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近日,在学习场景重构—智能化教学的建设与创新峰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透露,近两年,海淀区已完成近1万间智慧教室的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后的智慧教室拥有互动触控一体机、推拉式绿版主体、双师课堂教学系统等,具备录音、扫描、互动、共享等功能,具备网络课堂及空中课堂能力。这也是海淀区建设“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智慧教育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工作,只有教室的黑板换了,信息化才真正走到我们的身边了。”吴颖惠举例,有了这样的智慧教室,因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在家的学生只要可以上网,便可以与同班同学同步上课。在她看来,只有把教室的基础设施完善起来,课堂教学中间的一些变革才有更多可能性。
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智慧办主任刘大鹏表示,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重点在于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跨界融合、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业态,对传统学习场景进行重构。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教师的智能助手和学生的智能学伴来提供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这也是呼应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过去的学习场景是我们提供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的业态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而且越来越受到大家主动的追求”。
此次峰会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和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