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孙壹璨
第1次,陕西高校在北京设立研究院!
6月29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的一则消息显示,西工大摘得通州区西集镇30亩地,媒体称其就是计划中的“北京研究院”。
若从西大工前身“北平大学工学院”1938年内迁汉中计,这是83年后,这家“国防七子”首度回到北京。
关键时刻:重回北京!
报道显示,这宗“工业研发用地”位于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东部,面积2.03公顷,建筑规模2.43万平方米,成交价为4768.32万元。
实际上早在2019年10月18日,西工大即与通州签署相关协议,最初的新闻稿中显示,这个研究院将面向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网络安全、无人系统、智能制造等领域,最终深度参与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
显然,本次摘地属于最新进展,也是“通州园”第1个重大落地项目。
在北京拿地这么难,为什么偏偏是西工大?
上图是西工大的历史沿革图,几个重大时点的印迹,让我们觉得也许其再回北京真是天意。
1:1895年:这是其前身“国立北洋工学院”成立的时间,这一年因“甲午战败”民族蒙耻。“中国第一家公司”招商局的创办人盛宣怀意识到现代教育太重要,推动光绪皇帝同意创办国立北洋工学院,而这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前身)。
2:1938年:这一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西工大前身“国立西北工学院”成立,内迁主体除北洋工学院之外,还有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等(先期到汉中)。如果大家对这一段历史不太清楚,建议读一下写作西南联大的《南渡北归》,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文化火种得以保留”的一年。
3:1957年:“西北工业大学”的名字第一次正式出现。在金融棒棒糖看来,这恰是中国一五计划完成的一年,亦值中国“重工业化的开端”。不难想象,国家恢复建设期间对工业人才的渴望正式萌发。
4:2021年:西工大北京研究院落地,这个时点最大的背景是“百年变局”,相信所有中国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卡脖子”的压力,这个民族正迫切地需要“科技自主”。
▲图:1938年国立西北工学院成立四校合并批文
综上所述,西工大“血脉谱系”中已经与历史深刻地联系在了一起,不得不让我们对此番“进京”,充满敬意。
为了让大家清楚地知道“火种内迁”的辛酸,我们特截取《南渡北归》的一段如下: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一一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须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
雷先生有一次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鸿蒙加持:栋梁初现!
为什么是西工大,原因很简单——“与家国同在且坚定自主创新的气质”。
我们先看任正非,在中国“缺芯少魂”的关键时刻,把第1个“鸿蒙精英班”设在了西工大,当海思负责人问“要不要选清北”时,他的表态非常直接:“人跑了你担责吗?”因为我们都知道,西工大的毕业生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国内。
与此相碰撞的是:仅美国硅谷就有2万多名”清华毕业生“从事高精尖科研工作。
事实上,“鸿蒙精英班”只是“加持”的最新1例而已,西工大“自主创新”的气质早已显现,让我们暂介绍如下:
1:中国航空的顶梁柱
大家都知道是“最牛总师班”,歼20、直20、运20甚至轰20的总师均出自西工大。少有人知是,中国第1台航空机载计算机、中国第1架无人机、中国第1块航空专业集成芯片也源自西工大。
2:北斗导航的关键点:
西工大为北斗导航系统研发的天线驱动电机是北斗导航的核心部件,没有这个部件,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无从谈起。想想美国曾经垄断的GDP,大家就知道西工大的贡献有多大。
3:第一批被美国制裁:
2020年4月,不是“C9”的西工大居然成为美国制裁的第一批高校,而这恰恰证明了“西工大在自主创新方面有多强大”。一瞬间网络上的评价全是:“这样的高校,国家政策一定要倾斜,无论是人才、经费等,都要优于其他院校!”
▲图:西工大最强总师班
基于此,公众开始对西工大抱以强烈期待,而中国力量的迸发也开始令公众相信:自主创新一定能够成功。
让我们再回到华为的例子:
2021年6月2日发布“鸿蒙2.0”,仅1个月用户量已破3000万。请注意,这需要用户主动申请,并没有展开大规模推送。(全年目标2亿台终端,成为全球第3大操作系统)。
2021年6月5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宣布开设鸿蒙移动编程技术课程,主攻软件开发领域。请注意,西工大鸿蒙班的成立,是2020年7月。
与此同时,“西工大鸿蒙班”已经不断取得进展,例如:“鸿蒙之心——可集成式自然能量采集贴”获中国五强第1名,将代表中国赛区参加2021年度的iCAN国际创新创业总决赛。
那以,我们如何总结西工大的如上特质呢?
在西工大官网上的描述非常精彩:“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
如果这还不是栋梁的模样,那是什么呢?
陕西图强:如何借力?
回到陕西,每遇高校外设研究院,大家都有一个担心:会不会弱化陕西的发展之路?2019年时,我们在《太仓·太仓:西工大飞东南》一文中,对此作为分析,大的逻辑是认为这是大学在寻找更佳的“创新产业配合地”。而且作为“国防七子”,西工大于全国布局,其方向也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顶级大学的必然担当。
▲图:国立西北工学院古路坝旧址
站在今天,我们更不担心的是,西工大在事实上已经与陕西血脉相连,因为在以下两个方面,他们已经体现出了独到的作用:
1:已经实现“省校科研协力”:
不仅协同推进“翱翔小镇”,还发起成立了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网络创新研究院、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等创新机构。随着“秦创原”的横空出世,西工大自然会更受鼓舞。在我们旧文《陕财厅“大突破”落地:用3个亿“养狼”》一文中,即纪录了西工大何国强副校长已明确表示:对“陕西技术成果本地转化”充满信心。
同时在最新文章《陕西宣布“工业强基”:9名“省级领导”与“23链主”》中可见,“民用无人机产业链”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链”是“12条重点产业链”,均是西工大的优势主场。
2:已经实现“新型资本张力”:
西工大在推动资本创新方面走到前列,《批量克隆“铂力特”:西工大“货值”300亿?》一文中,除铂力特(688333)已经上市之外,还有4月递交科创板审核材料的华秦科技、启动IPO程序的鑫垚陶瓷、位列科创板拟上市培育队伍的远航钎焊。而在《西工大曲金控:5000万谋“宗申分拆”》一文中,则显见西工大已通过“科研优势”介入分拆上市领域。
在我们看来,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在“科技自主”的过程中,资本助力异常重要,否则也不会有迅速推出的科创板,并在交易所入口处悬挂:鼓励更多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那么,此次“进京”到底会不会降低对陕西的贡献呢?我们的答案是——坚决不会。
1:北京会助推西工大提升科研实力:
与此前布局太仓等“制造业密集地”不同,北京此次“研发角色”更重,毕竟北京的院士占全国比重达47%。同样也会推动西工大科研经费的增加,有信息显示,受益于青岛研究院,西工大2017度科研经费从21名一举跃至第4名。
2:西工大优势学科主战场仍在陕西:
陕西航空产业总资产、生产总值、从业人员均占全国的1/4—1/3,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全国唯一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全国唯一的飞机强度测试中心,这些都是陕西自信的依据。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下一步,如何更好的借力西工大?而本文对“为什么是西工大进京”的答案已经明确:
因为在“科技自主”的星辰大海之时,西工大“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
结语:西工大也要感谢陕西
“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的“西工大现象”从哪来的?
我们曾在《装台破2:陕西资本谁在赚钱?》一文中琢磨过“陕西人的特质”。我们想,一定程度上说,“陕西这片土地,早已与西工大血脉相连,并互相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下为当日原文:
在金融棒棒糖眼里,“陕西故事”的底色是什么呢?就是——“特殊地理环境与历史沉淀下,一种代表民族不屈气质的自我奋斗”。
以15名总师为例,这些人在传播的流量时代都不会借用所谓的网红思维,但却异常坚定地向“国之大事”进发,他们的代价是什么?是几十年的默默无闻!在“出名要趁早”的功利时代,这是逆行的品质。
再以华为西研所、西北院、新增的数家科创板公司为例,在美国打压之下,他们同样选择了向“科技独立”的顶端进发。他们的代价是什么?搞不成就是后人的辅路石!在“钱钱钱快快快”的功利时代,这同样是逆行的品质。
事实上,这种缘于西北苦寒之地的逆行品质,早在80年前就被人发现了。那就是茅盾的《白杨礼赞》,这篇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的文章中,“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打击的就是“失败主义”,他们就是“中国的希望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