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舞台、布置展板、搬运展品、调试设备……连日来,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现场忙碌不停,工作人员在各展馆间马不停蹄、冲刺筹备。
11月18日,为期4天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下称“教博会”)将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100余场高水平论坛、1100余场互动工作坊、2200余项创新成果将集中亮相,并迎来千余名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博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自2015年落地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吸引了3800多所学校参展,展出近4000项教育创新成果,举办1700余场论坛、沙龙、工作坊等专业活动,已成为热心教育人士的“嘉年华”、教师教育的“大课堂”和创新成果的孵化器,见证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这场教育盛会关注什么议题?今年有哪些新亮点,将如何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始终瞄准教育发展所需
日前,第六届教博会新闻发布会透露,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教育优质均衡、教育治理现代化、新课程改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价六大领域,采取展览展示和会议论坛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加速,教育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大量教育创新成果涌现。不过由于缺乏专业梳理、有效彰显,这些创新成果却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
8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决定开办教博会,汇集国内外新兴前沿、体现时代需求的智慧成果,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学者专家提供对话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征集、展示和推广教师教育成果,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交流互促,让更多行之有效的成果被广泛运用,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开办至今,教博会始终紧扣教育现实和教育创新,立足全国、面向全球,围绕教育领域所能所需,每届均亮点纷呈,规模、影响力越来越大——
首届教博会落地北京,广泛关注课程、教学、评价、制度变革等领域,着力挖掘与培育适合公益捐赠的教育创新项目,形成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基金会等在内的跨界合作平台;
第二届教博会首次设立SERVE奖评选,建立系统的解决方案(Solution)、成功的实践案例(Example)、明确的标准规则(Rules)、正确的价值理念(Value)、指向教育现实(Education)等标准,打造教育创新成果典型;
第三届教博会重点展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的创新成果,强化“互联网+”特色,助力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特别设立“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成果展区,为西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展示与沟通的桥梁;
第四届起,教博会落户珠海举办,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参展规模,呈现了全国共64所高校的近400项成果,并首次设立湾区教育论坛,助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第五届教博会再度创新多个“首次”,包括开设全国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教研员讲坛网络预选活动、设立教师自主演讲区、开设国际教育创新趋势论坛、发布《国际教育创新动态分析报告》等,进一步全方位升级;
今年举办的第六届教博会将集中展示2200余项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比首届的361项翻了6倍之多,还将针对当下热点焦点,设立科学教育、家庭教育、未来媒体与数字素养等特色主题展区。
如今,教博会已成为国内唯一由高校主办、指向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教育创新改革的教育盛会。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届教博会还登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成为向全球推荐的推动教育创新和21世纪课程与学习的国际范例。
“教博会是一个平台、一个支点,不断汇聚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教育创新成果,拓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开放合作,通过教育创新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教育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愿与兄弟高校、社会各界携手打造开放、协同、联动的教育创新平台,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担当“北师大责任”、贡献“北师大智慧”。
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脉搏
“教博会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新的科技时代下的教育变革趋势,还有专家学者们分享宝贵见解,很有共鸣、如食甘饴。”参加过第四届教博会的湖北教师刘武,至今忆起仍十分感慨。
在教博会,每个议题均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对时代热点予以回应。
今年,第六届教博会仍将直面教育实践领域的新问题、新难点,举办中国校园长论坛、“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系列论坛、京师科学教育大会、家校社协同育人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论坛等,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多类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
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脉搏,离不开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作为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和教师教育领先的师范优势。建校以来,北师大始终是中国师范教育史上的探路者和排头兵,为社会输送了30多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培养了20多万名高素质优秀教师。
第六届教博会上,高校展馆将单独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展区,展出长期以来大学、附属学校及产业的成果经验。作为珠海校区重点培养的“志远计划”“优师计划”及公费师范生代表还将来到教博会现场学习,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育振兴等话题进行交流。
治学修身,兼济天下。打造教博会这个“金字招牌”,正是北京师范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
面向未来教育该如何定义学校?“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湾区教育如何实现协同发展?……提及第四届教博会,很多人印象深刻:超2万人同场交流、超100万观众在线观摩、1400多项成果汇聚、近600场主题活动举办,让首次从北京移师珠海的教育盛会创下教育展会的新纪录。
为什么是珠海?
教博会落户珠海,能够更好地依托地缘优势和发展资源,汇集国际先进的教育创新成果,拓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表示,学校正在构建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着力将珠海校区打造成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南方高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科研创新高地。教博会要扎根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全球,支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型“教育硅谷”的建设。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第六届教博会促成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携手,将结合珠海城市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和大湾区数字产业优势,在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教育等领域建立常态化合作,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为打造湾区教育高地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创新融入互动性环节设计
“很想体验一下汉字汉语实验室”“我想到家庭教育展区看看”“形象打卡区感觉很有趣”……自主办方推出“观展攻略”后,4号展馆备受关注,特别是家庭教育展区将推出体验式、情景式、沉浸式活动,帮助解决家校协同育人难题,不少网友直呼期待。
教博会期间,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将开放6个展馆,除6号馆用于保障外,其余5个展馆将全部用于展示成果、举办展区内活动,且每个展馆由11—20个子展区构成,每个子展区将展示10—15个成果——
1、2号展馆是区域展馆,将展示近900项区域成果,其分别来自29个省级教育部门和11个市县区级教育部门的组织推荐;
3号展馆是高校展馆,将展示来自全国91所高校的750余项成果,并单独设置SERVE奖展区,展示本届教博会SERVE奖提名成果;
4号展馆是主题展馆,分为家庭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整体改革、科学教育创新成果+科技馆、未来媒体与数字素养、未来设计、国际成果、汉字汉语实验室、形象打卡及自主申报等多个主题展区,展出近400项成果;
5号展馆是社会力量馆,重点呈现教育数字化成果,将以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特装展示、深度互动。
4天时间,5个展馆,2.4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00多场高水平论坛,1100多场互动工作坊,2200项创新成果……第六届教博会的举办规模、主题及奖项覆盖范围都将再创新高。
立足新起点,今年的教育创新成果有哪些看点?
教博会着重发掘、推广能解决真问题的好成果,今年的参展成果质量高、代表性强,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达100余项、省级获奖成果千余项,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区域的教育成果比往届更为丰富,山西、河南等省份的成果新意迭出,而新疆、西藏、广西等地也涌现出优质均衡的特色发展成果。
此外,教博会打造了一批高端论坛和品牌论坛IP,邀请了院士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名校长名师、工商文体界知名人士以及经验丰富、见解独特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建共享教育创新成果,共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发出中国教育创新声音。
本届教博会还将加大互动性环节设计,加强展览展示的体验感、融入感和互动感。增设“科学教育大篷车”、AR/VR设备场景使用、家风家教触碰式教具、场景剧演出、校园创新实景参访等,大大提升观众的参会体验。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办好每一届教博会,充分汇众智、聚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携手各界一同回答强国之问、教育之问、时代之问,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百余场论坛抢先看:
在整体大IP下孵化子品牌论坛IP
今年,第六届教博会将举办100余场高水平论坛,主题均与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焦点紧密相关,同时在教博会整体大IP下孵化中国校园长论坛、“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系列论坛、京师科学教育大会、家校社协同育人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论坛等若干品牌论坛IP。
培养高水平的校园长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教博会期间,中国校园长论坛将邀请著名学者、知名校园长等,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和校园长培养机制展开讨论,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的交流,同时聚焦边远地区教育发展问题,分享教育帮扶优秀案例,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长恒话题,事关教育公平和质量,是推动“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的重要过程。
借第六届教博会的契机,北京师范大学将接续举办强师论坛、“百县千校万师计划”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乡村教育振兴论坛等,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推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路径,提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经验范本。
近年来,“双减”话题备受关注、热度不减。今年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对此,京师科学教育大会将邀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CREATE中心主任JosephKrajcik等海内外知名科学家、学者,围绕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科技特色学校建设、科学教育实验教学等话题深入交流,同时携手中国科技馆在会场展示国内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科学实验与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双减”涉及教育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问题。教博会将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运用大数据发现本地区、本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公平过程中的问题和线索,探讨“双减”背景下提升教育质量的策略和途径。同时,参会者还能在现场了解其他地区中小学校如何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立足数字时代,教育数字化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全国大中小学纷纷加速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
第六届教博会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聚焦大数据驱动下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治理、教师教学转型、学生学习转型等展开探讨,推进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数字化还将为教育治理现代化赋能。
教博会将采用主题分享与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对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与区域教育治理的管理者等,通过分享核心理念与具体实践经验,带来区域教育治理改革的深度思考与一线经验成果。
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越来越被公众认可,教师、家长和孩子也能在本届教博会现场有所收获。
其中,在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方面,教博会将开展“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策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家教门风与人格养成——核心素养与协同育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干预”论坛,并设有由脑科学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和家风家训教育4大模块组成的家庭教育展区,提供多元话题选择。
今年,作为第三次落户珠海的教博会,本届教博会将更加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关议题。
教博会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将主办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聚焦如何充分发挥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建设,并邀请香港、澳门教育界代表,与内地教育部、高校代表一同就粤港澳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品牌建设等话题展开广泛研讨。
成果速递:
闭幕式将公布20项获奖名单
2015年,首届教博会创新提出“优秀教育创新成果的SERVE模型”,明确一个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应包含解决方案(Solution)、实践案例(Example)、标准规则(Rules)、价值理念(Value)、教育问题(Education)5个核心要素,如今已成为教育创新成果的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本届教博会已遴选出45项候选成果名单,将于11月21日闭幕式上正式公布其中的20项获奖成果。
根据统计,候选成果来自全国各地,涉及多个教育领域,为不同的教育现实难题提出了切实解决方案——
《做数学:义务教育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
不少中小学生“怕学数学”“不喜欢学数学”或者“不会学数学”。该成果由江苏省教育厅推荐,其团队历经20多年研究与实践,提出“‘做’数学:享受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的教育理念、“手脑协同启思明理,情智交融知行合一”的教学主张和“以‘做’为支架”的教学方式,系统研究了实现该目标的基本理论体系、实践指导体系和教学支持体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高中化学项目学习课程教材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
该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推荐,建构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初、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课程教材和学习资源系统,形成基于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实施及教学实践的理论和方法,搭建覆盖课程标准核心内容的高质量、系统性的项目教学案例库,建设学科能力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学习评价系统,以及建立“高端备课”教学改进的教师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式和资源。
《原创特色课桌操〈天天向上〉》
不需要太大场地、不受气候条件限制,该特色课桌操一年四季在教室里均可进行,不仅解决了海南夏季室外温度较高、阳光强烈导致学生户外活动受影响的问题,也改变了艺术教育单一的组织方式。该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推荐。
《中小学创客教育区域发展样态的研究与实践》
该成果由河南省教育厅推荐,已应用于郑州市中小学,确立通过创客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路径,主张“创意付诸实施”“做中学”理念,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束缚,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创客教育实践模式。
撰文:姚昱旸王薇谢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