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小学

西城妈妈:从北京名校“出走”,我带儿子到德国读小学

来源|阅读第一

ID|Readfirst

六年多之前,我们决定,把孩子带到德国读书。

以前只是身边相识的朋友会问及情况,最近发现,到德国读书俨然有成为一种新趋势的苗头,因此也就引出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目的就是分享一些个人走过的真实经历,给关注此话题的父母一些可循的线索,可以结合每个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能更客观地做出判断。

我家一男生,性格阳光外向,热情好动,思想单纯善良。六岁至七岁就读于北京西城一所名校的一至二年级。(看似光鲜的外表,掩盖着一地鸡毛,命运某种意义上还是公平的。)长辈们常说,到什么时候就应该干什么事。当我们感觉到越来越困惑的时候,意识到也正是亟需改变的时候了:带他去德国尝试新的教育方式

事情的转机始于一件事的发生。

一次,儿子拿出一份单元测验的试卷,我发现已被撕成了三份,于是试图究其原因。他天性思维简单,从不会说谎,真相自然很容易弄清:老师让他们互相传递试卷时,他不小心转身时弄撕了一个同学的,于是这个同学汇报给老师,老师顺口说了一句“那你也撕了他的”,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听话的同学。

事后,我与这位老师交流,她解释说,是孩子错误的理解了她的意思,至此原委已清晰。我始终认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德育是尤为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修养的形成,是让他们受益终身的,而显然,这位老师并没有意识到。

说到这里,曾经还有一件令我困惑的事情。一年级时,他有一次带着一本喜欢的课外书去上学,在课间放在桌上,然后就丢失了。之后的一次放学时,我跟老师提了这件事,老师答应会帮忙找一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仍无果,老师说没有找到。后来有一天,孩子无意中跟我聊天提起,说知道是谁拿了他的书,因为那个同学今天自己跟他炫耀了,说喜欢那本书就拿走了。

同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朋友孩子的学校,这位老师的处理方法与前者则有天壤之别:老师让孩子们全部离开教室,之后老师马上找到了丢失的书,但并没有公之于众,而是私下单独与这个孩子家长沟通了此事。解决完毕。

之所以对这件“小事”一直念念不忘,是因为我更看重事件的背后——孩子如此行为之下的动机,而非表面看来的一本书。六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小事,如果它发生在我孩子身上,这正是难得的时机,可以借助当下及时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他树立正念:喜欢,可以明确的表达出来,通过正确的方式获得。如果喜欢什么就可以不管不顾的拿走,这样下去不可怕吗?很遗憾,老师不认为值得追查。

凭心而论,我总会站在老师视角去理解问题,他们每天要管理四十多个年幼尚无知的孩子,你需要时刻关注一切无法预料之事,比如下一刻某个孩子会有怎样的举动,这样超强度的工作量之外,还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顾及他们在校的各种行为,安全、心理、饮食,甚至涉及生活中的琐碎日常等方方面面,同时他们也有自己工作之外的私人生活,势必也无形中会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他们潜意识里喜欢听话的孩子,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另一方面,孩子毕竟是充满个性化的个体,并不是流水线上零件。回到前面两位老师迥异的处理方式,体现的是他们不同的职业态度和素养。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想改变现状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的事件,坚定了我们迈出去的决心。外表光鲜,不足以值得羡慕,表里如一的优秀,难遇。

初来德国,一切如新,不会德语,新的阶段从零开始,无论孩子还是成人。

小学入学按照严格的住址划分。早有所耳闻,西方基础教育的轻松氛围,初试,果然不假。儿子的小学可以说没有任何压力。语言对他们也不是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他们独特的方式,学习和认识新事物,令人惊叹。

我在语言班系统学习德语,却总不及他来得快速而地道。我的德国邻居惊讶于他的德语能力,对此,我自己也是一万个没想到。其实他每天除了上学,没有任何其他额外的语言学习。据我观察,孩子是运用不同的感官系统学习新语言的,他们和我们不同,没有“学习语言”的意识,有的只是去感受、模仿、运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

这里的小学指的是一至四年级,从五年级开始,需要升入中学。小学完全不同于国内,没有课本或固定的课件,课程内容全部由老师自行设计。

以我家男生所经历过的为例,他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博物馆里上历史知识课,在急救车(里)上急救课,到森林里上认识植物动物的课,每年固定有游泳课(有专业教练的那种),参观中学(看看未来的学校)的课,看戏剧表演的课,远足徒步的课......各种有趣的主题设置,哪个孩子能不喜欢呢?

外出时,老师还常会在途中给孩子们买冰激凌;在教室里的课,也很大部分是在各种游戏中进行的,并不是整日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再加上各种节日,或孩子老师生日等等不同的庆祝活动,不难看出,所有课程的设计,都是基于建立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兴奋点上,他们鼓励孩子的个性化,支持他们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从不轻易否定孩子。

回想在国内小学时,他被老师抱怨“又和同学追跑打闹”可是家常便饭,因为学校规定,就算课间也只能去厕所,不可以去操场,出于安全考虑。

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不同的心灵。当然,必须考虑国情迥异,不同于国内,德国班级里通常最多只有二十几个孩子,老师有充分发挥的自由,没有教学进度等硬性指标的限制,他们留出大量空间让孩子自由流露天性。

这样愉快的生活直到四年级,因为要面临升入中学,难免要经历一段稍显紧张的时期。

德国教育专家认为,小学期间应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他们对一切未知充满好奇,亲身的体验感能带给他们更强烈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刺激。而五年级开始,孩子们进入了新的心理和生理阶段,他们有能力开始接受新的训练,于是要增加学习强度,发展理解能力,逐渐培养他们自学的意识。

我家男生也随之进入一所文理中学,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阶段,在我看来,从此才算开始。课程设置有十门左右,每一科都有一本厚厚的大开本教材,外出课除了每年固定的一些,相对小学减少了不少,学习的任务明显增加。平时的作业时有时无,有,也最多半小时之内可完成。老师会推荐复习,但其实全凭自觉。

这里有必要提到过早分流的问题,也是我认为德国教育体系的弱点之一。(当然,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德国教育分流在某种意义上是充满智慧的)从五年级开始孩子们要进行第一次分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去不同的学校继续学业。

德国中学系统大致可分三类:文理中学——相等于国内初高中结合体实用中学——相等于国内初中和职高的结合体

普通中学——最低限度的中学

但四年级的孩子,年纪尚小,很难一下子给他们定位以后的方向,他们还充满各种不确定,此时的他们,还不足以令父母和老师判断出各自的特质,但必须要硬性做出选择。

也许是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在这之后,允许学生转校,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就可以实现。我家男生也经历过一次,流程并不复杂。

对于并没有足够经验的我们,一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观察、思考、尝试、调整。

即将升入八年级的他,也是慢慢才找到方向感。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也伴随着我的焦虑和时有的争执,甚至也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一次交流中暗示我,应考虑给他转校,因为他有段时间的确表现不佳,而我明确表达了不同意见,说明我的看法,这位老师最终不再坚持一己之见。

坦白讲,在国内我也是多少经历过孩子不被老师认可的压力的,有时看到或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心里难免升起落差感,也难免会把一些责任怪罪到老师身上。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老师的不断督促也好,抱怨也罢,其初衷是为了让孩子进步,有人愿意跟你分享,他所观察到的孩子身上的缺点,从这点出发,我们就应该感谢他们,不是吗?

反观德国教育工作者,他们大多不会像国内老师那样,对孩子的个体如此用心。因为做为中学老师,他们每个人至少承担两门以上的不同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教授的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平时还要完成不少的职业评测考核过程,制定学生的日常测验和阶段考试内容等等,所以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通常情况下只是通过上课时间接触和了解学生。

当然,家长可以按照每个老师固定的接待时间和他们沟通学生的状况。(不知为什么,忽然很怀念之前被老师时不时告状的感受,现在想来,有人愿意和你一同关注孩子真是一件幸事啊。)

在我看来,孩子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他对学习目的地理解——真正明白为了什么而学。尽管我们不断尝试,试图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给他灌输学习的意义所在,他表面上表示理解,但我知道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接受多少。如多数男生一样,他对此的理解过程可谓漫长而艰难。

上面说到不久之后的新学期,他即将进入八年级。从此,需要进入文理科不同方向,文科方向加入法语或古希腊语言的课程,理科方向加入物理,化学,信息科学课程。

值得庆幸的是,他终于开始显露出好的迹象。

七年级这一年,他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随着进入青春期,我发现他的心理也成长了不少,在我们的引导和辅助下,能够比较清晰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兴趣方向,坚定的选择了理科,也开始懂得,着眼于长远的重要性。

至此,看似我们暂时平稳渡过了一段充满未知的新旅程,前面的路愈发清晰可辨。其实我们也明白,后面的路上同样会充满各种未知的问题,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寻找解决方案。有空时,也常与不同境况下的朋友们交流,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它的复杂性结合着方方面面,没有统一答案,也很难评价孰轻孰重。如果非要对比,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孩子,明显在认知上以绝对优势胜于德国同龄学生,或许他们牺牲了一些自由,但他们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而且更早地形成了刻苦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积极的。

如果再比较高中毕业时的情况,无论国内还是德国的学生,是不分伯仲的。可见,他们是把学习的比重分散在不同的时期内,前面的台阶跨度小,越到后面,每一年要攀登的台阶高度就会变得越来越高,需要越来越用劲儿,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如果把升入大学比做过桥,我个人认为,此桥非彼桥,它们的区别在于有着不同的桥宽。国内的桥宽有限,你想过去,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排名才有机会;德国的桥相对而言,没有太多宽度限制,只要你自己想过去,并为此付出努力,桥就在那里,只凭借自身的实力就完全可以走过去,没有过多外在的局限。

最后再说几句掏心窝的话,我们成年人总习惯于不自觉地用上帝视角对待孩子,难以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改变现状,就先试试真正的尊重他们,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做决定之前,试着与他们坦诚相见,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有很多我们从未发现的美妙之处。

另外还想说的是,我们对老师和学校存在不满心态的背后,很可能是期望太多,觉得他们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其实是极不现实的,想象自己成为他们,或许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这一程走来,有未知,有欣喜,有困难,有担当,有泪水,有欢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但时刻准备着,向着心中的目标勇往直前,人生就不会有后悔二字。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开始……

作者介绍:果子妈,有梦想,有思考,更有行动,崇尚低调的七零后妈妈一枚。前半场是按部就班的人生过客,后半场逆袭成为主角。虽理科出身,后致力于文化产业近二十年,现居德国拜仁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