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看到每个孩子交费一万多块钱报名入团来北京进清华北大转一圈“研学”的消息,老胡真是

看到每个孩子交费一万多块钱报名入团来北京进清华北大转一圈“研学”的消息,老胡真是难过。很多文章批评研学市场的火爆和混乱,以及名校预约进入名额的多少问题。老胡想到的是,那些名校为何要预约进入呢?疫情防控之前或者更早一些,也要预约吗?大部分学校肯定不是。

三年疫情期间和之后,老胡没去过清华北大。过去经常去,会朋友,参加活动,去做讲座等等,反正我从来没有预约过,也从来没有在校门口登记过。年轻的时候都是骑着车就进去了,后来是自己开车就进去了,记得出校门时好像要交停车费,那是唯一的手续。

疫情之前在全国各地转,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这些名校我也都去过,有的是进去搞讲座,也有很多时候是作为旅游者慕名入校参观,也都没有履行过任何入校手续,我觉得那样自由宽松的氛围挺好的。

疫情期间大学实行封闭管理,是必要的,社会上很多地方当时都那样。疫情之后,一度封闭管理的场所绝大部分都重新开放了,恢复了疫情前的进入程序。但是很多大学、尤其是名校保留了严格入校规则,我认为这非常值得商榷。

听有些学校的人说,疫情期间(有的可能更早一些)形成的严格入校规则之所以保留下来,是学校认为这样“方便管理”,这个解释可能是真实的。问题是,大学校园里需要那么多“管理”吗?说参观者太多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秩序,我认为这站不住脚。清华北大从来就有大量参观者,老胡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带她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去过清华北大校园,我周围的很多孩子也都去过。我们单位搞运动会,还租过大学的体育场。当时没有“不好影响”,现在的影响从何而来呢?

而且目前正值暑期,大学里的学生大多离校了,正是应该开放让孩子们来参观的时候。孩子们进一趟他们崇拜的大学校园,感受一下梦想之地的氛围,这对孩子们的身心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大学在暑期里作为小孩子们的特殊“大课堂”,培养他们崇尚学识的价值观,这也是对孩子们积极良善的引导,对社会正能量的一份贡献啊。

我还想说,让在校大学生们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度过大学时代,也是对他们开放精神的无形熏陶和引导。如果那些学生们就读的大学外人进校门要预约登记,是一个高墙围起来外人进去很不容易的地方,同样会影响他们走出校门以后的价值观、安全观。如果外人进清华北大从此变得困难重重,一些孩子们从外地专门赶来却只能在校门口拍照打卡,进都进不去,那么我很担心,这一代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中国各地的围墙和保安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多。

应该让疫情从我们这块土地上真正结束,不要让它的后遗症成为今后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阴影。无论清华北大是什么时候开始预约进入的,诚恳希望它们为推动大学校园的开放做出表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