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位于首都北京,学校于1940年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前身是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也是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可以说,北理工是一所为抗战建国而诞生,为报国强国而成长的大学,具有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学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北京第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行列。
建校81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红色摇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祖国输送了30余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中国预警机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枪王”、自动武器设计专家朵英贤,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等60余位院士。有声名卓著的专家学者,有成就斐然的企业家,以及航天、兵器、电子、信息等各行业、各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
作为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北理工承载了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在薪火相传中铸就辉煌历史,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40多个“第一”,如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等。其中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就是北理工发明的,央视占用的是第二频道,第一频道留在北理工学生电视台。
建校八十周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近年来,我校在国家多项重大工程中承担的任务数量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为铸成世界一流的大国利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比如:在国家历次阅兵中,参与装备研制、数字表演与仿真、焰火技术、彩车设计等,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全国高校第一;在北京奥运会、平昌冬奥会、上海世博会中,学校研发的多项技术均有优异表现;在航天领域也取得多项突破,“神州”与“天宫”中国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嫦娥”首次“月轨”自动对接、“天问一号”火星任务中、成功发射北理工第一颗卫星“北理工1号”。
近年来,学校发挥工科优势,持续打造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新增4个今年开始招生的工科专业,分别是:智能感知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在信息科学技术大类招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电子信息实验班招生;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在宇航与机电类招生。这些新工科专业,都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站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高度上全新打造的,无论是学术科研背景,还是未来发展前景,都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和热门行业。
北理工瞄准“高精尖缺”,已经形成了理工并重,理工融合,“工理管文医”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坚持“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今年教育部刚刚公布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北理工推荐的24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这是继2019年首批推荐专业全部入选后,再次实现获批率100%。现在为止,北理工在招专业的70%以上,都是双一流专业。
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在去年因为疫情极端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的全员就业率在“双一流”高校中排名第3。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和世界500强就业人数近70%。本科生深造率长期在65%以上,近几年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10;出国深造比例在20%左右,约7成的出国学生到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学校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