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B站崩了,才知道你们这么爱学习

01.

昨天和前天的一个热点就是B站崩了、A站崩了、豆瓣崩了、晋江崩了。

大家一时用不了B站,都感觉“奇痒难忍”。

这是一种短暂失去的后知后觉:原来B站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们习惯了在何同学的视频里看到科技产品的悠久历史;在无穷小亮的视频里看到水猴子与藏狐的谁是谁非;在罗翔老师的视频里看到正义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当它宕机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便有点儿无所适从了,只能去其他地方屠榜。

知乎的问题,回答数量达到了1万多。微博的热搜,高挂到了第二天早上十点。

B站崩了的话题热度是其他所有话题加起来还要多,一度达到了第二名的十倍。

即使后来道歉了,说功能已恢复,但梗还在。

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B站崩溃之后互联网上的一片哀嚎,恰恰说明了,睡前刷刷B站早就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肌肉记忆。

我还发现,那些发帖”B站再不恢复我就睡了“的年轻人,除了能B站上刷鬼畜、看动漫,还能学到知识,甚至拿到高分。

02.

这事说来话长。

两个月前,大二男生唐同学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坐了54辆公交车,全程1810公里,1291站。

为了压缩时间,唐同学在公交车上吃压缩饼干和牛奶来果腹,只在夜间稍微正式地享用一顿晚饭。

一路下来,他屁股酸痛,拖鞋快烂了,身心疲劳。同时,他看到江苏、山东、河北等地的风土人情,内心大受震撼。

他将自己的经历做成视频,放在了网上,上了热搜。

当然有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吐槽一下他到底旷了多少课,怂恿他再坐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再到外国,再到空间站。

这件事发生在两个月前,本来已经过去了,没想到它被出成了深圳市的高考模拟作文题。

题目是这样的,

也是这样的。

前者出自深圳高二期末联考;后者出自深圳高一期末联考。

于是唐同学又火了一把,视频的留言与弹幕无不打趣:“唐同学你好,不知道你收到信了吗,我是鹏飞。”

其实,唐同学知道此事后也想写封信,他的角度可能是国家工业化的历程发展之迅速使得乘坐公交长途旅行成为可能,也可能是我们要换一种角度和速度去体会生活。

当然他还是很不好意思地跟许多考生道歉,“坑害”大家了,因为题目并不好写。

不过,网友倒觉得很好玩:

也许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去参与这些考试吧。

对于我来说,我从这件事中看到了这样一个重要趋势:

作为大众思潮反射镜的应试作文题目,已经开始进化了,作文素材的变迁,也正是年轻人文化聚焦点的变迁史。

03.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看看以往的高考。

1999年,那是千禧年的前夕,年轻一代对现代科技和它给生活带来的巨大转变正充满憧憬,于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为那年高考题,成为一个公众展望的出口。

2002年,韩日世界杯作为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杯赛事正如火如荼地开场,北京高考关注世界杯足球赛的规则问题,希望考生借此思考一下规则与人生的关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之后,年轻人将更热切的目光投向了体育,大众期待着我们国家的体育水平成为国际声誉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2011年,中国乒乓球再次包揽鹿特丹世乒赛的冠军,当年的高考作文请同学们针对靠实力垄断冠军与体育项目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抒发自己的看法。

再往后,娱乐产业和电视传媒占据了我们的目光,大家聊着韩流、看着选秀、学着追星。

2012年,李冰冰的励志微博成为昆明的中考作文题;2013年,杨幂的励志金句成为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命题素材。

再往后,话题场域由电视、报纸向网络转移。

2015年,一则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微博新闻成为了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很多网友试图在现实中寻找这个“女儿”,却被警方告知,那是化名,找错人了。

凡此种种,可以看到:

一方面,大众思潮焦点在变化,思潮产生的源头和媒介也在变化。

近十年来,大众文化更加关注互联网热点事件,出题思路也在往这个方向走。

因为互联网而走红的《创造101》杨超越,也出现在了中小学的作文题中,学生们需要解读“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奇迹与梦想”。

今年的各地高考语文作文也很明显。

在热搜榜上《觉醒年代》成为多地高考作文的素材,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I卷直接或间接提到。

上海卷“时间的沉淀”,北京卷“论生逢其时”,天津卷“纪念日让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其实也和《觉醒年代》的精神内核息息相关,不少情节可以直接使用。

所以考生们感叹“觉醒年代yyds”,感叹之余,还能记住那个年代蓬勃的志气和初心。

还有。

关于流浪动物救助的综艺节目《百分之二的爱》也被编入了高考作文热点里,让学生们做题的同时,激发他们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

2019年英雄联盟职业联赛里徘徊在季后赛边缘的JDG战队,一路逆袭,冲进总决赛的事迹,进了高考作文素材,让学生去明白,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勤奋、磨砺。

这些作为作文素材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如今,2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占到了网民群体的16%以上,他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融合,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即使他们有些文化元素无法成为一个全民皆知的热搜,但只要有机会跻身热搜热榜,哪怕擦身而过,便有机会成为作文题目素材。

04.

在话题场域的转换中,我们还可以看到: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导致了公共话语权的流动。

以前的考试题几乎全是名人和大事件,但有了互联网,一个小事件、一个普通人也能掀起惊涛巨浪和集体情绪,进入出题人的视野中。

因为一段视频走红网络的康巴汉子丁真,出现在了中小学的作文习作题,学生们需要把一件激动的事告诉他。

(不过,写信格式不对的话,内容再好,也会扣分的。)

就像B站UP主唐同学,以前可能没法进入作文题被大众讨论、解读,如今反倒得到考生们各种角度的认同。

这是二十多年高考作文题素材库的迁移史,也是年轻人文化源头的变迁史。

他们越来越从B站等互联网热点上去获取生活技巧与真知灼见,不像以往那么机械和一板一眼。

好事一件。

说回前天晚上B站崩溃的事,当”离了B站我不知道干嘛“的现象出现时,也不过再次反证,年轻人的思潮从哪里产生,在哪里涌动、迭代,又在哪里被提炼、解读。

可以这么说,他们关注有趣,但更关注互联网新兴的有趣了。他们关注知识,但更关注知识带给自己的现实经验和提升了。

是的,他们早已不知不觉地这样做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