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一大批清北毕业生入职中学,有不少还是博士毕业。为什么支持者和反对者打得不可开交?缪老师用28个字说清楚:瞧不起学校老师,高看了清北学生,误以为道德绑架,忽略了肉体凡胎。
一、瞧不起学校老师
近些年听到很多人说,中小学就那么点儿知识,本科师范生就够了,清华北大的学生去中小学当老师,不是人才浪费是什么?唉,老师这个工作在你们眼里就这么没价值吗?
塑造三观在有些人眼里,跟管理课堂没区别;培养兴趣在有些人眼里,跟布置作业没区别;由浅入深在很多人眼里,跟照本宣科没区别;以身作则在很多人眼里,跟戒尺责罚没区别。总有人一边骂老师们素质不行,一边嫌高材生大材小用,这个逻辑我也是醉了。
二、高看了清北学生
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全国接近3000所大学中保持“领头羊”的位置,也是相当厉害了。有人说清华北大学生是国之重器,找工作应该找投身于国家急需和社会支柱产业,比如芯片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和国防军工产业。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清华北大加起来,本硕博每年毕业生16000多人左右。不是每个清华北大学生都能成为大国工匠,不是每个清华北大学生都会成为伟大学者。绝大多数清华北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都不适用于我们眼中国家急需和社会支柱型的产业。
三、未必是道德绑架
不能忽略的是,也有人把老百姓质疑清华北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看作是道德绑架。他们认为老百姓神话了某些职业,神话了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我认为这种质疑不能等同于道德绑架,为什么这么说呢?
道德绑架的定义是: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老百姓的质疑背后未必是道德绑架,也有可能是一种殷切的期望。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的预算经费大约是500亿。每一位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读书的学生,相当于拿到了国家上千万的风险投资。在理想状态下,高投入总要负载高产出的期望。作为纳税人,希望自己的投入能有更高的产出,这过分吗?
四、敢承认肉体凡胎
日常生活当中也确实有些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精英和高知,动不动就把“平庸”、“无知”这样的标签贴在普通老百姓的头上,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炫耀自己的见识,以不接地气的言语宣扬自己的主张。
但与此同时,在就业这个问题上,他们又要求普通人把他们也当成普通人来平等看待,这合乎逻辑吗?合着你想高高在上的时候就可以高高在上,你想平等对话的时候就必须平等对话?
在清华北大毕业生当老师这个问题上,我反对的是普通人不求甚解,盲目以严苛的标准来要求高材生;我反对的是高材生不接地气,频繁以俯视的姿态来吐槽老百姓。我尊重普通人对高材生的高期待,我也尊重高材生有自己的选择。总之,适度就好。
从职业角度来看,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清北学生入职中小学,是出于热爱,还是逼于无奈?会一直在三尺讲台饱含热情地滋养孩子,还是会在机会出现时拂袖而去,另攀高枝呢?对此,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