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双减”之后, 北京学科类有证机构压减近八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高枝

“双减”以来,北京全市学科类有证机构从1480址降至332址,压减近8成;72.8%的受访家长表示学生作业负担减轻;60.4%的受访家长表示学生学习效果有了新提升。今天上午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的意见建议。

“双减”成效:

超六成受访家长称学生学习效果有新提升

人大报告提出,“双减”以来,本市从严治理校培乱象。其中,在学科培训治理方面,全面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力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存量,全市学科类有证机构从“双减”前的1480址降至332址,压减近8成,无证机构动态清零。

各类违规培训受到严肃查处。在非学科培训治理方面,本市在全国率先创设“行业归口+行为监管”治理模式,建立价格监测、预付费监管机制,紧盯随意涨价、大课包、退费难等群众反映突出的行为,对7000余家非学科类机构进行全覆盖排查整改。

为推进提质增效,本市在200余所学校建设“双师课堂”。建立高质量作业设计机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全面压减,72.8%的受访家长表示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建立考试命题创新机制,推动考试评价从知识立意向能力、价值观立意转化。组织4万余名教师交流轮岗、近700所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推动教育全要素有序流动。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开设率100%,教师参与率93%,遴选1153个公益性社会优质资源提供免费服务。60.4%的受访家长表示,“双减”后学生学习效果有新的提升。

问题和困难:

数学课改“思维拓展”隐形变异屡禁不止

人大报告提出,两年多来,本市“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一些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与学生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有学校反映,课后服务经费主要依靠学生实践活动经费,不足以支撑优质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场地也受限,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多”与“校园面积小”的矛盾突出,教学场所设施已最大化利用,甚至向露台、地下室要空间。

此外,隐形变异、退费难问题屡禁不止。暗访发现,无证无照的“黑机构”,以家政服务包装的“私教”,将数学课改称“思维拓展”、语文课更名“人文素养”的“打擦边球”等隐形变异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规模更小、费用更高、藏得更深,监管难度更大。

在退费纠纷方面,12345热线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共受理退费类诉求36.3万件,占校外培训诉求总量的66.7%。与此同时,校培机构迁离现象凸显。51TALK、VIPKID等知名机构陆续迁离,如形成趋势,势必削弱优质校外培训资源对学校教育的供给能力。

受传统精英教育观念和社会就业压力倒逼,社会上“唯学历”“唯分数”“唯名校”等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成风,根本扭转仍需时日。中考“指挥棒”、评价“风向标”都直接影响着“双减”实效,学校“内卷”依然存在。从学生反映看,普遍感到进入初中学业压力陡增,有课程增多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中考目标使然;九年级学习压力明显强于七、八年级,因为中考迫在眉睫、普职分流在即,必须拼尽全力。

家长教育理念短期内也难以扭转。多数学生表示,报班培训主要还是家长的安排。有的家长担心学校无法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有的则存在“怕吃亏”心理,唯恐“我减你不减”,还有的是对“双减”政策不太认可,认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减、回家增”。此外,34.8%受访家长认为家校协同形式单一,家庭教育指导效果一般。

“双减”还计划:

考试评价方式“再优化”指导培训机构回归公益属性

“双减”工作情况报告提出,下一步,本市将整体优化不同学科的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方式,系统统筹好课内课后整体设计、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等关键育人环节和途径。

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本市将加强跨章节、跨主题、跨学科以及融合课、项目式学习等供给方式创新。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在作业管理“压总量、控时间”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加强校园阅读指导,创设和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以数字化手段建设师生阅读新场景。

在“五育”融合方面,本市将依托北京市少年宫现有机制,建设青少年市级体育美育创新学院,提升体育艺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调动社会资源支持学校体育美育高质量发展。

而在校外培训分类管理方面,则将指导培训机构回归公益属性和应有作用。其中,对学科类培训实施全覆盖责任督学,加大检查巡查和提醒提示,阻滞隐形变异培训蔓延。对非学科培训,加快出台准入标准、监管办法,加强资金收费和场所安全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