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托育老师要练十八般武艺

近日,北京市启动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工作。您会将自己家的小宝贝儿送到托育班吗?什么样的托育老师让您放心?幼有所育,离不开优质人才。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对提供托育服务的人员标准也提高了。一名托育班老师是怎样炼成的?

探访

托育教学用上VR

北京市今年有4所职业院校新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一间宽敞的教室里,除了前面黑板处的屏幕外,两边墙壁上还悬挂了4个大屏幕。学生们围坐在屏幕前,桌子上除了教材外,还有一个VR眼镜。这是学院托育一体化虚拟仿真技能实训平台,让学生们身在教室,就能“置身”幼儿园里跟着老师学习照顾孩子。

这套托育一体化虚拟仿真技能实训平台,包括了学前专业仿真、一日生活虚拟仿真等模块,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们能够融入幼儿园、托育班的环境“操作”,增加了实用性。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学院还专门设置了托育一体化实训基地。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不同的是,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要多学习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发展评估、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安全与急救等更具针对性的课程。

问题

报考的人少招生有点难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共招收了28名学生,并未满额,其中还有部分是调剂生。也是在今年首次开设婴幼儿托育专业的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计划招收30个名额,实际只招收到26人。

目前北京市本科高校中,有7所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均不同程度设有托育相关课程。在职业院校中,有14所设有托育专业,22所设有幼儿保育专业,13所设有学前专业。职业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均增设了托育相关课程。

一边是托育人才培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边是学生报考意愿不强,托育专业招生难。在这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制约着托育人才培养呢?

托育班老师“出师”前,要拿到很多的证儿:保育师证、育婴师职业资格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还有奥尔夫音乐证书、蒙台梭利证书……“一师多证”,凸显了从业资格认定不统一的问题,也是托育教育普遍面临的情况。

教材很缺乏边教学边研究

“目前托育专业还没有专业教学标准和技能考证标准、实训室建设标准和师资标准。”某开设托育专业的职业院校负责人介绍,该学校托育专业开设了公共基础课8门,专业基础课6门,专业选修课一门,因为相关专业教材的匮乏,托育专业教学团队只能一边教学一边积极开展专业研究,筹备编写婴幼儿心理发展教材,并力求出版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婴幼儿托育专业教材。

今年首都师范大学新设了“婴幼儿照护服务与管理”的硕士培养方向,在研究生层次上探索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的水平提升和机制创新。

建议

“对托育老师的要求更高”

今年市政协围绕“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组成调研组,开展调研协商,“托育服务人才培养”是其中重要切入点。

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说,2到3岁托育年龄段儿童,有其特殊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培育相关人才的过程中,要在深入分析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将职业道德、人文关怀、专业竞赛以及职业技能证书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要特别关注疾病预防与护理、应急救护方面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相关课程。

“对托育班老师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要比幼儿园老师的更高!”调研组专家、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姚建平建议,要理顺托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中高本硕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专业教学各项标准,加强托育专业师资培训,构建“医教”同步的课程体系,培养兼具教育教学能力和卫生护理能力的婴幼儿托育人才。

“渐进式”帮孩子走好入托第一步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宣武回民幼儿园园长孟春燕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建议孩子入托应采取“渐进式”的方法。可尝试采取前几天父母陪伴入托的新方式,由父母带着孩子跟随老师探索托育班的环境,熟悉如何在托育班生活,熟悉如何与托育班的老师沟通,引领孩子走出第一步,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

调研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徐婷婷说,科学的托育服务对婴幼儿的发育更有益。但在孩子入托时应“因孩儿而异”,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入托评估,分析孩子的性格,以全托、半托、小时托等形式让孩子适应入托生活。

本报记者孙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