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应才培养,北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1.0、2.0、3.0、4.0版本
突出学科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三大特色,北科在坚持特色中,开启了逐梦“百年科大、世界一流”的新征程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苗苗
北京科技大学(下称北科)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被誉为“钢铁摇篮”。
建校71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30万余名“钢小伙”“铁姑娘”,也为国家贡献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深度服务于“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北科的冶金、材料、矿业、科技史4个学科享誉全国,是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北科老教授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写道: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锻造钢铁脊梁,持续厚植钢铁情怀、锤炼学生的钢铁本领,同时瞄准“四个面向”,凝练重点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标志性成果加速产出。
为强国建设锻造钢铁脊梁
《瞭望》:落实党中央要求培养“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北科具体开展了哪些改革,进展如何?
杨仁树:北科每年招录的学生成绩基本在全国排名前2%~5%,如果用炼钢炼铁比喻,这些学生都是高品位矿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炼成精品。
在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长远性布局、系统性谋划、阶段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材施教、应才培养,自2018年以来形成了具有鲜明北科特色的人才培养1.0、2.0、3.0、4.0版本。
1.0版本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原来授课教师主教,班主任、辅导员辅助的育人模式基础上,为本科生配备了人生“引路人”,通过“导师主导,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的模式,让导师带研究生,研究生带高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带低年级本科生,组成导师主导、朋辈辅导、督学帮扶的育人共同体。目前,学校已组建由8位院士领衔,1609位专任教师组成的导师队伍,实现了本科生全覆盖。
2.0版本是本硕、本博贯通培养。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的课程与研究有机结合,实行学制贯通统一规划和专业试点贯通发展,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自身目标自主制定学位方案。该改革已率先在矿业、冶金、材料等一流学科推进,将逐步扩大至全校其他学科。
3.0版本是“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育人,力争为行业培养出千余名卓越工程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实施了“212X”培养模式,为学生配备校企“2”名导师,由企业承担部分培养经费,学生在大三大四和研一研二“2”个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课题项目,并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种渠道。去年,我们已和全球不锈钢的引领者“太钢”和共和国重型装备的长子“太重”开展合作,设立了首届“钢铁脊梁班”,招录了30名研究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
4.0版本是课程体系重构。通过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课程体系壁垒,为学生成长为“个性化”的交叉复合型人才提供条件。比如,根据市场需要和岗位需求,鼓励老师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设立“微专业”,灵活搭配课程,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主规划设计成长路径,选修其他专业课程也能计入学位学分。目前这一改革已在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试点。
《瞭望》:人才培养改革层层递进产生了怎样的成效?
杨仁树: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来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让本科生像研究生一样有了专属导师,还让导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形成一个个充满归属感的大家庭。本硕、本博贯通培养,让老师的育人心态从任务、责任阶段转向感情阶段。越来越多老师发现,他们今天培养的本科生就是明天门下的研究生,更有动力把精力感情投入到育人上,甘为人梯。
从校企关系来讲,“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让校企两个自成体系的主体发生深度融合。依托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大学老师兼具企业工程师角色,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企业工程师兼具大学老师角色,参与学生培养。校企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对企业“疑难杂症”开展立项研究,加速科技成果产出。参与其中的学生,提升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行业适应性,在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力;参与其中的企业工人和骨干精英,借助北科搭建的“立交桥”,实现专升本,或攻读工程硕士、博士,提升学历。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在培养更多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和服务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上形成利益共同体。
为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科技芯
《瞭望》:为助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北科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成效?
杨仁树:学校坚持“依钢而生、因钢而兴”的办学优势,坚持“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办学追求,助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战略。
系统凝练重点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重大现实问题,系统梳理和凝练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对标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布局绿色低碳冶金、先进金属材料、智能制造等前沿性新兴方向,深化交叉融合。
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四个面向”,在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上下功夫,凝练面向2030年到2035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科技原创能力,集中力量解决制约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深入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与钢铁领域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专项联合研发机构,打造“自助餐”式成果对接模式,全方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2022年,学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通过国家验收,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完成第一期周期建设评估和新一期建设论证。
学校牵头组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助力我国能源革命、制造业绿色升级和社会低碳可持续发展。毛新平院士牵头制定并发布《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提出了“双碳”愿景,明确了中国钢铁工业“双碳”技术路径。
《瞭望》:下一步如何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
杨仁树:学校将紧扣国家战略,坚持“四个面向”,突出“三个三”有组织科研的建设思路和“减、增、放”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思路,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校校融合,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不断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搭建大平台上,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结合新校区建设,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谋划布局。
在组建大团队上,加快跨学科、跨系所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积极培植新的科技创新增长点,更好地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行业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在承担大项目上,强化研究能力,实施基础研究“攀登计划”,围绕自然基金委的交叉学科项目、国家及企业目标导向中的跨学科项目,主动策划、加强组织,鼓励与外单位协作开展重大科研任务攻关。
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开拓市场化成果转化渠道,实施“一区一院一产业”协同模式,有序布局异地研究院,实现“一校两地N朵花”。
在科研管理体系优化上,按照调整职能、简政放权、各司其责、规范合理的原则,持续实施“学校—二级单位—项目负责人”三级科研管理体系,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更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擦亮钢铁特色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瞭望》:如何“坚持特色、争创一流”?
杨仁树:“坚持特色、争创一流”是北科办学治教的基本原则。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突出特色建设更是我们逐梦“百年科大、世界一流”的战略思路。
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目前学校有16个学科在全国排名前30%,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3个学科进入前1‰,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其中,冶金工程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连续五年位列第一。我们力争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科集群发展,使传统优势学科不断迈向新高峰,同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高精尖缺领域,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突出人才培育模式特色。我们打造了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通过深入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我们构建了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通过建设产教融合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还搭建了服务型继续教育?体系,让北科的学生成长为行业精英,请行业精英成为我们的“先生”。
突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特色。北科人身上有“求实鼎新”的鲜明烙印,在新时代更展现出“钢筋铁骨”的时代画像。传承钢铁精神,我们正努力培育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兼容并包、充满关怀的大学精神和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积极向上的校风,希望通过构建优良学风,带动改进教风,转变干部作风,使学校发展成为治理有方、管理到位、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