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教师?
教育部2023年7月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80.36万人,相当于欧洲国家荷兰的全国人口。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石。
而作为教育造端之地,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中功不可没。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在中国,以“Normal University”命名的师范大学,看似“一般”,却是标准和规范,也是桃李天下的世范。
师范何以"Normal"?
纵览我国高校的英文校名,一排“Normal”跃然纸上。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
这里normal不是现代语义的“正常的”“一般的”,而应理解为“norm”的形容词形式。norm是名词,指“标准、规范”,如cultural norms(文化准则)、moral norms(道德准则)。
西汉大儒扬雄说道,“师者,人之模、范也”。古语中的“模”“范”,就是人们学习和效法的标准,与“normal” 一词吻合,也道出了为人师者的精神所在。
Normal University作为培育教师的重要力量,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大学。
在世界范围内,有法国家喻户晓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不仅为法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同时也造就出不少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的唯一教育类高等院校组织成员,自建校以来在教育界被公认是俄罗斯和世界的标杆角色。
在我国,师范大学的分量同样不可小觑。
在中国师范教育史上,有1898年于山河板荡之中诞生的京师大学堂,为近代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奠基。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由此肇始;有1902年出世的三江师范学堂,为“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创设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并设音乐副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培养了著名科学家秉志、国学大师胡小石、国画大师张大千,成为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之源头……她们遥遥相望,引颈高歌,环抱全国,始终与中国人才培养需求同向同行,肩负着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
京师大学堂成立时的门匾
图源:新华社
中国"Normal",中国范!
如今,师范大学如雄峰,屹立在中国各个省份,为国家和地区发展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0所师范大学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行列,6所大学教育学入列“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师范大学各尽其责,持续为我国教师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TOP级师范大学的存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成绩卓越,名副其实。
引时代潮流,开教育先河。1902年,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观念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呱呱坠地,开启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滥觞。“为全国教育之标准”,做中国教育的“北斗”是其背负的国家责任。百余年来,她率先选派海外留学生、率先开办教育研究科、授予教育学士学位、率先制定大学章程、率先创办平民学校、推广教育技术、参与制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师专业标准、倡导设立新中国教师节……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教育强国,北师大始终初心如磐、走在时代最前列。
一个个“首次”,一位位名师,铸就北师大今日高度。梁启超、黎锦熙、李大钊、钱玄同、林语堂、鲁迅、范文澜、白寿彝等来自北师大的学界巨擘在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如今,北师大更是涌现出一批批教师模范、时代楷模。教师和校友屡屡将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收入囊中。120年来,北师大秉持“开先河”“作表率”的理念,为国家输送了30多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培养了20多万名高素质优秀教师。
成立于1951年的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在“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校训的浸润下,孟宪承、吕思勉、胡焕庸、施蛰存、周有光、张芝联、杨宽、叶圣陶、周而复、穆时英,赵家璧、储安平,姚依林、乔石等大家济济一堂。
“十三五”期间,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获全国教科重大项目数、第八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在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华东师范大学25项成果上榜,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4;在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中,华东师范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67个项目获奖。
学科专业,实力强劲,是西南大学发展的驱动力。如今,发轫于川东师范学堂的西南大学虽然已成为一所综合类高校,但西南师范大学的基因仍在,师范类学科的传统优势仍在,光辉更盛。2022年,继生物学入选之后,新增教育学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是重庆市唯一新增的一流学科,弥补了重庆市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双一流”建设的空白。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所师范高校坐落大江南北,各具特色,紧紧跟随其后,在我国教育长卷上挥毫泼墨。
在部属Normal大学之外,亦有诸多地方Normal大学,恣意绽放。
巍巍金陵城旁、绵绵秦淮河畔,坐落着一所百廿余年的学府——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02年开始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正是她的主源。三尺讲台上,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杨贤江、徐悲鸿、张大千等诸多大家均曾在此苦心孤诣,薪火相传,贯彻着“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校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当代教育家班华孜孜不倦,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理论、参与新中国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编写,并提供了修订版的框架,是我国中小学班级教育原理研究的先导;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汪凤炎首创“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汪氏语义分析法”,以书信形式细心育桃李……
低调的南京师范大学,聚集、培育着一批教育人才。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南师大累计培养50多万优秀人才,其中培育出的教师,仅奋战在江苏教育界的南师校友就超10万。无数教育者通过精耕细作,一代代传承南师大传统,哺育国家的未来。
“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福建师范大学,其前身可追溯至末代帝师陈宝琛于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开福建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如今,福建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复合型高中教师培养试点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实现了从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到学前、小学、中学师资培养全覆盖。
在福建师范大学,“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陈征呕心沥血,钻研《资本论》,创建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和现代科学劳动理论,用30年心血汇注成144万字的《〈资本论〉解说》,这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对《资本论》全三卷系统解说的著作”;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专家孙绍振以其独创之真善美三维错位、及形象之三维结构之理论为基础,自成系统。
一方水土,养一方“校”。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等地方Normal大学们,在我国教育版图上自有半亩方塘。她们傲然伫立,服务国家战略,翩然起舞。
Normal大学们,太不normal了!不normal的历史、不normal的成就、不normal的个体,共同构筑成如今的Normal大学们。微风吹过,向后看,历史足迹班班可考,不曾消散;复行之,Normal大学前途愈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