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七级台阶。穿过一道玻璃门。通过人脸识别,再穿过一道带有门禁的玻璃门。
那天,潮新闻记者跟着马永喜这样站在饲料博物馆一楼门厅时,他突然嘀咕了一句:“元旦假期、寒假快到了,又要忙啰!”
马永喜,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副教授、饲料博物馆执行馆长。他惦记的,是每逢节假日,来此参观的观众就会比平时增加不少。
相关数据表明,这家设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内的高校主题博物馆,今年以来共计接待观众超8000人次。“今年参观人数相比2022年翻番,也远远超过了疫情之前。”马永喜说。
据悉,这是世界上首家以饲料为主题的博物馆。
“世界第一”是这么来的
2016年11月26日,饲料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观者近4万人次。
世界上多数大学都建有博物馆,我国亦如此。“博物馆与大学,在教学、科研、科普和文化传承上,有着奇迹般的完美重合。”别看马永喜是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他对高校博物馆还真有着独到的研究。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类的高校博物馆共有7家。除了饲料博物馆,其余6家是: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标本馆(中原农业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馆、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粮食博物馆、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世界范围内,以饲料为主题的博物馆,成立时间最早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个馆。
采访时潮新闻记者得知,饲料博物馆还有两项“世界第一”:饲料加工生产线设备展出最完整、饲料原材料展示最多。
这里收集展示的饲料原料共有1500多种。不仅有公众熟悉的玉米、小麦等粗饲料,还有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青绿饲料、蛋白质补充料以及添加剂等。
“只要收集到新的饲料原料,每年我们还会不断进行补充。”马永喜说。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这里展示的饲料加工生产线设备,目前照常可用于日常教学。站在这套高达18.6米(地下一层、外加地上三层)的完整生产线前,潮新闻记者不禁感慨:“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有趣的是,就在这套高大的生产线旁,馆里还贴心地在每层楼设置了平台,让师生和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
生产线由农大校园内著名的“饲料中试车间”改造而成。1998年11月19日落成后,这个当时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饲料中试车间”,曾为我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培训了6000余名一线生产和管理人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饲料行业加工工艺水平的提升。
仔细说来,这套完整的设备可分为三条独立的生产线,最东边的可生产饲料添加剂,中间的为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西边那头的则是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生产线。“三条生产线,放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展陈。这种方式,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马永喜说。
据了解,最早的时候,“中试车间”在生产的同时,还兼顾着教学和科研。“现在纯粹用作教学了,当然还有科普。”马永喜表示,“我就是给大家上这个课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有。机器一开,大家看着饲料是怎么从一个个原料到最终成为产品,直观、一目了然。”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潮新闻记者发现,博物馆综合厅有个显示屏。其中可以互动的“饲料配方系统”,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我们点击“玉米”“豆粕”“石粉”“预混料”,再选择“配比”,可以开始“饲喂”:某种饲料“配比”过少,喂养的动物就会显得很瘦、营养不良;“配比”过高,动物就会出现发胖的现象。非常逼真!
“过去,我们是有啥吃啥,现在到了想吃啥就有啥的阶段。动物喂养饲料,也是如此,得讲究科学营养。”马永喜告诉潮新闻记者,“饲料的原料部分来源于农业、食品行业的副产品,只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合理加工、营养配伍,才能最终造福于人类。”
也因此,观众在这里参观后都会明白一个道理:现代人遇到的鸡鸭鱼肉蛋等“好产品”,往往是这么一个过程——一个选育出来的优秀动物品种,被喂养了好的饲料,又在合适的环境里成长。
“只要明白了这一过程,我们的科普教育就算是成功的。”马永喜说。
作为博物馆执行馆长,从2014年至今,马永喜对此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说:“除了正常教学、科研,我业余时间的一半都泡在这里了。”
马永喜也是饲料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2013年,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看到那里有不少博物馆,“想到我自己学的饲料专业和农大校园里的‘中试车间’,就萌生了饲料博物馆的原始念头。”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电子邮件多次告诉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得到了李院士的肯定与支持。
2014年5月,马永喜回到中国农业大学。在李院士的带领下,立马着手博物馆的前期筹备工作。一路上,他们披荆斩棘,克服了资金、展品收集等困难,终于赶在2016年11月26日那天正式开了张。
为什么选择11月26日?“因为那是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成立的日子(1996年11月26日),前后相隔整整20个年头,很有纪念意义。”马永喜说。
今年观众为什么激增?
采访时,我们也再次谈到了今年参观人数激增这个话题。
“还是跟疫情过后文旅消费快速复苏和行业趋暖的大环境有关。”马永喜表示。
北京作为首都,“博物馆多”是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之一。相关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已有注册博物馆200多座,是世界上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包含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北京每年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数以亿计。
今年2月,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按照这一规划,到2035年,北京全域各类博物馆(包括类博物馆文化空间)总数量超过460座,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
今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把博物馆当作旅游目的地,以及博物馆研学成为热点,也让更多观众走进了饲料博物馆。据统计,除了散客,饲料博物馆今年以来接待团队近百个;其中,有企业团队,也有夏令营研学活动。
“除了科普教育,我们还有培养行业人才的现场教学任务,这也是饲料博物馆的与众不同之处。”马永喜说,“今年,我们还完成了中国农业大学4门课程现场教学任务,上课人数500余人;同时,给农大头雁项目现场授课10次,学员超过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