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不同往日”,这句话对有孩子的父母来说再真实不过。过去养孩子给口饭吃就行,但是如今的孩子们都是各家各户的手心里的宝贝,父母们都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
在基础的衣食住行外,孩子的教育情况成了父母们“内卷”的重点,大家都想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所以在孩子的基础教育方面,父母们都不敢掉以轻心。甚至有不少家庭,为了让孩子从小学起就接受最好的教育,不惜花大价钱买“学区房”,就是想要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上重点名校。
但是买房子不是小事,更何况很多的学区房都可以冠以“天价”的名头,如果说富家子弟还可以买得起,那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就是沉重负担。
从这个角度去看,其实“学区房”的存在是比较“畸形”的,它使得教育发展有了不公平的趋向,成为了金钱的游戏。所以对于这一情况,教育部门也出手了。
“学区房”或将成过去式?教育部门下发通知
在生活中,虽然大家总说“学区房”这个词,但其实一开始这个词并不存在,它是从“单校划片就近入学”衍生而来的词汇。
而“单校划片就近入学”则是一种入学模式,意指“点对点”的入学方式,小学和居住区域一一对应,只要是住房和户籍在此区域内,就可以到该区域内对应的学校就读。
这种模式原本并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学校是有区别的。所以这种按照户籍住所的入学方式会引起家长们的“竞争”,父母都想让孩子去好的学校里学习,从而就会争购好学校对应的房子。
而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则,房子在争夺中价格也一路飙升,最终成为了大家熟知的“学区房”。
不过这种现象对教育的发展并没有益处,和前文说的一样,使得教育不再公平。所以教育部为了解决问题,也提出了新的小学入学方式。在旧方式继续实行的基础上,推行“多校区划片”入学方式。
“学区房”或将不再天价?,小学入学不再直通名校,择校更公平
新的方式和旧的方式有些不同,改变就在于住所对应的学校数量发生了变化。多校区划片入学的方式,将以往一对一的模式变成了一对多。
小学生们在入学的时候,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对应的多所学校中,有好有坏也有普通的学校类型,所以在随机分配的情况下,大家也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上学,名校“学区房”不再成立。
当然,除非那一整个居住区附近全部都是名校,不管怎么分都是好学校,学区房才可以继续成立。不然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家长们在购买房产时也会理智很多,不会做100%的确定,学区会“降温”。
不过如果是正常的实行下,学区确实会受影响。不但房价是会降的,而且教育也会更公平,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了上名校的机会。
“多校区划片”入学,北京率先尝试
北京市的西城区,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教育水平发展很好的地区,不过在这一地区,“多校区划片”入学方式在2020年得到了试行,规定在2020年7月31号后在此地购房的家庭都不再享有“单校区划片”方式。
在这一计划的实行下,西城区的房价确实也得到了控制,没有往日那么高了。而且这一计划只是限定了后续的购买人员,对于原来的业主并没有影响,所以算是尺度极为合适的一次调整。
另外,除了北京西城区,在其余像是深圳、南京等省市区,各自也都尝试了不同的“学区房降温”计划,而且也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对于这一系列规定,家长们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
学区房不“热”了,家长们想法不同
在这件事情的发展上,家长们大体分为两类。对于没有学区房的家长,他们是很开心的。
毕竟这样会让教育发展更公平,只要他们住在区域范围内,就有上名校的机会。教育不会变成“特权金钱教育”,也为很多普通家庭省下了很大一笔开销。
但是在早已买了学区房和准备出手学区房的家长来看,这属于亏本买卖,“多校区划片区”会使得房价下降,对个人利益有影响。
对于这部分家长,其实应该要正确看待事实问题,炒学区房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在这方面亏钱了,也都是市场正常化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不如认真学习和孩子相处的方式,真正学会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全部都指望学校。
总结:目前对于学区房的管理只是初步的尝试,但是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所以期待在未来,教育部门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为“学区房”带来的问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今日话题】:你觉得啥样的入学方式比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