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首都医科大学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四非的苦, 是实力不够, 还是其它?

创建于1960年的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的重点院校。办学六十余年,现在已经发展成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现在拥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拥有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首都医科大学拥有两个A类学科,临床医学和护理学;3个B+学科,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B类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为C类。

这其中,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尤其是临床医学还进入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全球前5‰。

从首医的学科建设和历史底蕴来看,学校的医学实力非常强,不仅排名靠前,还获得广大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但从两次评选双一流的结果看,首医最终都没有得到入围的机会,显得非常尴尬。那究其原因,是自身实力不济,还是其它因素?

首都医科大学在近25年的时间里,依靠北京的地域经济优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学校在2001年合并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后,成为北京市学科门内最多、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医学类院校。

从师资角度看,正高职称2951人,副高职称4780人;教授904人,副教授1299人;博士生导师1024人,硕士生导师1252人,院士6人,已经达到部分985大学的水准。

从附属医院的实力看,宣武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都是国内顶尖的医院,在全国医学院排行榜里面,都能够排名前列。

但首医学科建设的问题在于,精度不够。

我们就拿临床医学学科为例来分析。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名单中,临床医学一共有12所高校拿到车票,分别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空军军医大学,这些学校的临床医学学科实力都是非常强。

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A-及以上的高校有10所,这其中只有首医和中南大学两家没有进入,获得B的天津医科大学、郑州大学,B+的空军军医大学,B-的广医却拿到了临床的门票。这又为何?

我们首先要弄清一点,双一流≠学科评估结果。此次“双一流”的评判标准主要为为“三高一级”(学科评估为参考),很遗憾,首医没有国重。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后,确实遭到了很多质疑:实力较差985还在名单里,实力较强的211却没进去;实力较弱的211进入了,实力较强的四非却没进去。

在临床医学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郑州大学可能就是争议较大的。作为一所211,郑州大学拿临床代替考古,说明学校对该学科是信心十足:郑大的强,在于附属医院的强,通过建设全宇宙中心的附属医院,能很好地带动医学院的学科发展。以河南省的地位,做大做强郑大临床医学,对学校、河南省都十分有利。实力不算差的临床,再加上政策,拿到一个双一流顺理成章。

广医的临床入选,恐怕还得感谢钟老科研团队的贡献,于情于理进入双一流,不会受到太多质疑。

如果首医要拿到一张临床医学的入场券,没有一个A或者A+,再有几个国重,恐怕连双一流的门槛都够不着。

其次,首医作为北京的一所市属院校,经费问题已经困扰多年。把进入双一流的南京医科大学拿来做个对比,2022年的经费预算首医是22.03亿,南医大是18.03亿,只高出4个亿。

再加上北京市也不是特别重视,毕竟北京的双一流多它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要想凭借政策优势上车,恐怕难度更大。

最后,对于多数吃瓜群演而言,首医似乎总是与双一流差那么一点点,可实际上,除了天时地利,还有人和。

首医,加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