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各个领域的学者、科学家,纷纷走向了生命的终结点。有的比较幸运,能够达到九十、一百岁高龄,之后自然而然沉睡而去。不过也有不少是被疾病剥夺了生命,甚至正值青年、中年,就因病逝世。真是令人惋惜!
今年的七月中旬,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学科教授邱宏,就因病逝世,终年59岁。这消息一出,也震惊了不少人。一方面是让我们意识到了我国物理界又损失了一颗巨星,另一方面是警醒了大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科研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牵动着社会的发展,必须重视。
一、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学科教授邱宏
邱宏教授,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硕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后来又在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电子物理专业进修。学成归来,回到了自己的大学任教。之后,他一直专研物理学。数十年间,邱宏教授发表过一百多篇论文,获得了三十多项的发明专利。
这些事项罗列起来,可能有种轻飘飘的感觉,不过每一项都是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与漫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这也是科研工作者所需要经历的。
不过,作为一位211高校的教授,除了专研自己的科研项目之外,他还需要开课程,去给学生上课。毕竟教授给学生上课,才更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研究出的精华传授给下一代学子。
一边是科研工作,一边是教学工作,两项重任压到一个人身上,本身就挺艰难。何况想要干得好,能够在科研工作上有所成就,又能够成为教学上的好老师、得到学生们的喜爱,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我们其他行业之人难以设想的。
二、邱宏教授早逝,令人叹息
有个词叫“英年早逝”,还有个词叫“天妒英才”。似乎人世间对于这些对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的人,都想要将他们早些带离。邱宏教授也算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成就,我们能够看得见,相信学习、专研物理的人更清楚他的伟大之处。可惜的是,他只短短走过59个春秋,就离去了。
59岁,对于当下社会而言,还只是算作中年人,连老年人的边儿都没沾上。往后的生命长度,如果乐观地讲,还能够有三四十年。可是,因为疾病的侵袭,突然就丧失了。如果是普通人,芸芸众生之一亦是会另身边的人哀叹,更何况是一直为社会、国家做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三、应重视科研工作者身体健康
其实之前也有新闻报道,某某科学家重病住院,生命垂危,依旧把心思投放到工作上,依旧在为工作的不完善而担忧。像是去年逝世的袁隆平院士,不就是如此吗?他一生都在关心粮食的生长,关注数亿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将自己的这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也便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所忽视。
邱宏教授,亦是如此。其实,科研工作行列中,十之八九的工作者,都是如此。他们一旦踏入这个行列,就必须肩负起使命,要把社会责任与科研项目放在自己的身体健康之前。换句话说,科研上的成就,我们现在能够享受到的便利,很多都是前人用生命交换而来的。
因为使命,所以需要无条件付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跳脱出来,关注一下这些为社会发展而牺牲自己的人的身体健康。比如,采取强制休息制度;或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等。
想要社会持续发展,不断往上走,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长远的价值,而不是牺牲科研工作者的健康来换取,他们高负荷的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其实弊端远大于益处。正如59岁便逝世的邱宏教授,如果他的身体依旧健康,说不定还能够为社会奋斗上二十至四十年,而不是将他前59年的时光都填满。
实际上,也不只是科研工作者会陷于如此境地,其他很多行业也有类似的状况。像是报道经常出现的,某某年轻人高负荷工作,猝死。这些年轻人,不少只是二三十岁,有些还只是二十出头,刚刚走出社会的小年轻,就即刻将生命葬送在工作岗位上,多不值。这更是不断警醒着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总结:
一个人,为国为家而奋斗,舍弃小我,去成就大我,去发展家国。这是多伟大的行为!社会的发展,甚至说是质的飞跃,亦是如此而来。但我们也应明白,生命走得慢一点,更能久一些,贡献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