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是网上流行的一种说法,也说明了中国人对“编制”的认可。
原来有“铁饭碗”、“金饭碗”一说,进入国企是“铁饭碗”,当了公务员就是“金饭碗”,一辈子不用担心被裁员。
月薪2万,和月薪4500元,选择前会纠结吗
前两天听了这样一个真人真事:在北京某大厂工作的一个女友,现在月薪2万+,年薪能拿到30万左右吧(有年终奖),最后竟然放弃了北京的高工资,在35岁的节点回到了家乡小县城,成为了一个月薪4500元的小公务员。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年薪30万,够小公务员干五六年了,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还有人认为她被老观念坑惨了,简直就是不动脑子,就连她的亲戚都觉得她一定是在北京发生了什么事情,才愿意回到县城里。
“人都想去大城市,赚大钱,她却往会跑,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发生了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是一部分人对她的评价,她却淡然自如。
她有自己的小算盘,研究生毕业留在北京工作,一转眼过去10年了,这10年她只做两件事:工作、存钱。
30岁以后,她就产生了考公务员,回家工作的年头,她不想把加班加点攒的钱用在供房贷上,一辈子喘不过气,她想老家,还想体面地回去,公务员就是唯一的出路。
公务员虽然工资少,但是福利待遇好,保险公积金指数都很高,在县城买房子毫无压力。
而且在小县城,公务员更受人尊重。在北京她不得不处处低头,当鸵鸟,回到家身心愉悦,之后再慢慢找一个条件相当的人结婚,这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有这样的机会,搁谁都会像她一样的选择吧。
如果是大学毕业,就面临这样的选择,年轻人真的会纠结几天,相信选择大厂打工赚高薪水的一定不在少数,但是到了35岁这个节点,对于单身的她选择带着存款回小县城当公务员,就是最明智的选择,未来她只会过得更好。
家庭条件越好,父母越希望孩子考公务员
脱离现实谈选择,是不客观的。
还记得《令人行动的offer第二季》,有一个叫贺鑫磊的女孩,她非常优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简历通过了筛选,就已经证明她的优秀了。
面试的过程中,她提到了同时考了公务员,而且通过了,父母希望她能去当公务员,而她也表示父母的意见对她决定影响占到60%,可以看得出她想要尝试走出来,又在乎父母的意见。
而这个女孩出镜的时候,衣着打扮包括首饰,都受到了关注,她的手环价值不菲,一看就是富裕家庭的乖乖女。
最后她没有通过面试,不是因为她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她不够坚决,即便是坐在这里面试,她也没有能决绝地说:“我不当公务员,我要当律师!”这是她被拒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务员工资少,有什么关系呢?父母依然希望孩子考公务员,因为父母根本就不差钱,父母希望的是孩子工作稳定,尤其是女孩不用加班加点,希望她们轻松地过日子。
当这个问题摆在这样的父母面前的时候,父母看都不会看薪资待遇,他们只会看“公务员”三个字,会毫不犹豫让孩子去当公务员。
这也算是有钱家庭的父母的一种远见吧。
有谁会愿意以薪水为标准做选择?
底层家庭的父母,没有那么决断,一方面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个体系(一些农村父母懂得真的很少,他们除了信命,对现代社会的运转一无所知),一方面他们会考虑孩子毕业以后赚的钱多、钱少,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多赚点钱,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的窘迫。
谁也不用嘲笑谁,人总是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就像开篇提到的这个女友,她出生底层,往上三代都是靠种地为生,她毕业选择留在大城市攒钱,攒够了本钱回到小县城当公务员,轻松过日子,她的每个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也不用觉得遗憾,尤其是原生家庭不够幸福的孩子,回头看的时候,真不用因为自己没有能够及时考公而遗憾,不同的时间段需求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
穷人家的孩子,就得早一点懂事,早一点替父母承担生活压力,早一点赚钱,而公务员显然不是赚钱的好路子。
在现实面前,别谈公平,因为兜底的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