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寒门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尤其是对女孩来说。
但也有人说结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可有这样一个农村女孩,她高考692分,考入985大学,鲤鱼跃龙门,成为天之骄子。
但她两次嫁人,一嫁初中学历前夫,二婚嫁给只有小学二年级学历的农村老实人。
两段婚姻,她生了6个孩子,10年未去过县城,困在小山村里,沦为贫困户。
这个农村女孩就是中国人民大学1998届本科毕业生伍继红。
身为寒门农村女孩,考入985大学,按照正常人生轨迹,毕业后她应该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即使无法功成名就,也能走出山村,在城市里安家,有个幸福安稳的白领生活。
但拥有高配学历的伍继红,为何成为偏远山村的生育机器?
她的悲剧人生,到底从何而来?
一、出生农村,自幼聪慧,父亲偏爱
1974年,伍继红出生在江西赣江农村,伍父是当地的农村干部,家境比普通的农民要好一些。
伍继红小时候,伍父订阅过《参考消息》,父女俩经常一起学习。
伍父对于自幼聪慧的伍继红,寄予厚望,全力支持她学习,当全家人下地干活时,伍继红就在农田旁一心读书。
这个场景,说明伍继红热爱学习,足够勤奋。但对一个农村姑娘来说,伍父为女儿创造的这个“世外桃源”,却过于脆弱,让女儿过于天真,没有一颗坚强的心脏。
伍父对伍继红的过度偏爱和宠溺,也许是他去世后,女儿伍继红一蹶不振的原因,也是后来娘家与伍继红断绝来往的原因。
为了让伍继红有个好的未来,伍父又把女儿的户口落在了广东弟弟的名下。
这样,1994年伍继红在广东参加高考。
当伍继红以692的高分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江西的农村父亲该是何等的自豪与光荣。
他也一定以为女儿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有可能会带领全家走出山村。
但世事无常,他没有等到女儿大学毕业,更没有想过女儿兜兜转转又重新回到农村,沦为村妇。
二、寒门贵子求职难,几次错失好机会
伍继红在大学里学习依然刻苦,她当过班委,过了英语四级,也拿过兰台奖学金。
但只会读书,对毕业找工作用处不大。
尤其伍继红大学读的是冷门专业“档案管理”,而她自己又没有多少远见:
“大学时,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就想找个好工作,想进机关单位,只要能和专业对口就行。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就做什么。”
这也许就是眼界和学识的关系,以伍继红和父亲当时的阶层与眼界,他们也许只想着能上一个好大学就行,是什么专业并不重要。
他们一心以为读个好大学,出来就能有铁饭碗,能有光明的未来。
但当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的消息传来,伍继红只感到仓皇无助。
但“铁饭碗”是伍继红的执念,她一心要留在北京:“捧上‘铁饭碗’,做北京人。”
她先是去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顺利拿到了“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资格证”,但在第二轮面试的时候被刷掉了。
更让她大受打击的是,一直宠爱他的父亲此时也患病离世。
当时伍继红正在备考公务员考试,家里人就对她隐瞒了这个消息,直到一个月后才告诉她。
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的伍继红,长久地无言。那年她没有回家,直到在广东找到工作后,她才回到老家,在父亲的遗像前哭了一天一夜。
伍继红的姐姐说,也许妹妹就是在那时受到刺激,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
眼看留京无望,伍继红只能南下广州找一份“铁饭碗”工作。
在广州,伍继红借助在高中同学家里,一个人跑遍了与档案管理专业有关的铁饭碗单位,但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这时,学校通知要交毕业论文,伍继红又回到北京,一边写论文,一边继续寻找工作。
此时,伍继红还没有放弃对“铁饭碗”的渴望,她坚持给北京每个县区的每个档案馆打电话,
她也一度也得到了一个留在北京的机会,却被她的犹豫错过。
当时海淀区档案馆通过她的求职申请,伍继红说要考虑下。但一天后,她再打电话过去,却被告知这个工作已经被她的另一位同学拿到手。
人生就是如此地无常,一时地迟疑,改变了伍继红的命运。
之后,伍继红又跑去天津的事业单位应聘,但同样失败。
找工作不顺,六级没过、考研失败,伍继红的铁饭碗梦想彻底破碎。
细看伍继红的求职过程,她过于执拗,狭隘的眼光让局限了她的未来。
当时重点大学毕业的她,成绩优异,如果不执念于铁饭碗的工作,想要找一份留在北京的工作,并不难。
可她似乎只想要找对口工作,只是青睐“铁饭碗”,丝毫没有向外寻找的意思。
对于当时的农村女孩来说,想要留在北京,找一份能“谋生”的工作,比找个对口的铁饭碗更重要。
可惜,执拗的伍继红,始终看不到现实困境。
三、屡次跳槽,工作一次比一次差
大四结束后,伍继红只能挥别同学,仓皇无措地随着被打回广东的户口,来到了广州。
被现实打击后,伍继红终于放弃“铁饭碗”进了一家私企做着类似文员的工作,工资3000一个月,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
这份工作与她的专业有点关系,她负责搜集资料,整理档案、文件,算得上体面又安稳。
但8个月后,伍继红却因为与同事有点矛盾,一怒之下辞掉了这份高薪工作。
之后,伍继红在一家制作日历贺卡的小工厂工作一个月,又辞职来到福建去一家服装厂做厂妹。
正常来说,咱们跳槽都是越跳越好,都是想要上升的,伍继红却一直在走下坡路。
这段求职经历,小刀觉得可以看出伍继红的一个性格:不太会处事,易怒冲动,不会处理情绪,仅仅与同事不和,就冒然放弃工作,而且对人生没有任何规划,缺少远见。
所以,小刀觉得寒门虽容易出贵子,但想要真正地出人头地却很难,从小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会局限一个人的眼界。
在服装厂缝了几个月扣子之后,伍继红又辞职来到顺德。
在顺德,伍继红的人生彻底被改变。
四、工作不顺,自暴自弃试图用婚姻逃避现状
2000年,伍继红在顺德遇到了第一任丈夫郭长华。
当时因为父亲生病,郭长华准备回老家。在等火车的3个小时里,他在火车站附近的白云商场闲逛,因此偶遇正在找工作的伍继红。
郭长华说:“我们在商场的电梯上遇到,彼此都有点好感。她说她没工作,没事做。说我去哪她就去哪。”
小刀非常奇怪,两个分别十多年的初中同学,也许学渣会记得初中学霸伍继红的长相,毕竟我们普通人都会对当年学校的风云人物记忆犹新,而对普通同学没有印象。
但是伍继红为什么要对一个十几年没有见过的初中男同学说一句“你去哪我就去哪?”而且是对一个近乎陌生的人“有点好感”?
诚然,当时的伍继红正处于人生低谷,她也许内心封闭,但不至于如此无知,对一个陌生的男人毫无戒备?
郭长华说当时自己正好缺一个媳妇,于是“接受了伍继红的提议”,把她带回了老家下杭村。
郭长华村里人对他这个穷单身汉带回一个大学生媳妇的传言是:伍继红在火车上认识了她的第一任丈夫郭长华,便一路跟他回到这里,进了郭家的门。
结合这两点,小刀非常有理由怀疑当时的郭长华对正处在迷茫期的伍继红进行了“诱拐”。
如今,伍继红的神志不清,当初的伍继红如何愿意跟着一个陌生男人乘坐火车“私奔”,我们无所得知。
但这第一段婚姻,彻底毁了伍继红。
郭家是下杭村有名的贫困户,来到这里的伍继红,有过悔意。
怀孕后她短暂地清醒过来,想要打胎,但郭长华坚持要留下这个孩子,还说:“都有孩子了,我们结婚吧。”
伍继红没有答应结婚,她独自回到赣州的娘家,在姐姐家的仓库里,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小刀不明白,伍继红既然当时不愿意与郭长华结婚,又回到娘家,为何不选择打胎呢?
生完女儿后,她如果不想继续和一个出身、学历、经历完全不同的男人在一起,为何不选择离开?
女儿满月后,郭长华才把伍继红接回来。伍继红依然没有同意结婚,两人离开山村回到顺德生活。
自此之后,伍继红再也没有出去工作,只靠着初中学历的郭长华打工养活。
小刀觉得伍继红的人生悲剧,她自己性格和选择占很大一部分,面对生活变故,她选择放弃、逃避。
她鸵鸟似地想要找一个男人照顾自己,她躲在家里,不与过往的亲朋好友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
郭长华说伍继红“不做家务,也不带孩子,整天跑去录像馆看录像”。嘴里时常叽里咕噜,不知在说些什么,“像不正常”。
郭长华带她去看医生,诊断的结果是“精神抑郁”。但伍继红把药“全扔了”。
郭继红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5年。
六、两段婚姻,两个2000块,一个女大学生被随手“转让”
2005年,郭长华觉得“再也过不下去了”,也不管伍继红是否同意,在把她送回赣州老家扔下2000块钱后,他直接带着女儿消失了。
但在伍继红的记忆里,郭长华是“在外面有人了”,她很疑惑:
“后来他变了。长相也变了,声音也变了,身份证上的名字也变了。就变了一个人,都不认识我了。”
郭长华离开之后,伍继红发现自己再次怀孕,只好追到郭长华老家。但郭家人养不起这个“疯婆子”,只好给她找个下家。
2006年,伍继红现任丈夫邓高华,在堂姐邓伍福的牵线下用2000块把枯瘦如柴的伍继红带回家。
邓伍福说第一次看到伍继红“她只有60多斤的样子,躲在门后不敢看人,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弓着背,低着头,不敢看人”。
邓高华一开始没有看上伍继红,但他一把年纪,穷得叮当响,又没有学历没有能力,只能接受已经怀孕的伍继红,这样至少有个婆娘可以传宗接代。
2000块钱,郭长华用这个价格离婚,抛弃了伍继红,邓家又花2000块把她“买回去”,一个曾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命运就这样被她人随意摆弄,让人唏嘘不已。
来到邓家后,伍继红很快生下儿子,之后在10年时间里陆续生下一子三女,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是去医院生的,其他都是在家里找接生婆接生的。
小刀难以相信,在21世纪,还有人在家里生孩子!邓家人说是因为穷,去不了医院,但越穷他们还越生孩子。
邓家人对伍继红说“不能结扎,结扎对身体不好。”伍继红于是只能一个接一个生的,直到最后身体被掏空,无法再生育为止。
也许在邓家人眼里大学生又如何,“买回来的媳妇”只有要能生孩子,能为老邓家传宗接代,才是好媳妇。
邓家公婆年迈,五个孩子,加上伍继红,一家九口的重担全都压在没有一技之长的邓高华身上,他到处打零工,依然养不活全家人。
邓家越过越穷,成为当地有名的“贫困户”,靠着政府补助过日子。
伍继红也被困在生孩子、养孩子、做家务、照顾公婆的琐粹生活里。曾经的名校毕业生,彻底变成一无所知的村妇。
七、小结
2017年,下乡扶贫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伍继红的过往。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曾经的学霸变成了一个佝偻着脊背的农村妇女,她常常面无表情地做着农活,枯瘦如柴地身子看起来毫无生机。
从2006年到2017年的11年里,伍继红几乎与世隔绝,她只去过30公里外的县城两次,一次给自己看病,一次带小女儿去南昌看病,路过县城。
11年里,她也从未回过娘家,娘家人也从未来看过她。只在网上曝光后娘家姐姐第一次来看她,带来的是母亲给的1000元探望费,除此再无关照。
也许是曾经让他们一以为傲地女大学生变成山村“傻媳妇”,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荣耀,反而还可能拖累一家人,所以娘家人放弃了伍继红。
伍继红获得外界关注后,大学班主任和校友都来看望了她。他们对她进行了各种捐助,帮伍继红家盖了新房,给邓高华找了份月薪3000的工作。
如今伍继红家搬去了新房,领着政府的贫困补助,还在的病也在政府资助下陆续做了手术。
但几个孩子身体都不算健康,依然需要继续治病,还要供几个孩子读书,短时间内,家庭状况很难改变。
伍继红自己也曾想要回去工作,但常年封闭内心,拒绝与外界交流,让她几乎无任何生存能力,无法工作。
“日子都是灰蒙蒙的。每天睁眼就是带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像生活在谷底。”
最终伍继红人生的结果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只能如此继续生活下去,就这样过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