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小学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竟然到如此地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的政策

原创路途艰难险峻,但是有您相伴,欢迎点赞分享关注评论

都说成年人的压力大,其实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不小。今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针对于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颁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了北京市小学高年级、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评测,针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关注,严格要求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家访,从而能够在学生家庭和校方的共同努力下去解决部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中小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从该《通知》发布的内容可以看出,校方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纳入到了校本课程,并且要求中小学校务必要配置至少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并且针对于所配备的心理辅导老师要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由此可见此次对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之大,落实之到位都不是随便说说。

作为全国教育的指向标,北京市此次政策的颁布,大概率意味着全国中小学都会采用《通知》所要求的内容,这时候我们不仅有一个疑问,难道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程度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此巨大呢?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首先,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真的很严重了吗?答案是肯定的。由于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量的信息不断地冲击中小学生的思想认知。有些是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但是有很多内容是中小学生所不能够笑话的。罗曼蒂克的悲情和恋爱故事,在成人眼里只是水中花和镜中月,但是对于三观还未健全的中小学生来说,很有可能会发展成真实的,可实施的。大家都经历过青春,都知道那种感受,而那时候的我们所接触的信息量很少,如今海量的信息和无效的监管双重作用下,中小学生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极端的。

除此之外,中小学生面临的最大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过去中小学生在学习竞争压力下还能够秉持公平公正的心态,而如今中小学生在家长的一意孤行下,深深的陷入到内卷之中,部分中小学生认为如果学习成绩不能够达到一定标准,那么就没有未来,就没有发展的空间。每一次中考和高考之后,部分学生的“寻短见”行为就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学生虽然接触了海量信息,但是学生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健康程度控制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另外,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如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普遍性出现了问题,对于事物的看法普遍存在偏见,那么未来的发展到底是否能够良性运转这还需要打一个问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样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在不远的将来以社会性问题去呈现,针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务必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目前,北京市的此次做法是争取的和有远见的。针对于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里疏通,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正向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务必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开展,否则将会对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

目前传统的思维认为,心理健康如果出现问题就是“精神病”的特征,在这种偏见之下,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关人员的咨询欲望。同样,作为中小学生群体的部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群体,务必要能够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沟通,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宣传氛围,在转变学生思维的同时,从而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推进。

目前北京市的《通知》是正确的,这是在发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苗头的时候就进行有效的归正。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都会实施该中小学生健康辅导工作,在政府和校方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未来接班人的健康茁壮的成长。

对于今日话题,您有啥想法呢,欢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