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召开北京市生物学科教学现场会

10月13日,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进阶发展的一体化贯通培养教学实践研究”的北京市生物学科教学现场会在北京昌平一中教育集团本部隆重举行。活动以“结构与功能”“证据与逻辑”的进阶发展为主线,初一至高三年级共十节的生物学课堂进行了精彩展示。随后,在北京市生物学科教研专家的引领下与会教师展开了主题研讨活动。

一. 课堂展示

主题一:“结构与功能”进阶发展

01.初一 苑忻宇 集团天通苑校区

《尿液的形成》

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运用科学论证的方法来认识尿液的形成过程,加深结构与功能观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生命观念

通过与“肾透析”的现场连线来进行访谈,与生活中的现象建立联系,逐步了解肾脏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究尿液的形成过程。

课程思政

了解排尿意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

02.初二 李洁 集团天通苑校区

《“结构与功能观专题复习”——从微塑料的隐形伤害谈起》

以微塑料导致小鼠体重下降的现象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小肠吸收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损伤的两个角度推测体重下降原因,并探究微塑料累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命观念

基于小肠和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不同的层次,分析微塑料引起小鼠体重下降的问题。基于种间关系,推测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树立生态观。

课程思政

关注塑料及微塑料污染问题,落实“禁塑令”,认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3.高一 王帅 集团本部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

以慢粒病贯穿始终

探究其致病机理以及药物治疗原理,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命观念

在理解染色体结构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的基础上,阐释遗传信息的改变在生物变异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课程思政

通过分析慢粒病致病机理,主动关注染色体变异对人类带来的不良后果,依据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机理,解释靶向治疗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04.高二 郭秋荣 教师进修学校

《培育超级作物“Pomato”》

以“培育超级作物‘Pomato’”为教学主线,回溯梅尔彻斯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引导学生设计可行性的实践方案,带领学生重现部分科学史实验,利用学生实践成果修正和完善方案的设计。

生命观念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解释制备、分离、纯化原生质体所需的实验条件;基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分析,辩证地理解结构与功能观。

课程思政

认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和意义,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植物体细胞杂交已取得的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05.高三 李英芳 集团本部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维持》

对细胞能够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清除“错误”的蛋白、细胞能够通过自噬途径降解“冗余”结构和细胞能够适应低氧环境的三个系列资料进行分析,落实生命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基于细胞中物质与结构的功能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说明细胞结构与功能得以维持的相关机制,进而解释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课程思政

结合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作用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过程,针对性地提出治疗肿瘤的思路,将所学应用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主题二:“证据与逻辑”进阶发展

01.初一 夏静 集团本部

《探究眼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课从功能出发,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和生活经验构建眼球的结构模型,再通过解剖真实眼球获得证据来验证模型,在探究实践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证据与逻辑

按照构建模型--验证模型过程展开,通过凸透镜成像模拟实验,寻找证据构建模型,通过解剖观察真实眼球寻找证据验证模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

课程思政

在整节课中感受科学基于实证的科学本质观,以及科学家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感受眼睛健康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保护眼球的意识,宣扬科学用眼的习惯。

02.初二 章晓岫 集团天通苑校区

《思维与探究专题复习——探究低温对京白梨花粉萌发的影响》

以低温影响梨树产量为背景知识,通过探究低温可能影响了梨树哪个生理过程,从而导致了产量的降低这个角度逐步探究,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

证据与逻辑

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设计探究梨树的生理过程,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建立生物学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课程思政

在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作为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03.高一 赵亚玲 集团本部✦

《培育抗寒四倍体马铃薯》

本节课以如何培育具有抗寒能力的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为核心问题,该问题是科研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在粮食增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证据与逻辑

遵循由现象到本质再到应用的逻辑,以二倍体土豆和四倍体土豆的块茎大小切入,深入到遗传物质层面(染色体水平)的区别,引导学生应用已有概念基础设计育种思路。

课程思政

通过“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探究·实践”活动,认识到育种工作的艰辛,认同利用现有资源培育更适合的品种是现阶段育种的可行思路。

04.高二 王冉 集团本部✦

《植物组织培养》

以菊花脱毒作为情境、菊花组培的探究实验为主线,借助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各阶段的培养条件。

证据与逻辑

通过对比分析外植体污染率、不同愈伤组织的基本形态以及植物激素对再分化状态的影响,归纳得出植物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条件。

课程思政

结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阐明菊花脱毒繁育的大致过程,查阅资料选择一种植物以组为单位设计组培方案,尝试解决家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05.高三 张双凤 集团本部✦

《探究ABA调控草莓成熟的信号通路》

以昌平草莓为情境,贴近生活;以真实科研素材为载体,逐步构建ABA信号调节通路;以家乡建设为目标,解决问题;关注家乡建设与发展,积极建言。

证据与逻辑

基于ABA信号通路研究的新老证据构建模型,形成逻辑链条,解释内在机制,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同时基于给定条件,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做比较,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思政

关注昌平草莓,关注家乡发展,通过ABA调控草莓成熟信号通路的学习,希望学生能从草莓成熟调控及储运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家乡发展积极建言。

二. 课后研讨

开场致辞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魏婷副校长到会致辞

魏校长在致辞中谈到,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作为“一核四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我校重点建设“三三五”一体化贯通培养高质量育人体系,本次以生物学科为代表的两主题十课例在贯通培养的初、高课程衔接方面做出了有效探索。

1.主旨说明

昌平一中生物教研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周有祥以“努力实现核心素养进阶发展的一体化贯通培养”为主题,作了本次现场会的主旨说明。

周老师讲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基于多种教学活动展现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及探究过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理念之一就是“课程设计重衔接”,使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学习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连贯一致,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认识生物学的科学本质和重要思想观念。

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同学段之间既有内在逻辑衔接,也有外显和内隐的进阶。

如何以生命的发展为中心,尊重认知发展规律,解构生物学科逻辑,找准定位,努力实现生物学核心素养进阶发展的一体化贯通培养,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不断实践的动力。

2.教师说课

基于“结构与功能”、“证据与逻辑”两大主题,结合我校“思想”、“思维”、“思政”的“三思”课程理念,以李洁、王冉、张双凤三位老师为代表,在研讨现场展示了有高度、有水平的精彩说课。

3.专家点评

北京市生物学科教研专家乔文军、荆林海老师先后对十位生物学教师的课堂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教学设计的“巧思”、教学实践的“深度”以及初高衔接的“巧妙”表示认同和欣赏。

字字珠玑 受益匪浅

乔文军老师

乔老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新课标的建议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穿插“跨模块”、“跨主题”的综合性课例,不局限于线性的教科书单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太快结课”“太早复习”的问题,真正做到“依标教学”“依标评价”;特别强调探究实践的重要性,明确“教学过程重实践”的统领性要求,为教师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素养、内涵进行课例设计指明了方向。

荆林海老师

荆老师在谈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时提到,“没有论证的探究是空壳探究”,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推理”和“建模”两种途径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发展探究能力;随后从“进阶”的角度出发,强调教师需要注重课标研读的进阶、情境素材的进阶以及评价的进阶,在这样“贯通衔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进阶,为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市级现场会线上直播期间,来自北京市、广东省、河北省、安徽省、重庆市、山东省多个名师工作室的老师都参与了深层互动。

在学科教研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全体与会老师对基于“核心素养进阶”的教学策略和基于“一体化贯通培养”的衔接方案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行动起来吧,让鲜活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