、小、幼相互衔接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关注“差异”,强调以丰富的课程满足不同潜力学生的选择性需要,以不同的课程支撑不同学生的发展,以特色课程,培养特长学生。

“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是京源学校将党的教育方针同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党的教育方针在这所学校落地生根的产物,也是建构一贯制学校育人体系的一种思想方法。

近十年的深度思考、不断完善和系统构建,京源学校编制了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科技教育等各育工作纲要,它们纵横交织,相互支撑,构成了多育并举、协同育人的“京源教育”图景。《京源学校全面育人纲要》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学校全面育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京源学校多育并举,全面育人体系的基本建成。

在参评北京市特级校长答辩时,主考官给白宏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京源学校取得今天的办学成绩有哪些关键因素?这个问题把他带入了如何办好一所学校的深度反思之中。

白宏宽认为,学校领导者的战略思维很重要。校长对学校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是学校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京源学校二十五年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重大战略选择,把京源学校塑造成了今天的模样。

首先,在石景山区创建第一所贯穿幼、小、初、高一体化十五年一贯制学校,试图通过这所学校去解析一个人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成长与幸福的密码,对一个人从婴幼儿到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化过程实施系统而连续教育影响。在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这一设想变成现实,一所K-12体系的全新学校由此诞生。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十五年一贯的体制机制优势很快引起了多方关注,给学校带来了许多预期的和意外的发展机会,北师大、首师大、教科院以及一些专家学者愿意把一些实验项目或课题放在这里,看中的就是这个“一贯制”。学校自主设计的许多关于人才基础素质培养的一体化方案得以实施,学校的中小幼一体化心育体系建设实践研究项目获得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教育部列为向全国推广的项目。受益最多的是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孩子们,因为减少了升学的压力与择校的奔波,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相对从容与淡定,良好习惯和爱好特长得到了连续培养,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滋润生命使生活变得幸福而富有意义。

在京源学校,“航空少年”“昆虫少年”“体育健儿”“小小科学家”“优秀中学生”……脱颖而出;数百名抱有艺术梦想的孩子,从这里步入了艺术殿堂,成了画家、雕塑家、艺术工作者、设计师、园艺师、舞美师和美术教师;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成百上千心怀大爱的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大军之中,一面面锦旗送到学校,一封封表扬信寄到学校;来自四面八方各大学的喜报,报告着京源学子在大学里茁壮成长的故事。

第二次,世纪之交,面对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浪潮的战略选择。生逢其时的京源学校选择了投身其中,成为北京49所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之一。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与社会舆论环境,一定实质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为学校的各种改革实验提供了可能性。

从2000年到2010年,办学体制改革实验的历练,使得京源学校迅速发展壮大。十年后,重新回到体制内的京源学校已从一个新生的幼儿长成了意气风发、筋骨强壮的少年。

第三次,是关于学校特色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实施,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由此,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学校建设迅速升温。

京源学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分析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学制特点,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学校?怎样建设特色学校?跳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所谓特色创新套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办学终极目标上,坚信只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真正服务于教育对象,努力去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就一定能办出特色。

京源学校的特色建设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终目标锁定在两个满足上,即满足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确定了学校特色创建的路径,即建设一所全面发展的学校。结合学校十五年一贯制的学制特点,这种特色具体表达为“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

目前,“纵向衔接、横向多元”的构建方式已经从最初智育的课程开发,到普遍运用于德、智、体、美、劳、心理、科技各育之中,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幼一体化协同育人的新路子。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京源学校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再次做出新的战略选择,即建设“学术型学校”。基本思路已经厘清,完整方案正在酝酿之中,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成这一新的目标,这将是京源学校从优质走向卓越的又一关键选择,未来可期。

关于办学的心得,白宏宽谈到了四点。首先,校长要有使命意识,使命感应是校长办好学校最根本的动力。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人类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此,京源学校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奉行了三项基本理念,即为人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用全面发展的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二,“领先半步”。25年前,京源学校创立一贯制学校,当时凤毛麟角,如今已遍地开花;建校之处学校就招聘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课,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如今教育部开始要求中小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当研究性学习在许多人头脑里还是一个概念的时候,京源学校教师们早已投入了课程研发,成为每周三课时的必修课程,如今京源学校师生创造出的经验与教学案例被收入教育部编发的案例集作为示范推广之用,那些先行一步的老师们成为培训专家,受邀到各处传授经验。

15年前,京源学校就将舞蹈、京剧等引入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后来教育部陆续发布了关于舞蹈、京剧艺术进课堂的政策;当年,京源学校顶着压力、风险,开设研学旅行“第三学期课程”,如今教育部、市教委已经相继出台了鼓励、规范研学旅行课程的相关文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京源学校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方法引入学校,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变革,几年后,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风行全国,京源学校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学习型学校。

近两年,京源学校抓住了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主动与“当代好课堂”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实验二小寻求合作,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

坚持理念创新、课程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京源学校获得先发优势,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改革创新需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和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京源学校有一种精神叫做“您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还您一个惊喜”。

教育创新既要有对事物发展方向趋势的预见力,又要审时度势,不脱离现实环境与条件,适时而发,因此,白宏宽主张“领先半步”,以此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信心与自豪感,让他们坚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要做。他深知,裹足不前会落后于时代,迟滞师生发展,走得太快又容易“木秀于林”半途夭折。

第三,校长要懂得自己所在的学校。2014年,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建立,根据这所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服务对象,白宏宽提出“服务社区,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社区与自然资源,建设社区友好型学校”的主张。学校建立了与社区及社区周边各单位的良好互助共生关系,利用地处永定河森林公园与莲石湖两大公园之间的环境优势,开发出全学科的在地四季自然课程,使学校一建立就成为了百姓欢迎追捧的优质资源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是这所学校最直接、最靠谱的教育活动与课程资源库,只要充分挖掘地域优势,没有办不出特色的和高质量的。

第四,学生中心、教师第一。学生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学生,学校的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这应该成为校长和一切学校工作者的信念。学生的分量在校长心里要重于泰山,校长要把这种泰山之重传达给每个教师,学生成长什么时候都必须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不能有丝毫动摇。

关于“教师第一”,白宏宽强调几个关键词,即尊重、放手、平台,要给老师以尊严,给老师以信任,给老师以机会。当前,教育改革中关于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问题,众说纷纭,白宏宽认为,我们要做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育人作用。建设全面发展的学校,用全面发展的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白宏宽做校长工作的不懈追求。

(陈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