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鼓吹“北大博士当城管”, 是一种观念“毒药”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月旦风云录】和UC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张公务员录用名单,让北京城管“卷”出了新高度。

最近,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2022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从这些拟录人员毕业院校来看,大多是名校毕业生,其中不乏海内外顶尖高校,从学历构成看95%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反而是凤毛麟角。而最“卷”的岗位,竟然是城管。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考取了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酒仙桥街道的一个城管岗竟招录了一名北大的博士。

当“北大博士”与“基层街道城管”组合在一起,注定是一个充满看点的新闻。高学历人才考街道办、当城管,近年来早已见怪不怪,舆论也似乎习惯了用一种开放的观念看待这种现象,动辄以“择业自由”“无可厚非”云云来评价毕业生的选择,显示出某种高格的包容与慈悲。不知道舆论究竟是在跟风,还是屈从于某种政治正确,总之,这种论调正在成为一种流行。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冷静下来,去客观看待北大博士当城管,内心是否能够真正认同这种选择?又是否真的认为,这不是一种人才浪费?

有些人一定会说,北大博士考上的城管岗,未必干的就是一线执法的活儿,也可能是坐在办公室里搞策划与管理。如果我们认真看看朝阳区的公务员录用岗位明细,就可以发现这种观点实在是一厢情愿的误解。在这份公示目录里,这个岗位明确写着是“城市管理执法岗”,妥妥地上街执法岗位无疑。所以,这个岗位真的需要一个北大毕业的博士吗?

该女博士应聘管理岗位是“城市管理执法岗”

也会有人辩解,博士进城管队伍,有助于基层执法素养的提高,可别忘了以往屡屡发生的粗暴执法行为。这当然说出了一种事实,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年的城管队伍整顿改革,以及北京这座城市作为首都的特殊性。

如果说,十年前,各地城管粗暴执法的事情屡屡发生,但这些年经过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法治化改革,这类现象已大为减少,庶几成为个案。而北京,作为京畿重地,其城市定位与都市文明水平,也不允许粗暴执法出现。总体而言,北京的城管执法队伍文明素养很高。用“提升城管素质”来解释北大博士当街道城管,这是缺少现实认知的浅见。

其实,舆论根本不用“绕弯子”“装糊涂”,所谓北大博士以及一众高学历人才争着到北京基层当城管,绝对不是为了什么职业理想,也不是为了提升基层执法队伍素质——这在史无前例的就业形势面前太遥远——大概率就是为了户口与编制。这两样东西在北京乃至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很多“明白人”早已指出了这种选择的深意:当城管仅仅只是一个留京的跳板,解禁期一过,立马带着户口跳槽走人。这是许多人心知肚明但不愿讲出的事实。

关于高学历人才进基层、考城管,这些年舆论的态度值得琢磨。一开始,每当出现这样的案例,媒体几乎众口一词、痛心疾首地认为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但随着这种选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成为择业就业中的“显学”,许多人动摇了,纷纷收起面孔,摆出敦厚状,开明地甩出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古老格言,俨然成了慈眉善目的高堂先生。

这种认识论上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公众观念的变迁,但从常识而言,这却不是社会运行的的事实与真相。与其说,很多人改变了观点,不如说,在坚硬的现实面前,他们做出了妥协,尽管他们自己本身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评价一个社会是不是“人才浪费”,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人尽其才”。或者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这个岗位匹配的人,能否发挥最大的效益。博士是一个学术称谓,它代表着一种脑力层次,天然对应的是脑力岗位。从一个社会人才资源配置的角度讲,博士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所学,从事智力工种,譬如科研、教学或管理等。让一个多年来接受知识训练的人,去从事体力劳动,这显然是货不对板。

有必要强调的是,我们反对职业歧视,也不认为脑力劳动就比体力劳动高级,但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提高。高学历人才在基层执法岗位的泛滥,不仅无法学以致用,造成人才浪费,还推高了就业门槛,加大了就业竞争程度,让社会越来越“卷”,这对整个社会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味宽容、“鼓吹”北大博士当城管,是乡愿,是迂腐,更是一种观念的“毒药”,它让常识远离,谬见流行,社会运行混乱。我们理解北大博士当城管的个人选择,但社会运转的常识与逻辑必须被捍卫。如果在这一点上无法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的未来令人担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