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轻松阅读」国家“储备干部”, 来自这些高校

国家“储备干部”,来自这些高校!

随着“考公热”不断升温,“选调生”逐渐成为名校学子投身体制的热门渠道。

选调生是公务员的一种,包括普通选调和定向选调。其中,定向选调生是各地从国内外特定高校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储备干部。选调生通常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被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当前面对特定高校的定向选调进程已过半,至少25个省份的选调通知已经出炉。与去年同期公布的18个省市公告相比,今年的选调进程仿佛按下了加速键,不仅成为顶尖高校学生的热门选择,还一度掀起舆论风潮。显然,选调的神秘面纱已慢慢揭开,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力日渐深入。而各高校参与选调的省份数量,尤其能够反映该校的实力和被认可程度,备受剑指仕途的学生瞩目!

25地公告出炉,最多招录近2000人!

截至11月15日,全国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下同)公布了选调公告。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安徽、河南、贵州、甘肃、宁夏、辽宁、黑龙江15个省市公布了完整的选调公告。

此外,江西、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吉林8个省市在各高校官网公布选调公告。河北、山西目前仅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公布选调通知。选调范围多以双一流高校为主,软科(ID:zuihaodaxue)通过查阅各高校官网整理结果如下,欢迎读者在留言区补充。

可以看出,选调人数在整体上保持稳定,但有不少省市招录规模明显增加。其中,广东招录人数高达1993人,黑龙江招录1453人,贵州招录1000人。各地在选调战场上势在必得,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选调人才提供较为丰厚的待遇。如山东潍坊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10万元、7万元购房补贴;市直机关开展公开遴选,面向选调生的岗位原则上不少于30%,把“选调生”的优先待遇板上钉钉。

图源:《山东省各市适用选调生人才政策》

此外,不少省市也为国(境)外高校毕业生提供选择,如北京、河南、广东、山东、四川等地。其中,北京市2022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中提出,报考人员范围包括“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境)外院校(以202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准)学位、最高学历学制1年及以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清北独占鳌头,“双一流”备受青睐

软科(ID:zuihaodaxue)对已公布选调公告的25个省市选调范围内的高校进行了统计。可以看出,在选调方面,名校生仍具有突出优势。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独占鳌头,25个省市全部面向清北定向选调。其中,河北、山西两个省市目前仅面向清北公布选调公告。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子具有天然的选调优势,部分省市在定向选调之外还面向清北进行单独定向招录,如天津为清北学子提供了80个单独定向招录职位的同时,仍将清北纳入重点定向选调招录300个名额的36所学校之列。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除河北、山西以外23个省市的青睐,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均得到20个以上省份的选调邀请。

不可否认,选调仍然是“双一流”高校的主场,尤其一流大学A类高校格外受各省市的欢迎,普遍收获了10个以上省市的选调“通行证”,而B类高校则稍有逊色。东北大学选调邀请为10个,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分别为9个、8个、6个。而同为一流大学B类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选调则分别为16个、15个,与其他B类高校相比更受江西、广西、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认可。一方面是邻近省份,高校认可度较高;另一方面出于经济发展需要,对高校的特色专业人才表示欢迎。同时,原不是“985工程”的大学在选调竞争力方面稍弱一些。

此外,几乎所有一流大学的各专业学生都可在选调省市通行,但一流学科高校则大多仅限其双一流建设学科。不少“双非”高校在自家地盘才有明显的存在感,如江苏、辽宁、福建、浙江、上海、广东均有不少省内“双非”高校可参加选调。

财经政法——选调“香饽饽”

不过,作为公务员队伍的组成部分,选调岗位侧重的专业也与公务员相差无几,文科专业占据较大优势。以黑龙江省2022年度定向招录选调生岗位计划表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审计学)、经济学类、法学、计算机类等专业备受选调岗位欢迎,尤其财经、政法领域高校,可谓是除“一流大学”以外的选调“香饽饽”。

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5所政法大学的选调生在公安、检察、审判、司法等系统可选岗位较多。浙江、甘肃面向这5所政法类大学的法学类专业分别留出62个、30个名额;福建省对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3所高校只选拔法院类、检察院类选调生。作为法学领域的翘楚,这五所高校以“五院”闻名法学领域,在政界尤其校友遍布。

不少财经类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选调中收到较多省份的邀请。如中央财经大学可参与21个省市选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分别有13个、12个省市选调,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各有9个。这5所高校位居2021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前五,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造就财经人才排名中位居全国前二十,可谓是CFO的摇篮,在财经领域的社会影响力不输一流大学!

此外,部分省份面向紧缺专业进行招生。如江苏优先选调经济金融、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大类紧缺专业人才;浙江省市机关向紧缺专业如理论经济学、数学、海洋科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选调78名选调生,在选调职位规定的定向选调高校就读,且与所学专业与选调职位紧缺专业相对应的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方可报考。

无论是政法、财经,还是紧缺专业,选调风向以该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以入选一流学科的高校学科为标,“学科为王”的趋势极其显著。

如河海大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水利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大学并肩位列A+,水利特色堪称一绝,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9个省市对河海大学发出了选调邀请,尤其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流学科备受欢迎。另外,其他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均可参加9个省市选调。

选调生,要“有”更要“优”

显然,选调影响力正日益扩大。各省市地区也在不断扩大招录规模,无论是招录人数还是选调范围都有所增加。这与高校积极提升基层就业匹配度、学生的就业思维转变密切相关。

一方面,高校正积极响应基层选调工作,多渠道宣传人才政策。如北京大学为毕业生提供笔试面试辅导课程,推出“选调咨询开放日”,并为已选调到地方的学生提供“薪火班”培训,加强选调生跟踪培养。

另一方面,选调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在“考公热”的大环境下,选调也成为名校生的热门选择。根据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0年,北京大学共有547人签约31个省区市的定向选调生和人才专项引进项目,较去年增长近30%。其中本科45人,硕士408人,博士94人。目前,北大选调生总体规模超过2200人。

图源: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虽然选调得到高校与学生的积极响应,但各地选调的报名条件并未放松。多数地区仍然以“双一流”作为筛选考生的重要条件,部分省份要求报考的硕士、博士本科院校在“双一流”之列,上海市闵行区2022年度招录公告提出,国外硕士研究生学制需两年及以上,更是在知乎上掀起了关于“一年制海归是否是水硕”的舆论风潮。

图源:上海市闵行区2022年度定向选调生和储备人才招录公告

也有不少学生志在通过选调回馈家乡,回到家乡搞建设,但无奈各省市选调范围卡得紧,令不少学生“壮志难酬”。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希望家乡的选调范围能够扩大到所在高校的学生比比皆是。

截图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部分地方仅对有限一流大学进行选调,并通过分批分次拔高了选调生的学历门槛。如山东、四川等地选调分为两批,第一批通常以C9、华五、人大等顶尖高校为主要选调对象;吉林今年的选调范围目前看来也十分有限,但是不少学校收到了其省会长春市的选调邀请,河北、山西更是到目前仅为清北二校提供特权。

选调生并非进入体制内的捷径,与普通公务员相比,他们的肩膀上承担着更加沉重的期待与使命。走乡镇,下基层,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与牧民并肩,与老乡同行。他们距离百姓最近,他们将在“为人民服务”的战线冲到最前。作为储备干部,他们是一方社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青春力量。

诚然,选调生之路不易,过五关斩六将考到地方,“乡音”不熟、沟通不畅、地方偏僻,都可能使选调生赴任之后打退堂鼓。但情怀与理想往往能够使人更加坚韧,建设家国的初心是选调生光荣而重大的使命。期待选调生能够在基层几经淬炼磨炼自身,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文中数据均收集自各地政府网站、各校就业信息网,河北、山西、江西、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吉林未公开选调高校的确切范围,为手动整理,不完全统计,仅供参考,详情以官方信息为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