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京城青少年校园健康教育论坛, 为破解“课间圈养”出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课间十分钟到底应该让孩子怎样度过?北京中小学都有哪些妙招儿?首届京城青少年校园健康教育论坛日前在丰台区外国语学校举办,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中小学校长和一线老师们齐聚,围绕破解“课间圈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丰台区教委主任、区督导室主任杨晓辉表示,让孩子们拥有更多时间享受课间活动,是每一个学校都应当积极探索的目标。学校应当不断发挥育人实效,让课间真正变成陪伴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第二课堂。北京市教育学会科技体育教育专委会理事长闫顺林分享了实用建议,他从“探究深层成因,突破认知偏差”“重新理解体育,野蛮少年体魄”“牢固自主理念,坚持长效机制”等方面,为今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张华伟认为,要从关注“大课间”向关注“小课间”转变。

论坛围绕着“‘课间十分钟’现象的原因及破解途径”“学校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与途径”“破解‘课间10分钟’问题,当前的管理理念和机制需要哪些改进”三个议题展开了三组圆桌论坛。很多学校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妙招儿”。丰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忠毅说,该校积极探索课间改革,每个课间都由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孩子们每天都有8次阳光活动时间,在户外的活动时间超过2小时。“通过阳光活动,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提高了,眼睛有光了,脸红润了,学习也更优秀了。”课间活动时,学校不仅会组织跑步、球类等传统运动,还会进行羊角球接力赛、跳绳、踢毽子、扔沙包、踩高跷、独轮车、跳鞍马等各种特色活动。

论坛上,由北京市教育学会科技体育教育专委会和“京城教育圈”共同倡议设立的“京城青少年校园健康教育协作体”正式成立。未来,协作体将为促进京城青少年健康成长增进校际、区间交流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