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不仅是职业道德问题,更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11月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召开会议介绍“每月一题”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在会上如是说道。当天,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机关纪委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介绍了相关工作。
今年9月,北京市教育两委聚焦研究解决制约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动,破除处室业务条块制约,制定了“每月一题”重点工作推进机制。首个议题为“师德师风建设”。
深挖基层一线教师模范事迹
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宋晓晖介绍,在强化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将师德师风建设第一标准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各级各类教师管理中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延退返聘、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的首要要求。同时,在学校管理中,把师德违规情况与分类发展考核、人才项目申报等重点工作进行联动,压实学校第一责任。
“自4月启动以来,收到近千份来自各高校党委、团市委、市妇联、各区教育两委等单位推选的育人故事案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于海介绍了第五届北京市大中小学教师讲述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的开展情况,并表示,在理论建设方面,组织编发了《身边的好老师》等相关文件汇编,结合“‘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高校师生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等,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引导教师深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机关纪委书记邹美凤表示,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纪检监督重要内容,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师德师风,坚持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并介绍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以及分批组织干部赴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情况。
构筑更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实践生态
“师德师风问题抓了几十年,每年几乎都有专项工作。我们为什么还把它列为‘每月一题’的第一个主题?”李奕重申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并表示要一体化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本领。
李奕提出,在提升教师政治素质上,要强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同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要聚焦新课程、新教材,以解决真实情景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基层实训为主要载体,创新开展非艺术学科教师的艺术素养展示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提升教师育人本领的同时,还要构筑更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实践生态。李奕表示,要深化推动“小范围、重需求、强效度”的教师交流轮岗,让教师在与广泛鲜活教育群体的相遇中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同时,关注学校环境对教师成长的影响,针对教师消费的群体特点和学段特征,统筹推进年级组服务协同、学科组知识体系贯通、区域教研巩固提升、开放在线研修经验共享等实践整合,引导教师终身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在教育实践中构筑教育家成长的良好生态。
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依托大数据助力教师队伍建设决策,优化教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采集教师优质资源属性,为教师精准画像,推动优质资源高效配置。加大教师表彰力度,积极选树宣传典型,引导教师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营造有利于教育家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未来将聚焦“数说教育”等议题
记者了解到,2023秋季学期“每月一题”工作计划包含“师德师风”“处室建设”“数说教育”“关心关爱”四个议题。
根据规定,每月主题由主管领导和主责处室牵头,若干相关处室或直属单位协同,同题共答,利用年度课题、领题调研或专题调研、学年调研等提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与相关单位座谈等形式,思考谋划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
在这一机制下,北京市教委各处室、直属单位进行“每月一题”的研究和实施,利用年度课题、领题调研或专题调研、学年调研等提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与相关单位座谈等形式,思考谋划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
记者了解到,11月即将开展的“数说教育”议题将由北京市教委教育信息化处牵头执行。该处处长张宪国表示,“‘每月一题’的机制能够使各处室形成合力,结合自己的业务运用数字化开展工作。比如,我们将通过邀请专家讲座提升处室的信息化素养,处室可以结合自己的业务开设数字化场景,打造决策模式,通过展示促使互相交流和提升。”
未来,“每月一题”中会商研讨和推进落实中的典型经验和好做法,将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实操性强的工作法,有望在首都教育系统示范推广,形成以点带面、以上率下的成果运用机制。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