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清华外地生的自白: 我一直以为北京学生, 不如外地生, 原来我错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古代有四大喜事: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金榜题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幸事,古代学子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依靠读书,鱼跃龙门。

当然,到现在为止,读书依旧是寒门子弟,改变人生的最重要的道路。

在当今社会,如果有谁家儿女考上重点大学,就会成为父母骄傲的资本,远近闻名,更不必说考上我国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清华、北大,大家会认为,这是烧了几辈子高香才得到的福分。

但来自一位清华大学外地生的自白,却揭露来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让众人看清了北京学生和外地学生的差异。

当然,这些差异背后,往往都是诸多社会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这依旧不能成为外地学生因此自怨自艾的理由。

有如《醒世贤文》中的诗句一般,只有不断努力的人生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01

真实的是北京学生对于外地学生认知的颠覆

“我从农村出来,竭尽全力考上清华大学,曾经一直认为北京本地考上清华的学生,肯定不如外地考上清华的学生,结果颠覆我的认知,北京本地的学生,在大学里表现的如此优秀,根本不是我们这些外地,特别是农村来的学生能够比得上的”。

这位清华学子的自白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真的了解北京学生吗,还是我们固执地对北京学生有刻板印象呢?

大批外地学生迈过千军万马,经历高考难关,从几百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天之骄子。

但他们走进高校后,开始感慨自己不是北京、上海的学生,而只是一个做题机器,从小只知道读书,出生寒门,享受不到大城市的优质教育

在这些人眼里,北京地区的学生有着优渥的家世,享受着国家的优质教育,却以比他们低的分数考入清华北大,所以他们对北京学生有着刻板印象,认为他们成绩没有外地好,比不上外地学生。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0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碰撞

北京学生接受的是素质教育,他们并不会将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面,但他们也不是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玩乐上面。

他们从小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追求全面发展,他们在上学期间会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这些能够扩展他们的视野。

对于外地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学生,被家长和老师告诫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现状,才能走出农村,改变命运。

十年寒窗苦读,有的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跑操期间背书,不浪费任何时间,吃饭更是让学生跑着去,节省时间,回班学习。

这种唯分主义的模式占据了学生的所有时间,让学生为了上大学而学习,应试教育让学生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比素质教育花费的时间多得多。

但学习时间的长短,能够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吗?

其实并不能,很多人认为北京学生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时间没有外地学生得多,学习成绩也没有外地学生好。

恰恰相反,根据清华大学的数据来看,北京学生大多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来自外省寒窗苦读的学生成绩反而靠后。

这恰恰证明,花费在学习时间上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成绩,更不能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

03

不同的教育风格锻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其实,出现这种状况很容易解释,应试教育让外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渐渐消磨没了,所以当他们考上自己理想大学后,便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再加上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管理,如若自制力再差点,四年时间匆匆流逝,大学时光就荒废了。

我们再来看北京的学生,他们从小自主学习能力强,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参加各种兴趣班,制定人生规划。

当他们到大学后,会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文艺表演,还会去竞选学生会等职位。

综合素质的高低,能够影响在大学里面的学习。

当北京学生去参加各种晚会,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时,外地学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表演。

当北京学生去参加学生会和各种社团活动时,外地学生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学习成绩,去外面给别人当家教。这不就是两者的差异吗?

两种学生仅仅在学校就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等进入社会,两者之间的差异会如同鸿沟一般。

北京学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们自小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己应该干什么,他们在进入大学后,就做好了人生规划,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而他们父母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开朗,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较强,家庭教育观念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北京学生从小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家境优渥,不会有后顾之忧,他们在工作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没有车贷房贷等经济压力,毕业后前途似锦。

反观外地学生,如果他们想要留在北京,则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生活更是会捉襟见肘。

这些在农村的天之骄子,为了承担家里的重担,一毕业就会选择工作,即便那份工作他们并不喜欢,但只要工资较高,他们也会接受,在北京的生活压力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他们身后是系着整个家庭。

两种学生,两种不一样的人生。

04

结语

同是考进清华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其实这并不是学生的过错,社会因素占很大一部分。

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全靠成绩来弥补,这与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关。

北京学生能够拥有好的学习环境,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的努力,寒门子弟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能够在两者起跑线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通过高考,把两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说明外地学生并不差,只不过要在大学里见进一步努力,才能慢慢赶上北京学生。

寒窗苦读十二载 金榜题名一朝时,努力终会有收获。

真如现今很多社会专家的真知灼见一般,每一个人的努力奋进都在实现家族的整体提升,对于这位北大清华的外地学生也是如此。

切莫盲目地用自己十几年的努力,去和一个家族几十年的努力去抗衡。

相信生生不息的力量,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代代传承,最终实现真正的逆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