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北京中产挤破头的学校疯了: 没课表、没班主任、学生“怼”老师

文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

以往咱们说到学校教育,经常会提到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课表、没有班主任、学生甚至可以当众跟老师唱反调,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觉得,这学校疯了。

但是这样的学校却在北京真实存在,并且让无数中产父母抢破头。

我最近在看的纪录片《真实生长》,就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种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

《真实生长》中的这所学校是北京十一学校,海淀六小强之一,一本升学率高达90%,考上清北的人数,经常比衡水中学还多。

这部片子拍摄于2012年,正赶上了十一中学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就包括取消了班主任,实行导师制、选课制和走读制。

也就是说,这些初中孩子们也像大学生一样,没有固定教室,从300门课中自己选择课程,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北京十一学校

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就是十一中学的3个孩子:

非典型学霸周子琪,文艺女青年陈楚乔,都来自土生土长的北京中产家庭,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文静的“乖乖女”李文婷来自山西县城,父亲是铁路维修工,母亲是家庭妇女,属于普通家庭。

他们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于学校这种教育改革模式的适应力和接受度也不同。

有的孩子表现得如鱼得水、有的孩子则一时间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鲜的教育模式,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周子其

好的教育是孩子思辨的土壤

2012年,高一新生参加军训前,老师正在例行讲话:这就像一粒汗珠挂在你的脸上,规则不允许擦去。

这样的讲话,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大家,估计都不陌生。

大多数孩子,选择的是沉默和顺从。

但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以公共意志侵犯个人自由,质疑老师发言。

这个男孩叫周子其,今年15岁,是学校里有名的刺头儿。

开学不久,他写了两份万言书,一封关于军训,一封关于早恋。

还是他和一群孩子组成学生内阁,争取用手机的权利,砍学校食堂的菜价。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高中正是埋头苦读,奋力拼搏的时刻。

老师更代表着权威,挑战权威,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连想都不敢想。

所以每当周子其“闹事”时,我都会有些感叹:

原来,15岁的孩子,思想可以如此成熟深刻,表达可以如此清晰条理。

周子其的优秀,一方面是因为阅读的积累。

他说,自己从4、5岁开始就开始看书,阅读给了他丰富的见识、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远大的志向。

另一方面,则是十一中学提供了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

老师和学生,可以就文理分科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唇枪舌战,平等辩论。

他们甚至可以不分年龄、身份、在泼水节嬉笑打闹,玩成一片……

不仅仅是平等,对孩子提出的建议,学校不仅尊重,还会相当重视。

就拿那封万言书来说,校长不仅不反对,还召开校委会,认真研讨了一个上午。

最终,学校取消初中军训,高中军训缩短了两天。

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周子其的潜力也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

高一,他带领着校队,拿下了北京高校辩论赛的三连冠。

高考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又去了芝加哥读硕士。

记得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过:民主的家庭容易产生独立思考的孩子,专制的家庭容易造就唯唯诺诺的孩子。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给予他们充分的话语权。

14岁以后,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进入「心理断乳期」,教育者更是要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处理事务。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一次次实践中,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长成合格的大人。

陈楚乔

教育就是点燃孩子的火

这个姑娘叫陈楚乔,来到十一中学,本不在她意料中。

作为推优生,如果直升本校高中,她就可以不用中考,这样也更保险。

但爸爸却认为:你这个年纪,要什么保险?

于是她在中考时拼了一把,来到了这所重点学校。

升入高中后,陈楚乔就开始困惑——自己擅长什么,靠什么吃饭,未来大学选什么专业。

但很快,她就在人生选择上跌了个跟头。

高一入学时,陈楚乔选的是理科,在十一这所高手如林的学校里,她发现自己天分实在有限。

“半个小时别人数学写完了,再半个小时物理写完了,我还在抠那几道题。”

一次期中考砸后,陈楚乔再也承受不住,和家人说了实话。

好在殷实的家境,父母的支持,给了她试错的底气。

高中第一年,她正式从理科班转入了出国班,不用参加国内高考。

虽然走了弯路,陈楚乔又重新出发,继续找寻自己的方向。

高二那年,她创作了一本小说《永夜的旅人》,拿到了一等奖。

从输入到输出,她才发现,搞文艺创作才是自己的路。

后来,陈楚乔又自编自演,到处筹集经费,和成功合拍了一部微电影。

也正是这部电影,让她决定去纽约学电影,将来从事导演行业。

有了清晰的目标,接下来就是一步步往前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一遍遍的刷SAT和托福高分,熬夜写论文,最终如愿以偿,考上纽约某大学的导演系。

从陈楚乔身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

孩子从事喜欢的事业时,眼里有光,即使千难万阻,也能勇往直前。

真正的教育,就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帮他找到生命的热情的动力。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孩子发现热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往往需要许多次尝试和放弃。

陈楚乔最终找准方向,除了父母托底,也是因为学校资源丰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李文婷

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相比周子其和陈楚乔,在李文婷身上,大多数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她没有什么爱好,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埋头学习,对其他事情一概不关心。

更有意思的是,她对很多事情的态度也跟他人截然相反。

比如说到学生内阁,手机的使用权,其他孩子都比较支持。

但李文婷却认为:我觉得,就应该适应,而不是去挑刺,这种事情我不太喜欢。

用当下一个流行的词,来形容她,就是小镇做题家。

这种差别,其实也跟她的经历有关。

来自高考大省,李文婷已经习惯了学校高强度的学习,半军事化的管理。

所以对于十一学校的宽松校风,起初她却很难适应。

没有老师的督促,身边同学又如此优秀,让她莫名的感到心慌。

面对五花八门的课程和活动,李文婷也有些无所适从。

不过,即使环境改变,自己也迷茫,李文婷踏实努力的本性却没有变。

高二那年,她取得了学校的双科进步奖,还代表学生在台上讲话。

最终,她考取了首经贸的精算班,在银行工作,定居北京。

而在其他方面,李文婷也有了惊人的改变。

她报了一门体育选修课,学习热辣活泼的女团舞蹈。

一学期下来,原本放不开的小姑娘,也能穿着高跟鞋,展现自己的风采。

显然,学校的生活,打开了她的眼界,潜移默化中她开始蜕变。

在后来的采访中,我也明显发现:当初那个刚来北京,腼腆紧张的姑娘,已经变得越来越自信从容。

可以说,更开放包容的学校环境,和她自己的努力一起让她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很想把李文婷那句话分享给大家: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无论它的时间长或短。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持续努力,就是最好的天赋。

其实看完这部片子,我的感触很多。

我们谈到什么是教育,经常会引用雅斯贝尔斯的一句名言: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好的教育,并没有一定之规,而且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探索努力。

真正好的教育,不仅在于师资,更在于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

如果一个教育者,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孩子并适时放手……

如果一个教育者,能够引导孩子发现热爱,全力支持他们追梦……

如果一个教育者,能够教会孩子百折不挠,努力奋斗的品质……

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些,孩子最终都会和最好的自己相遇,活出幸福的模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