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校外培训春季课开售前夜 学而思突遭整改

正当K9春季学期培训班报名全面开启之际,一则处罚突然而至。

1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通报称,核查发现学而思培训学校以“定制班形式”面向部分高一学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和“双减”政策要求。西城区教委对学而思培训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停止所有培训行为,限期整改。

这则通报关系重大。“双减”政策仅规定,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参照“双减”文件执行。多名培训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觉目前各地执行尺度不一,机构当然希望打‘擦边球’照常招生授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截至1月21日,多个头部在线教育机构都在售卖高中学科类培训课程,最近的开班日期是1月21日当天。

北京市处罚学而思或许透露了从严管控高中学科类培训的信号,但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生减负何去何从?

模糊的高中培训监管

学而思因何违规,通报并未明确介绍。但通报指出,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以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变相开展培训。

1月2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多家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这天开售春季小学、初中学科课程。这其中包括在2021年12月底“抢跑”招生违规被下架的乐读优课。

不过,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学科类培训此前一直游离在统一监管之外,标准不一。

在是否注册为非营利机构方面,北京市目前设立了10家线上学科类培训非营利机构,业务范围普遍为“开展中小学学科类线上培训”,并未明确区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实际上,多家上市公司此前公告表示,将在2021年年底前停止K9业务培训,也不包括高中培训。

比如,从美股上市公司高途剥离出的K9业务,单独开发了“途途课堂”APP,而高中业务仍留在高途旗下的“高途课堂”APP。

但上海市设立的多家线上学科类培训非营利机构中,闵行区锦书在线培训学校、杨浦区小马爱学线上教育培训学校的业务范围,都包括普通高中学生学科类培训,杨浦区梯方在线培训学校仅提供普通高中学生学科培训。

在寒暑假能否开课方面,目前,高途课堂、猿辅导、作业帮直播课、新东方精品课都在销售寒假高中课程,最近的开课日期是1月21日。学而思网校、有道精品课、学大网校则在销售体验课或开通了测评入口。

在是否执行政府指导价方面,上述已经开售课程的机构,普遍没有执行北京市22元/课时的政府指导价,有的价格是政府指导价的3倍。

在其他一些方面,有的机构也没有执行“双减”政策,比如有的机构单课时为40分钟,而“双减”政策规定线上培训单课时不超过30分钟。

对于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参照执行“双减”政策,北京市某区教委负责人此前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了肯定的答复。但“双减”以来并未出台具体政策,也没有强力执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高中阶段的参照方式可以更灵活一些。各地情况不同,不宜一刀切”。

以广东为例,广东省近日印发了《开展线上巡查专项行动打击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方案》,严查寒假违规培训,巡查范围甚至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浏览导航、弹窗广告等信息入口,资讯推荐、生活服务、社交通讯、论坛社区、直播、短视频等应用环节,可谓“地毯式巡查”,但文件全篇没有提及高中培训,而是强调“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负担”。

此次学而思被通报整改是否会成为行业性信号?仍需拭目以待。

禁止补课高考怎么办?

严格管控高中培训,背后的深层问题是,高考竞争压力下,高中生应不应该减负,能不能减负?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下称《评价指南》),释放了明确的信号。

《评价指南》提出多项高中生“减负”指标,比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作业和命制试题,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严禁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防止学业负担过重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评价指南》把推动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和招生管理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这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创造良好条件。

该负责人指出,《评价指南》特别强调“引导办好每所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有利于引导义务教育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能够理性选择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高中学校,从而缓解义务教育学生升学压力,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考改革应该朝着进一步简化的方向,淡化选拔功能,主要完成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业成绩是否达标的考察即可。长远来看,未来的高中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学生根据各自的优势进入不同的高中。

然而,普通高中朝着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虽然已成共识,但高考却高悬在高中生头上,成为应试教育的一把利剑。

只要择校、升学的压力存在,家长的焦虑就不可能完全消除。有人在网上吐槽:课堂上学的是A,可是期中期末考试要考B,中考高考考的是C,A、B、C覆盖范围和难度都不一样。于是家长心里就有些打鼓了:怎么办?还得课外想办法补啊!

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1月21日撰文指出,考试命题超纲、超前,则必然引发课堂教学超纲超前、校外培训不断加码的连锁反应,导致“双减”实施功亏一篑。

不过他也指出,中高考改革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如各地中考越来越重视体育,部分地区已经试点开展美育中考;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他认为,“双减”和中高考改革是互相关联的系统改革。加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考试评价这三者之间的协同研究,是落实“双减”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报名首日客服占线系统崩溃

1月21日是2022年“双减”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一天,多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始销售春季课。

“鸡娃”家长们已翘首以待很久。2021年12月29日,乐读优课突然开售春季课,但一天后即停售,继而在第二天被下架整改。此后,没能报上名的家长几乎每天在家长群中咨询何时授课。

家长们最担心的情况是抢不到“门票”。一名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乐读优课的S和S+级别不能直接报名,而是需要先进行测评。她已经提前进行了测评,并开通了报名权限,但正式报名开始后,却发现仍不能报名。整整一个上午,她都在试图拨通客服电话。

“严格的政府指导价之下,线下培训的商业模式很难跑通,但线上培训采用大班授课,对于机构来说收入仍很可观。机构借助非营利机构留住学员,再向学员销售市场价的素质类课程和教育硬件。”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