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学区房”变天了! 下一个, 是教育……

原创刘晓博

最近几天,在北京东城区、西城区的“幼升小”派位中,出现了“爆雷”现象。

所谓“爆雷”,是说你花“天价”买了学区房,但孩子却无法入读名校,反而被派到“渣校”,甚至连“说好的”大学区都可能无法保证,而是去了相邻的一个“大学区”!

我这里就不讲其中的细节了,那些学校的名称对于非北京市民来说“完全无感”,只能让大家读起来枯燥、乏味。

总之:北京通过新老划断的方式,打破了学位房的确定性。甚至由于学生太多,部分在“新老划断”之前买了学区房、迁了户口的家庭,都无法保证孩子入读名校。

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好学校,大多集中在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三大核心区,有两个全面“爆雷”,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

北京的“学位新政”,注定将产生全国性的影响。学区房,真的可能要变天了!

政策信号早在今年4月30日就非常明确了。

当时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在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同时,非常罕见地说了一句——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政治局会议讨论的都是大事,新闻通稿也往往非常简洁。竟然专门提及了“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这么具体的问题,说明这件事引起了中央极大的关注。

为什么高层这样关注“学区房”?

一是因为“学区房”是楼市的“带头大哥”,房价上涨往往由学区房率先突破。

比如在北京,曾存在各种各样挑战人类极限的学区房。比如平房大杂院的过道,由于有单独的产权证,持有人有申请名校的资格。于是,只能停放大杂院居民几辆破自行车的、五六平方米的“过道房”,也可以卖到30万一平方米!

此外,还有“仓库房”、“地下室”等千奇百怪的学区房,这些房子哪怕楼龄超过60年,完全无法贷款,基本无法居住,仍然被炒到几十万一平方米。

大家压根就没有把它们当做房子,而是当做一张名校的、永不过时的“会员证”来炒作的,就像南方曾热炒的“高尔夫球证”一样。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有管住学区房、学位房,才能遏制住房价的过快上涨。

第二,中国的生育政策、人口政策在2021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学区房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开始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的时代,人口红利终结了。应对措施是,国家开始推行“全面三孩”。

但问题是,2016年1月1日推行的全面两孩,也只让中国年度新生儿数量维持了两年反弹(上图),到2018年开始再度下降。

所以,要落实全面两孩,甚至全面三孩,说到底是要提升大家的生育欲望。而生育欲望这些年不断低迷的重要原因,是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的成本不断上升。

当然,还有家长的时间成本。很多家长因为需要辅导孩子,或者接送孩子,还要照顾老人,苦不堪言。

如果要让中国人愿意多生孩子,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国家今年开始,已经下重手整顿课外培训行业,各种打压政策不断出台。

同时,为了降低家庭在孩子问题上付出的时间成本,开始改革教育制度。比如要求各地学校“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并明确下文要求:

1、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2、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

3、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具体政策由各省份制订,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不仅每个工作日要开展“课后服务全覆盖”,寒暑假也可能会这样要求!所以,坊间传出了“将取消中小学寒暑假”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在寒暑假里,学校可能会被要求开展“托管服务”。

比如北京,今年暑假就会有新尝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也就是说,中国的孩子还是有寒暑假的。寒暑假里,可以跟着家长一起外出旅游,也可以在家自己安排学习。但未来多了一个重要选择(尤其是小学生):可以去学校,跟同学、老师一起度过,期间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而是从事课外阅读、兴趣活动或者体育活动。

如果寒暑假里都有这种托管班,一是解放了家长的时间,二是拯救了家长的钱包。当然,第三是打击了K12阶段的课外培训。

我一直认为,对于中国孩子来说,中小学阶段最需要解决的是四大问题:一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建立,二是母语写作达标,三是演讲、辩论能力提升,四是让爱上运动并有一两个强项。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寒暑假托管班,可以在演讲辩论、运动健身上多发力。

而且未来高考改革,也应该围绕上述四大能力来考核。

总之,可以看出国家为了刺激生育,解决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开始全面发力了。

在这个大逻辑下,学区房的小逻辑,中小学之前只承担“狭窄责任”的小逻辑,都不存在了。

那么问题了来了:

学区房(学位房)的概念,会彻底消失吗?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关键看后期政策能否持续发力。只有大学区制,不足以瓦解学区房的概念;必须建立中小学老师的轮换制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名校和非名校的老师,3到5年必须完成100%的轮换,就可以让学区房概念彻底消失。

另外,学位绑定(每套房子每6年才有1个小学学位,租房客需要房东允许才能使用学位等),只能强化学区房的概念,应该废除。但原则是,学校每年招生人数是一定的,超过了招生人数就摇号。这样,买学区房的不确定性就大幅增加,反而可以降低优质学位和住房的绑定。

需要指出的是,摇号很容易产生腐败,被人暗中操纵。需要有多个部门介入,监督执行。

20多年前是没有学区房、学位房概念的,那时候可以跨区择校,但各种条子满天飞。领导苦不堪言,校长每到招生季就“玩失踪”,基本不接电话。甚至领导跟校长暗中约定,横着写的条子可以不办,竖着写的条子必须办。还出现了什么级别领导的条子,参加何种比例的抽签,比如4抽1,3抽1等等。至于贪腐现象,就更为普遍。

后来把学位跟住房绑定,解决了学位申请中的腐败问题,国库也增加了收入。

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学区房、学位房解决了腐败问题,但却刺激了高房价,所以又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但我们的头脑一定要清醒:废除学位和住房的绑定,可能会产生腐败,因为摇号、电脑派位,都是人为控制的。当人一旦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如果没有对应力度的监督,会很麻烦的。

不管怎么说,一场新的变革正滚滚而来,没有什么能阻挡它。

学区房的逻辑的确被改变了,不确定性在急剧上升。未来会变化到什么程度,要看政策。至少在这个阶段,一对一的一流学校的学位房(一般都是天价),先不要买了。这种入读名校的高度确定性、垄断性,是一定要打破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