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最近,网络又刮起了内卷风潮。
这次不是在娱乐圈,而是在我们远离纷争的幼儿园!
内卷一词,也许还有很多父母第一次听。
我在这里稍作解释:
“内卷“呢,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例如我们高度关注的中高考,更恐怖的是,还包括我们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竞争究竟有多激烈,这难度估计不亚于一次中高考。
我们都知道,现在幼儿园的入学规则是按照孩子父母的户口和所在片区进行分配。
如果你资金足够充裕或者是扎根此地已久,有幸获得了优质幼儿园的学位。恭喜你,你的孩子要比一般人优先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入场券。
但……这仅仅是开始,对于热门幼儿园的学位永远是僧多粥少。
对于拿到入场券的父母们,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排队等号。
时间究竟有多久,快的需要一年,久的则以十年单位记。
换言之,当你的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为你孩子入学的幼儿园考虑了。
这还不止,后面还要经历面试、考试。看到试题之后,你简直怀疑人生。
网上有个经典段子:两个北京海淀的家长聊天,一人问:我们家孩子4岁,2000个英文词汇量够不够?另一个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可见,要想在教育方面站住脚,家长得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时间精力太宝贵,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耗费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专门去盯孩子教育。
还有所在城市两代人(六个钱包)深耕积累的资源。
当你开始认为,这些困难会击退许多父母时,这时父母努力拼搏的样子,又会让你见识到母爱父爱的力量。
不仅是富裕阶层的父母,连中产以下的父母,都奋力一搏,加入这场幼儿园入学的厮杀中。
之前有一部大火的剧:三十而已。剧中的顾佳为了能让孩子进入顶尖幼儿园,不惜贷款买豪宅,钻营混圈,包装夫妻俩,赞助烟花秀,甚至还委曲求全,混入富豪们的太太圈里。
而生活的戏码,永远要比电视剧里的精彩。
2021年5月,广州各区教育局幼儿园开始接受网上报名,据数据统计,在广州各大片区里,其中从化区最为激烈,今年总报名人数2375人,录取276人,几乎9个人争一个学位。
北京的名校竞争更为激烈,家长们为了争夺报名名额,一早就排队在了幼儿园的一公里开外,离报名招生还有一周的时间,就已经有近200名家长来到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待7天后的报名。
还有上海的海富、蒙特梭利等高级幼儿园,一般情况下需要排队一年以上。甚至有的家长从小孩出生3天起就开始在浦东某幼儿园排队,最后还是没排上。即便排上队了,还需要等待抽签摇号,摇号中签的概率,远远低于在北京摇到车牌的概率。
如果是你,一位即将送孩子进幼儿园的妈妈,你会怎么抉择呢?
如果有条件,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好的学校,但这里纠结的是,在现实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到底值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为孩子换来一个机会呢?这才是我们这次讨论的问题所在。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这辈子没有受过教育的恩惠,既然养育了孩子,便希望能够尽其全力。虽然家庭的经济水平输在了起跑线,可不希望在教育上亏欠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就算现在辛苦一点,多付出一点,等到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回想起来当初这个决定没后悔,就值了。
但为了这一切,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首先,单是解决一套昂贵的学区房不说。即使进入名校,后续还要让孩子面临激烈的攀比与竞争压力。
每个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各种比较。从身高、体重开始,到吃多少奶、睡多少觉,再到多大会走、能说多少话,直到将来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拿多少薪水。她迟早会面对这一切,一个全面竞争却又规则混乱的残酷社会。
和其他孩子的家长相比,对于生长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对孩子的物质补给还是教育水平上,都无法地很好地给予孩子,这会让孩子极易陷入一个自卑的境地。
所以,与其透支父母的一切去换来暂时的教育满足,不如顺其自然,或许还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又何必苦苦挣扎于一个好的起点呢?世界上条条大路通罗马,大专毕业的企业老板总裁随处可见。马云都二本毕业,我们又何必执着于名校呢?
倾其所有,不如力所能及。衡量自己的经济水平,送孩子在适合的小学里读书,老实地在自己的圈子范围里提高自己的实力。相信有一天,孩子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己的圈层,建立自信,成为让人羡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