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13年前,放弃高薪选择出家的清华博士,后来怎样了?

生命的时间表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

2008年,一位清华博士宣布削发为僧。消息传出后,震惊了无数网友。

清华大学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殿堂,从清华毕业,就意味着前途无量。

而他却选择放弃清华博士生的头衔,出家为僧,究竟是为什么呢?

1

这位清华才子名叫张清光,1980年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条件不好,主要的收入都是来自庄稼地,农闲时,父亲就会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作为家里的老大,张清光从小就懂事,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和干农活。所以,他深知生活的艰辛,他更知道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张清光自打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平时遇到什么难题,他也能做到冷静思考,并很快就能解出来。

村里的人都说,他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

确实,对于张清光来说,读书并不是什么难事,上课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理解透知识点好,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任务,并考出高分。

从小学到大学,张清光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1998年,张清光顺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张清光的父亲也乐开了花,腰杆也挺直了许多,连称:“世代保佑,家中有福。”

寒窗苦读十年,父母含辛茹苦地供了十年,张清光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拐点,张清光并没有骄傲,他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不骄不躁,继续埋头苦读。

那些年,无论张清光的父母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夸赞起他们的孩子,并羡慕地说:“等你们家孩子毕业了,找个好工作,你们二老的苦日子就到头了,到时候可以享清福了。

他们听到这些话,心里美滋滋的,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也盛满了快乐,腰杆也挺了起来。

张清光确实很争气,尽管身边高手如云,竞争激烈,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学霸的人设,成绩优秀,并成功保送了清华大学的博士。

2007年,张清光博士毕业。

毕业后,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张清光很顺利地进入到一家知名公司从事科研工作,待遇十分优厚,随之而来的则是高强度的工作。

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这让张清光感到莫名的空虚和苦闷,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2

张清光说,读书20多年来,理想一直在变,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政治家,不一而足。

在学校,老师教会了勾股定理,电学力学,文言文现代文,但却没有人教过人到底该何去何从,而这一直是张清光内心的困惑。

工作后机械的工作、办公室的尔虞我诈、项目合作之间的各种应酬、世俗的虚荣都让他备受折磨。

此后,张清光感觉精神上十分空虚,内心也越来越痛苦,甚至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厌恶和恐惧。

“对世间生活的观察,让我非常失望。”结婚生子,工作,即使是搞科研,也多半不能避免跑项目、应酬种种,“如果你要承担的话,这就是无底洞,无底洞啊!”

直到张清光接触到佛学,一切都豁然开朗,他终于找到了对人生系统而让人信服的解释。深入其中便无法自拔。

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有了答案,人努力几十年,究竟是为了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功名利禄,说白了就是“挣钱”;但在张清光看来,“挣钱”是无聊的事,与其被功名世俗所累,倒不如出家为僧,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于是,张清光决定辞职,到龙泉寺削发为僧!

做出这个决定后,张清光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决定。

父母本以为他是压力太大,一时说傻话,就想让他回老家休息一段日子,父母安慰了几句话后,张清光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将自己一年赚来的钱都寄回了老家,他知道这些远远不够报答父母的恩情,可他还是决定出家当和尚。

剃度前3个月,2007年的11月,父母不远万里到北京找到他苦苦哀求,希望他能慎重考虑,放弃削发为僧的,但是张清光不为所动。

父母为了让他回头,不惜拉下老脸,跪下求他。

张清光对父母说了一番话:“盲从就是对人生不负责任,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人活着,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负责。”

父母理解不了他的想法,无奈之下,只能离开。

张清光的女朋友,为了劝服他从佛学中抽身出来,也特意去学佛,但依然挽回。最后只能分手。

剃度前1个月,父母再次过来阻拦,但张清光心意已决,父母在寺庙耗了3天,双方都不愿退步,父母再次失望离开。

2008年1月10日,张清光正式剃度出家,从此“爱缠永绝,福慧日增”。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清华天才张清光,多了一个不顾父母苦苦哀求出家当和尚的“博士僧”贤清法师。

但优秀的人,到哪都会闪闪发光。

3

张清光出家后,父母一度不愿提起这个儿子,当别人问起,孩子博士毕业了,现在在哪里高就啊?

刚开始他们不好意思回答,就低头躲过去。后来实在躲不过去了,他们只能撒谎:孩子在北京一个慈善基金会做事,义务的。

2009年,张清光正式受戒,取名贤清法师。

每天除了打坐、念经,张清光空闲时就去种菜、读书。不仅如此,他还参与到了寺庙管理中去,利用自己的知识,来合理地管理寺庙。

在他的管理下,寺庙的名气有了不小的提升,香火也越来越旺。

张清光还经常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来宣传佛法,这也改变了讲经念佛这样枯燥的宣传佛法的形式。

自从出家为僧后,张清光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但他依然乐在其中,每天都很开心。

父母也慢慢地放下了劝他还俗的想法,主动来到寺院看望他,父亲和僧团一起打水,做工,很快就和寺院里的义工和法师们熟悉起来,并体会到了佛学的魅力。

张清光的父母最终释怀了,农闲的时候来到龙泉寺小住,有孩子的陪伴,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张清光现在也成为了主持,除了日常的生活外,他开始利用新媒体传播佛法和国学,劝人向善,为人解惑。

因为外语功底好,他还担任了北京龙泉寺国际弘法事务执行长,承担着向世界各地弘扬佛法和学术交流的重任。

龙泉寺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香火日渐旺盛,慕名而来的信众、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龙泉寺也成了有名的网红寺庙,以高学历、高科技、高素质闻名天下。

在这所寺庙里,光是博士生就有5名,硕士、本科生比比皆是。

他们虽然出家了,但是并没有浪费自己的知识,除了钻研佛法,他们还自己制作动画在网上直播讲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

但是,当张清光以及其他僧人的事迹被报道出去后,依然不被理解,批评者认为,他非常自私,上对不起国家的培养,下有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逃避了他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但张清光问心无愧,如今的他依然是在努力弘扬佛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人走出心灵困境,这又何尝不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呢?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定义别人的人生,他们一直在尽自己所能,实现心中的价值,虽不被理解,但却同样值得敬佩。文/小幸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