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院校

黄思路: 拿到北大留学助学款, 感动流泪说要报答, 结果留美再未返

2000年,电视台推出的节目《对话》引发收视热潮。节目组迎来了两名新嘉宾——韩寒和黄思路。

令观众无限好奇的是,这两位嘉宾完全是处于两个“极端”。

韩寒作为当时“异军而起”的年轻作家,虽然大红大紫,备受青少年读者喜爱。但是在大众眼里,他更像是一个叛逆的“异类”。

而黄思路则是和他完全相反,是一个全面优秀发展,顶着光环存在的“好孩子”。

所以这两个人完全“相反”的人,在节目当中形成了极度“拉扯”。而被“偏爱”的一方无疑是黄思路。

与其说是访谈节目,更像是一场好学生和坏学生“pk赛”。

在节目现场,因为韩寒高中便退学,即便如今小有名气。在广大“家长”级别的观众眼里,他如何也比不上品学兼优的黄思路。

而黄思路面对众人的赞誉和追捧,亦是不骄不馁。

“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考上好的大学,并且一定要学而有成,报效祖国。”

此话一出,更是“挠”在了无数家长的“痒痒肉”上。没有人不喜欢这样心怀祖国,有志向,有才学的天才少女。

随着这档节目的播出,黄思路的名字“火遍”各大媒体平台。

一夜之间,黄思路的照片出现在了各种教参各种资料的封面上。甚至在上海儿童博物馆门前的石碑上,都特意留有她的签名。

官方似乎把黄思路当做了“新一代优秀学生的领军者”,对她寄予厚望。

随着她的爆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位来自福建的小姑娘。

细细“翻看”她的人生履历,会发现她的成功除了本人的聪慧和努力以外,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引导。

黄思路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

因此黄思路从三岁就开始学习弹钢琴。那时候的钢琴非常难得,为了让女儿能够学习,黄爸爸就将黄思路带到了学校的大礼堂,他在学校教书,女儿则在礼堂练琴。

黄思路虽然年幼,却从不偷懒耍滑,反而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即便父母不在身边监督,她也会一丝不苟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窗户外面,是小伙伴们追逐打闹的声音,她却始终充耳不闻。一个个暑假过去,别的小朋友不是吃胖了长高了,就是晒黑了。

只有她所在的房间里始终传来“细碎”的钢琴声,一天比一天娴熟……

到了十岁那年,黄思路便成功拿下了钢琴十级的证书。

不仅仅是钢琴,在此期间,黄思路还接连在小学生作文比赛、福建省少年儿童知识技能电视大赛、中学生书信大赛等各类比赛当中“斩获”各种奖项。

为了培养女儿的写作能力,黄妈妈总是利用一切能利用到的资源,来丰富黄思路的阅读量。

黄思路只记得妈妈对她说,在农村,几乎每家孩子都有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奶奶。她们家没有,所以如果她想听故事,就需要自己去看书。

在妈妈的鼓励之下,每年的寒暑假,黄思路都会和妈妈一起去省图书馆借书。

黄妈妈在图书馆办了两个借书卡。英文的她自己用,而中文的则留给了黄思路。

也就是这样,黄思路刚上小学便读遍了《安徒生童话选》、《中国民间故事选》、《希腊神话》、《王子与贫儿》、《悲惨世界》等中外优秀故事和小说。

随着年龄增长,黄思路又读到了三毛、梁晓声和李敖的小说……这些丰富的阅读量都为她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参考。

所以从小学开始,黄思路便爱好并坚持写作。

初一的时候便评上“全国十佳少年”,除了学校的比赛和刊物以外,就连当时很多知名报纸上都有黄思路的作品。

而真正让她在写作界出名的文章,该是《十六岁到美国》。

那是黄思路刚上高一的那一年,她因为成绩优异被邀请到美国爱斯本钢琴学校学习古典音乐。

两个多月的学习交流,让黄思路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为了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她开始将这些东西整理成文发送给自己的妈妈。

母女的通信越发频繁,一个个有趣的经历也被黄思路转化成了生动有趣的文字。

当时的《齐鲁晚报》听说了之后,便邀请黄思路把她在美国的见闻同样分享一份给他们。

黄思路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再一次将在美国那80天的美好记忆重温一遍。

结合着之前分享给妈妈的邮件,又丰富了一些新的细节。“打磨润色”之后,便寄给了《齐鲁晚报》。

随着报纸刊登,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对黄思路的文字感兴趣。于是,一本名叫《十六岁到美国》的书正式出版了。

而黄思路也因为文笔好,早早地便成为了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中的优秀学员,是华东地区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

伴随着《十六岁到美国:一个中国女生的美国日记》和《第四节是物理课:一个中学女生的成长笔记》两本书的出版。

黄思路一跃成为新的“少年作家”。

逆天的是,她不仅钢琴弹得好,文章写得好,还全方面发展,积极参与各种校内校外活动。

在校内,担任过福建一中的学生会主席,福州市学联副主席。还“兼职”过主持人和演员。

福建电视台《校园频道》里,她是优雅文静,妙语连珠的记者和主持人。电视剧《心在呼唤》里她是乐观向上,优秀善良的“小演员”。

黄思路也因为先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华兴青少年奖励基金奖和成功选入《中国少年榜》。而获得了“千手观音”的美誉。

可以说,那时候的她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优秀”、“榜样”的代言人。

更有甚至,连当年的《当代小学生》杂志里,都是对她连篇累牍

的夸赞报道。

“在童年的时候,记下童年的小事,便是朝花朝拾,能获得最鲜最纯的色香。尽管稚嫩,尽管可笑,我还是一枝一枝理好,仔细收进自己的篮子里……”

黄思路自童年时代起,便是一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成长起来的。

2000年,黄思路和韩寒的“好坏孩子”之争。则进一步将她推向了万人瞩目的“高潮”。

不知道有多少人,期盼着这位“天才少女”在高考中发光发彩,兑现她在节目当中许下的“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

2001年,黄思路不负众望,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功考上了北大国家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学习的期间,黄思路也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不仅仅是每年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还成功竞选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留学生部的部长。

学校也是将她当做了“种子选手”重点培养,悉心照顾和满足她所有的生活和学习问题。

黄思路一向热爱弹钢琴,家中却始终没有专门练习的钢琴。为了练习琴技,她每天都要抽时间去专门的大礼堂练习。

这件事情被北京大学知道了之后,二话不说,便在学校为黄思路准备了一个专门练琴的场地。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她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减轻她的时间和金钱负担,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可以说,学校对黄思路真正做到了“殷切关爱”。

到了2005年,黄思路顺利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同时获得国际政治、经济学及艺术学等三个学士学位,依旧是优秀得“令人侧目”。

毕业之后,黄思路再次顺利考入了美国四大名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只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这次留学的机会。

就在黄思路一筹莫展的时候,依旧是惜才的北大伸出了“援手”。

为了替她筹措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北京大学动员了全校师生,最终成功替黄思路凑齐了去美国留学的费用。

收到了学校和同学的“助学经费”之后,黄思路感动得热泪盈眶。再次承诺,等到学成归来,一定要报效学校和祖国。

自然,北大的师生们也是怀着相同的期盼等待着她的“回归”。谁也不曾料到,黄思路最后竟然会“一去不返”。

黄思路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一心扑在学习上。始终坚持着为自己和国家争一口气的心态。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8年,黄思路成功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管理硕士学位。

更令人惊喜的时,她因为研究生期间表现突出,再次被保送为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生。

这个消息传回祖国的时候,身为黄思路母校的北京大学校方,无不为她感到高兴和自豪。

原本便关注黄思路的人都知道了,昔日的“天才少女”不仅没有人设崩塌,反而接连取得“胜果”。各大教育家都给予了她毫不吝啬的关注和赞赏。

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广大媒体的注意,对黄思路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宣传。

一个面容姣好、成绩优异,且拥有一颗浓浓的爱国之心的海外游子。一下子成为了众多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甚至有人纷纷以她为前行的“目标”。

期盼着自己将来也能考入北京大学,接着去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最后学成归来,报效国家。

可现实总是格外喜欢“捉弄”人,人们对黄思路有多期待和追捧,后续就有多失望和心寒。

黄思路学成归国的初衷,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或许是国外的繁华热闹,也或许是诱人的福利待遇。

总之,黄思路的归国热情渐渐的“冷却”了。她有时候甚至在想,要不然就在这吧。

可想到国内殷切等待她的师长和校友们,她又难得的犹豫了。

然而这一切的犹豫和徘徊,在一位美国白人追求者出现的时候,便彻底“粉碎”了。

在黄思路赴美留学期间,身边一位美国青年对她开展了热烈的追求。他直白的爱意和迷恋,让黄思路来不及思考,一下子便“陷了进去”。

没过多久,她便接受了美国青年的追求。

拥有了爱情,曾经那些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也被“冲散”了。自己许下的那些誓言和承诺也被抛之脑后。

恋爱一年之后,深陷爱情之中的黄思路便和美国青年结了婚。

结婚后的黄思路彻底“背弃”了最初规划好的道路,选择了留在美国,进入纽约罗德公关公司艺术与媒体部工作。

几年之后,她和丈夫拥有两个孩子。家庭和睦,生活富足。黄思路干脆和过去彻底“切割”,主动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至此,安心和丈夫孩子永久定居在美国。

黄思路的消息再次传回祖国之后,依旧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只是再也不是当初的赞扬和期盼,恰恰相反,当时的国人有多推崇她,如今就有多“鄙视”她。

那些心心念念等候她归来的北大校方,寒心不已。他们当初对她提供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却只换得了“一别两宽”。

对于北大而言,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学生。而是失去了一个心怀祖国,拥有赤子之心的“爱国青年”。

“待学成之日,报效祖国”的誓言终究是被黄思路“遗忘”了。一同抛弃的还有昔日生她养她的“故乡”。

讽刺的是,当年她作为“好孩子”完胜了韩寒那个“坏孩子”。

如今那个“坏孩子”依旧留在祖国,继续在文艺界发光发热,而当初受人称赞的黄思路却直接“改头换面”,成了美国的“好孩子”。

很多人都骂黄思路是一个彻底的白眼狼,忘记了祖国对她的栽培和爱护。

只是无论国内的民众怎样群情激奋,国外的黄思路也听不到了。或者说即便听到看到了,也不甚在乎了。

毕竟在她做出选择的时候,便清楚自己的行为等同于“背叛”,而作为一个“背叛者”最好的做法,便是销声匿迹。

从此之后,黄思路安心留在了美国,再未踏上“故国”的领土。

时隔数年,网上谈起黄思路依旧是“骂声不断”。

并不是说黄思路的做法便一定是错了,毕竟选择爱情和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

人们迟迟不愿原谅的,是她忘记了当初自己发下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誓言。

昔日国家困难的时候,“帮扶”黄思路走向了更宽阔的求学道路。可她功成名就之后,却选择了留在他乡,这一举动无异于“抛弃”。

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红旗皆为信仰。即便背井离乡,相隔甚远,也应当落叶归根。以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之中华。

而像黄思路这样“抛弃”了国家的人,注定也要被国家所抛弃。人民或许会遗忘她,却永远不值得被原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