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记者展示暴雨洪灾的视频,看着那些人在奋力救人,真的很感动。”12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新启用的礼堂内座无虚席,来自良乡大学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5所高校的近千名师生坐在一起,共上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当天,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新京报社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我们在现场——新闻报道中的大思政课”宣讲活动正式开启,由新京报社社长刘军胜和一线资深记者编辑张娜、田昊文组成的讲师团,深入浅出、借助大量新闻报道素材,分享了青年人如何增强精神力量、新闻报道中平凡人的力量以及新闻背后的人和故事。
宣讲活动正式开始前,市委教育工委为新京报社授牌“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关注1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用好社会资源
“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音乐厅里的思政课”“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思政实践课”等,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委教育工委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聚焦“大思政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打造了一批“思政课+”鲜活生动课堂,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首善之区”的思政课改革之路。
“新闻工作者是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的重要力量。”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达品提到,新京报社作为市委宣传部主管的主流媒体,在二十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直接见证国情社情民情,掌握大量生动鲜活的一线故事,20日的校园宣讲活动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上好首都特色的“大思政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
王达品强调,希望各高校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突出实践导向、创新讲好办好“大思政课”,统筹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活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一项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其中。”王达品表示,此次宣讲活动是探索“思政课+新闻宣传”的新形式,后续还将携手新京报社打造系列读书活动,引领青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一系列精品示范活动不断牵引“大思政课”提质增效。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庞思平表示,学校深入推进以智慧教育驱动的思政课整体性改革创新,9000余人次完成虚拟仿真现场教学、4.3万余人次参与了现场学习。同时,学校还服务了北京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发了思政课知识图谱。
关注2
新京报社社长寄语学子要有“精气神”
刘军胜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精神力量,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题,现场分享了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中,高校大学生应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精神力量。
在刘军胜看来,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精气神”,从而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他提到,打造精气神,要坚持好知行合一、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三项原则,同时,要做到“内修素质外塑形象”。
从新京报二十年的新闻报道出发,刘军胜分享了新京报作为主流媒体在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方面的努力探索。“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系列报道;《战贫记》《小康故事》等脱贫攻坚报道;《身后是我的国》《新疆大叔圆梦北京》《重返鸭绿江》等专题报道……刘军胜表示,新京报策划的很多报道,没有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而是以活生生的、可感可知的、具体的人讲述故事,人情味十足。
当天,新京报社也正式获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对此,刘军胜表示,未来将发挥好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把很多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作品背后的故事,把记者的坚守与付出传播出去,“我们也将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结合日常新闻报道当中大量正能量新闻素材,综合开发思政课案例,供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备课、供广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使用。”
关注3
一线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当天,新京报社资深记者、编辑张娜和田昊文相继上台,分享了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
在今年京津冀特大暴雨中,新京报数十名记者连续多日深入北京门头沟、房山和河北涿州等灾情严重区域,通过来自一线的深入报道,多角度呈现了抗洪现场的“中国力量”。张娜即是其中之一,她参与了K396次列车被困旅客转移、丰沙铁路抢修、涿州抗洪等现场直播,始终奔波在新闻的第一线。
张娜讲述了直播镜头下的采访对象: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在之前接受采访时一直保持微笑,但在讲到列车上无数陌生人帮助自己时突然哭了起来;当旅客因暴雨被困,附近的老乡拿出了仅存的鸡蛋、挂面和蔬菜;武警战士步行五六个小时前去救援……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视频的背后,都是一群平凡人的故事,也都有一群英雄的存在。
张娜表示,自己成为一名记者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去过无数个新闻现场,“尤其是一些灾难的现场,就会感觉个人的渺小。作为媒体人,发现温暖的瞬间并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价值所在。”
田昊文分享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身后是我的国》的策划、采访过程中的故事。
2020年6月,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驻守边疆的我方多名官兵奋起反抗,最终多名官兵受伤、英勇牺牲,年纪最小的只有19岁。“正是受到这些官兵的感召,当中印冲突事件被首次曝光后,我们选择了一条最难实现但最该走的报道路径——去往祖国边防,与一线边防战士同吃同住同巡逻。”田昊文展示了记者拍摄回来的巡逻路,让大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边防战士的不易。
克服严重的高反、和战士一起翻雪山穿密林、熬夜剪辑素材……田昊文表示,回忆起那段奋斗的日子总会觉得,“我们在报道战士,自己也成了战士。”在田昊文看来,支撑着新闻工作者的是一个个战士传递出来的那种精神,“当我们真真切切面对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人和故事的时候,本能驱使着我们去做好每一次报道,负责任地做好每一次报道。”
最后,田昊文真诚地向大学生们说道,只要不放弃,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寻找自我,终有一天会发现那些本以为过不去的坎、走不完的路,都会是过眼云烟,“我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也送给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关注4
新闻背后的故事引入思政课获学生点赞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看到新疆大叔指着党徽,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瞬间回到了夏天,让人想起了很多”……多位同学讲述了他们在听完思政课后的感受和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郭燚凡对“青年一代要有精气神”印象深刻,“青年人的确要有定力,坚定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在各种不太恰当或者负面的社会思潮里找准自己的思想站位,才能为以后成为社会主力军做好准备。”
郭燚凡还对两位记者分享的新闻报道采访经历也“感同身受”,“我也是新闻工作者的预备军,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把事实和真实的声音传递出去,就要传递正能量。从这么多正能量的报道中,我能深切感受到我们国家是有力量的,我们也会更坚定地追寻梦想,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做贡献。”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二学生史儒告诉记者,看到新疆大叔指着党徽的时候特别激动,“我前一段时间还看到张桂梅老师,她说自己创办女子高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是党员。看着他们,我就觉得只要党员们聚在一起,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二学生韦思成看到边防战士时十分感慨,同时点赞了独特的思政课形式,“图片和视频很震撼,让人印象深刻。”北京工商大学学生杨悦也表示,将新闻里的人物故事融入思政课十分吸引人,“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力量。”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