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亮相。在精彩的开幕式背后,共有约2.33万人来自北京教育系统,其中约2.25万为北京高校师生,为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递出志愿服务“金名片”
志愿者是北京高校的“金名片”,冬奥会开幕式上,志愿者们化身燃烧的雪花,用热情点燃鸟巢上空,与演员和观众共同绘制冬奥盛会最灿烂的图景。
引导员团队负责运动员入场式环节,她们手举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名牌,引领运动员入场。这个团队共约110人,由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北京高校的在校女大学生组成。她们身着采用冰雪图案和中国国画风格设计的礼服,佩戴河北民间传统虎头图案小礼帽,手举“雪花”引导牌,带领运动员们从中国门逐一走出。
在运动员入场通道两侧,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标兵志愿者。由300余名来自清华大学、首都体育学院、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组成的标兵志愿者用热情与活力感染着现场的每位运动员与观众,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青年活泼、欢快、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的111名师生承担了开幕式演员、参赛代表团助理、赛时实习生和观礼观众四类任务,参与了34个代表团的引导服务和开幕式3项表演任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91名执旗手身姿挺拔,从容坚定,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首都师范大学126名师生参与了开幕式表演和志愿服务工作,中央民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志愿者参与国旗传递环节,向伟大祖国致敬。北京邮电大学150名赛事服务志愿者在鸟巢外的公共区域负责入场观众的流线引导、交通疏导工作。
科技助力冬奥
冬奥成功申办以来,北京多所高校纷纷贡献科技智慧和文化创意,助力北京冬奥,实现了数字科技与美学的创新融合。
位于国家体育场(奥林匹克中心区)及北京延庆赛区、河北张家口赛区的火炬台,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带队设计。晶莹的雪花和灵动的丝带相向旋转,如冰上长袖飘飘的舞者轻盈优雅,简洁、现代的造型中透出东方的审美韵味,成为此次冬奥会的亮点之一。
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宝权领衔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冰雪项目交互式多维度观赛体验技术与系统”,应用8K、VR和自由视角技术创新冰雪运动赛事转播,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享受独属于自己的赛事转播的“VIP待遇”。
北京理工大学师生们采用该校原创的“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按照开幕式导演组要求,打造了全仿真的“虚拟鸟巢”,本次仿真精确到每一位演员的位置、动作、步伐速度……精确到开幕式的每分每秒,为开幕式的策划、设计和排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机电学院焰火技术团队协助导演创意团队讲好“一朵雪花的故事”,在焰火创意的技术实现、产品选择、效果试验、燃放编排设计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与创意完美的结合离不开科学的验证,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的数据观测和反复实验,采用铝合金3D打印,制作出试验所需的高保真缩尺模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将原方案调整为“悬挂+支架”的方式,保证“大雪花”的稳定性,确保点火仪式顺利举行。
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童雷率领声音学院师生组成的实时交互视频特效团队联合INTEL团队参与了开幕式有关工作。童雷教授介绍,在《Imagine》《漂亮的雪花》表演环节,演员脚下出现“如影随形”的浪漫效果,是通过将实时捕捉、交互呈现等多项技术融合实现的,而近700名演员在超过一万平方米的LED上的无延时呈现,也实现了世界首创。
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服饰主题为“中国风采”,由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尤珈带领团队设计。整体设计以传达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为目标,融实用、美观于一体,传递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北京印刷学院教师承担以中国水墨风格视觉化呈现冬奥会开幕式冰立方运动主题水墨人物动画,在测试了近千张纸质效果和绘制了近三万帧数字动画之后,第七版中国风的人形设计效果为冬奥会开幕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创作的《好儿好女好家园》2019年在国庆70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活动中作为主题歌首唱,2月4日,再次唱响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热场演出。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中担任美术设计和冬奥会开闭幕式音响设计团队成员。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山区的40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在开幕式现场,用希腊语演唱了奥运会会歌,此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语专业教师秦烨臻曾带领学生来到阜平,面对面教授他们掌握希腊语发音,为他们的歌声插上翅膀。
师生演出助力开幕
《冰雪五环》轮滑表演、96片雪花汇聚成一朵雪花、《致敬人民》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开幕式上,北京高校师生的演出为开幕式注入了青春活力。
在《冰雪五环》表演中,6名身穿特制冰球服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的轮滑演员,均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他们用生动的表演呈现了完美的视觉效果。
《构建一朵雪花》节目演员全部来自北京舞蹈学院21级的96名女同学,他们装扮成96片雪花,汇聚成为一朵人类的雪花,一朵共同的雪花。
在《致敬人民》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的76名中国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步调一致,穿过鸟巢,留下了特殊的“足迹”。舞台上虽然只有“行走”的一分多钟,但台下却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每个环节的严丝合缝保障了舞台上最完美的“行走一分钟”。紧随而来的轮滑表演中,24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身着带有中国结的红色表演服在地屏上划出流畅交织的线条,引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中国人民大学20名学生组成的“人大舞狮团”参与到开幕式表演中,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参与长达30分钟的行进式广场舞。这一环节中,持续舞动30分钟,其运动量之大,接近于跑一个半程马拉松。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师杨嵘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负责开幕式14个环节中7个重要环节的筹备策划,是张艺谋总导演的得力助手。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引导组织高校挖掘智力和人才优势服务冬奥。据统计,北京教育系统约2.33万人投身北京冬奥的服务保障工作,其中约2.25万人来源于北京高校,为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