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近日,一则“高考623分外卖小哥已入学报到”的新闻上了热搜。退学四年后,以外卖员的身份再一次高分考入名牌大学,让26岁的王威走进公众视野。2017年,大四的他从中国农业大学退学,随后辗转北京、广东、湖北多地工作,一边谋生一边准备再次参加高考。引发网友热议。
2020年,王威重新回到高中备考,8个月后,他收到了西南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9月9日,新生王威乘坐火车从老家湖北襄阳赶到成都的学校报到。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心情平静,对未来也抱有一定希望,不为年龄焦虑,“我不觉得自己是长者,就假装和他们是同龄人。”引发网友热赞。
说到高考,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现在的高考是在夏季,可是你知道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在冬天举行吗?考场的艰苦是现在学生想象不到的。而且那时考了一个不中意的大学,也能复读,第二年再考一次。当然,对于学习好的,那时候也有保送升学。下面我们就跟随一位民国重点高中考生,体验一下那个时代紧张的高考。
大郎就读于N市高等师范学院附属高中,是当时的省重点,老师一水儿的留洋博士。学生宿舍普遍是两人间,只有少数四人间。高一高二,学生们都在宿舍上自习,到了高三,宿舍和自习室才分开。
学校是半军事化管理,早上有早操,早自习;下午有课外活动,晚上有晚自习。学生们都很规矩用功。学风好倒不是老师逼的,因为功课很紧,学生们不得不安分守己,老师也都很认真教。
学生们刚上高一时,英语老师就用美国的七年级课本来教,高二开始换英文名著的原文本。有一次请了高等师范学院教英语的教授来代课,那个教授以为太简单就没准备,结果一打开课本就傻眼了。
除了正课以外,到了高四,就可以选修小说,散文。国文老师对大家说:“不要专看新书,不能不看旧书。”高考前学校模拟考试,其中的作文单拣出来,全校都可以答,一律密封,第一名可得20元奖励。大郎就得了个第一,自己的半年伙食费都够了。
这所重点高中最有名的是理科老师。N市上产的牙膏只要标的是“附高某某先生审定的”,就卖得特别好。大郎特别想上北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位姓魏的数学老师是北大毕业的,还兼着光华大学的教授。他教得特别好,单因式分解就教了半年,让大家越学越有趣,习题百做不厌。
到了高三,除了正课以外,还可以选修大代数,课本采用的是美国中学学的《布里数学》,那可是美国的高四才能教的。老师每次出的题,大郎都能全部做完。到了高四老师开始教解析几何,但因为大郎悟性高,都开始选修初等微积分了。
大郎虽然数学极有天分,受到北大来的老师的影响。可是高考却想报考北大历史系。附高的历史课本采用的是布里斯苔、包比宁、比奥德合编的世界史原文本,老师英文不好,但却能临场发挥,其深厚的知识积淀对大郎影响很大。
在附高能有机会听到很多大师的演讲,大郎很是珍惜。比如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就莅临过,还是赵元任做现场翻译的呢!
梁启超来附高演讲的时候,大郎斗胆和他交流了一番。结果任公以为大郎是大学生呢,竟然指定让他笔录。大朗整理后拿给任公看,他改了几个字说:“小朋友,你可以发表了!”后来,大郎还和任公通过信呢。
到了高四,很多同学都报了厦门大学,因为那个时候,厦大不需要高中毕业证就可以报考。大郎几乎不怎么参加课外活动了,只想专心地复习。暑假的时候,还参加N市高等师范学院的假期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毕业考试,大郎得了第一名。学校想保送他到东南大学?数学系,但大郎还是念兹在兹,想要报考北大历史系。大郎这一届有三百名毕业生,保送三名。百分之一的机会很难得,可是大郎不感冒。
大郎想把机会让给别人,教导主任亲自找他谈话,说他是理科的好苗子。大郎只能把心中想法和盘托出:“如果是学理,那有可能接受保送;但是已十有八九决计学习历史,那就非北大不可了。”
教导主任看大郎如此倔强,也不好勉强,只好说:“北大也不是那么好考的,这样吧,你给家里写信商量一下,问问家长的看法。”大郎的父母都留过洋,是接受过新思潮的人,都很开明,一切尊重大郎的意见。
正巧,这时候大郎的父亲要到北京出差一段时间,和大郎参加北大考试的时间正好能接上,就说:“大郎啊,为了万全起见,你和我一起去北京,你旁听旁听北大的课。”
过了年,父子俩便坐小船来到汉口,再转京汉铁路的火车,来到了北京。父亲带着大郎住在阜成门外,一个胡同的会馆里。北京的初春,朔风夹雪,气候寒冷,让作为南方人的大郎很不适应。
大郎很少走出会馆的大门,就是出去也认不清方向,索性就在会馆里专心复习。父亲的一个朋友,是北大的后勤主任,通过他的关系,大郎得以进入教室,旁听北大名教授的课。
父亲出差结束了,大郎的考试也开始了。和大郎一起参加考试的,大多数都是外省的旁听生。二十多个人在一个小教室考场。教室里好冷啊,大郎带来的墨盒,都和毛笔冻在一起了。
大郎开始做需要钢笔答卷的题了。他刚把钢笔插在墨水瓶里,墨水便结成冰了!其他考生也都遇到了这种情况,大家便簇拥在煤炉边,烘烤墨盒和墨水瓶,然后再回到座位上答卷,无形中耽误了很多时间。
不出所料,大郎落榜了。发榜的那一天,也是父子俩归程的时间。大郎恋恋不舍地回头看着榜单,就要和父亲去火车站了,父亲拍着大郎的肩膀:“儿子,别气馁,咱们回去复读,明年再来!”
一路上,父亲给大郎讲起了他的高考往事。(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