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和老师的网络新闻越来越多,网络上也一直热议着一个话题——教育减负政策。结合最近看到的一篇研究报告,就来聊两句教育减负这个事儿。
这项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是这项旨在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的政策,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关注。一份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周子焜、雷晓燕,以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沈艳进行的研究报告,值得我们关注。
教育减负政策是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项政策的背景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一直存在着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公平。
然而,教育减负政策并没能如人们预期的那样,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反,一些研究表明,这项政策实施后,学生的课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作者周子焜、雷晓燕和沈艳对2008-2018年间教育减负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限制教育供给不仅没能减负,还带来了一个值得警惕的负面效果——拉大教育不公。
他们通过计算发现,教育减负政策实施后,收入处于收入分位数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下降了9.19个小时。而处于收入分位数上10%的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上升了67%,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上升了10.37个小时。这意味着,过去不依赖家庭教育和经济支出的教育模式正在消失,那些更多依赖天赋和勤奋从而经济投入程度低的家庭在减负后不得不加大经济投入。
这项研究发现,尽管教育减负政策的初衷是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但实际上却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在减负政策的背景下,“内卷”和“躺平”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开始出现。一方面,一些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加大经济投入,形成了一种“内卷”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形成了一种“躺平”的局面。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认识到,首先政策本身的目标是好的,旨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公平。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和学生缺乏足够的支持,以及对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缺乏足够的考虑。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单纯地限制学校布置作业和考试并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在学校外寻求更多的补课和培训。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我们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减负政策的制定初衷和实施方式。在考虑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不同家庭背景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其次,对于那些在政策实施中受益较少的家庭,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措施,以确保教育公平的落实。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教育减负并不是一个单一政策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避免升学竞争或者确保升学率非常高的情况下,政策想要达到预期非常困难。它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比如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教师待遇以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减轻学生和家庭的压力等。
教育减负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项政策本身的目标是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政策制定更加精细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减负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公平。
注:本文观点参考引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周子焜、雷晓燕,以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沈艳发表于《经济学季刊》2023年 第3期的文章: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