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张炘炀,十几年前,曾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神童”,10岁高考、16岁读博,是中国高考史上最小的大学生,也是“全国最小硕士生”。
“神童”养成记
张炘炀1995年出生于辽宁盘锦,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老师,家境还不错。
父亲在36岁时张炘炀才出生,所以对这个孩子抱了极大期望,而小张炘炀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神童”特质,让父母备感欣喜。
三岁不到,张炘炀就已经认识一千多个汉字,要知道这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了。
由于天资聪颖,5岁就被父母送进小学,从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
一二年级,张炘炀都只读了一个月时间,到了三年级,他只用了四个月就读完全年课程,之后直接跳级读五年级,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学完了五年级课程,接着,他又花了一年时间读完了六年级。
也就是说,张炘炀整个小学期间加起来只用了两年时间!
张炘炀7岁进入初中,老老实实学了两年之后,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展现出这个年龄孩子特有的贪玩特性。
为了约束他,父母选择让他回家自学。
当年仅9岁的张炘炀又开始展现他天才的一面,在家自学了一年,他就把初三及整个高中内容全部学完了!
到了2005年,年仅10岁的张炘炀跟众多大他七八岁的高三学子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最终以超本科线50多的好成绩考入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张炘炀成了史上最小高考生,并成功考入大学,一举成名,轰动全国。
3年以后,13岁的张炘炀顺利大学毕业,又顶着“全国最小硕士生”的光环走进了北京工业大学,成为一名硕士生。
这个一路开挂似的“神童”人生,刷新了我国高考史上的多项记录,这固然有他自己天赋和努力的原因,背后也离不开父母的全力支持和默默付出。
为了支持他学习,父母几乎拒绝了一切社交,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满足他一切要求,当年远离老家去天津上学,母亲更是辞职跟他一起搬到学校,一门心思照顾孩子。
当年,可以说只要孩子愿意学习,父母做什么都愿意。
可是到了2011年,张炘炀硕士毕业前夕,却提出了一个让父母惊掉下巴的要求:“你们给我在北京全款买一套房,不然我就不去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会继续读博士。”
不少人听到张炘炀要求父母买房的要求,都觉得他太任性了,对于那时2.3-2.6万/平米均价的房子,普通人想全款买房几乎不可能。
张炘炀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收入很一般,可是为了孩子能够顺利读博,他们还是答应了孩子的要求,这让张炘炀很满意,于是顺利完成硕士答辩,16岁那年开始继续攻读北航的博士学位。
“神童”陨落
北京的房价在近些年迅速上涨,按2011年的房价来算,到今天至少翻三倍,如果现在卖出去,那一定赚的盆满钵满了。
然而儿戏的是,当年张炘炀的父母骗了他,他们根本就没在北京买房,父母给出的解释是,那时张的妈妈已经辞职,一个人养家的张父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为了让张炘炀的“神童”光环持续下去,父母当时在北京租了一套房,骗他说是买的。
然而网友的分析是,当时父母利用张炘炀的名气又是上节目又是讲课又是出书,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不愿意在北京买房只是因为短视而已。
总之,他们家错过了最好的在北京买房的时机。
更为遗憾的是,从2011年开始,张炘炀的“神童”光环戛然而止。
有人在知网上查张炘炀的博士论文却查不到,只查到硕士论文,人们不免怀疑他是不是没有毕业,后来有记者采访他博士就读的北京航空大学,得到的回答是2019年博士结业,也就是说,他用了8年时间读完了博士。
虽说8年,在年龄上却也远远领先于普通孩子,可是,这8年他都干了些什么呢?
刚考上博士,张炘炀发现了父母隐瞒自己买房的这个秘密,于是这8年里,他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他沉迷于网上冲浪,还谈了一场恋爱,然而还是无疾而终。
2023年,一段采访张炘炀的视频把这个曾经的“神童”又拉入了我们的视野,此时的他,跟当年相差极大。
10岁高考、16岁读博的“神童”,曾逼父母北京买房,如今躺平啃老!
2019年毕业以后,张炘炀去了宁夏师范学院当外聘教师,2021年8月辞职,辞职后他不再上班,没钱就想办法接个项目赚点钱,花完了实在没钱就找父母要,镜头前,他说自己如今卡里只剩几千块钱。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找个工作时,他的回答让人无语:
“给别人打工哪能实现财富自由?我现在起码不用看别人脸色。”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混吃等死反而幸福一辈子。”
“瞎创业瞎折腾,反而容易把自己折腾没了。”
提起当年让父母在北京买房,记者问他当年为什么那么坚持,是不是真的不买房就不答辩了。
他回答说:“希望我留在北京的是他们,他们就应该为此而付出努力。”
如果当年买了房,现在应该也有一千万了,因为当年父母没听他的话在北京买房,张炘炀总把这件事放在嘴边,说父母欠他一千万:“没钱就找父母要,这是他们欠我的。”
多少有点躺平啃老的意思。
过度的管控,成就了“天才”巨婴
十几年前因“神童”经历出圈,十几年后又因“躺平、啃老”等行为和言论饱受关注和讨论,回顾“神童”的经历,不禁让人为之唏嘘。
首先,违背儿童自然成长规律,成就了“神童”之殇。
张炘炀的“神童”光环,一方面是自身天赋,一方面是父母塑造。从小,张炘炀不需要做任何事,不需要玩,不需要社交,不需要干家务,不需要有任何生活技能......
父母看似在“保护”张炘炀,给他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却是剥夺了他创造完善人格的机会和探索世界万物的权利。
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张炘炀没有任何其他爱好;在社交上,张炘炀没有任何朋友......在父母眼里,张炘炀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鸡娃”最重要、学习最重要。
父母强行将超出孩子自身能力的极限成就强加在孩子身上,使孩子强行脱离学校和同龄人的陪伴,剥夺了属于孩子这个年纪本身应有的天真浪漫。
张炘炀在采访中说,直到2022年,父母对他的职业规划还在干涉!
张炘炀的父母把对他的控制和干涉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自我意识还没觉醒之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把幼小的他推上了博士之位,这对于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这也为后面“神童”的陨落埋下了浓重的伏笔。
其次,张炘炀的躺平,其实是父母拔苗助长的反噬。
记者采访张炘炀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时,他回答说现在挺好,不用看别人脸色,因为看的脸色太多了。那么谁给他脸色看呢?
一个正常人的社交,自然是有矛盾、有冲突、有情绪,但这种矛盾冲突和情绪,不能称之为“脸色”,是正常社交过程中我们需要去解决和适应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凭借自身智慧和情商去处理和化解的东西,只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情绪过于敏感的人,才会把正常的社交冲突等同于“脸色”。
这一方面意味着张炘炀对社交的恐惧、他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意味着他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不知道如何应对除父母以外的世界,完全无法理清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他的父母不遵循自然生长、拔苗助长的反噬。
最后,终其一生走不出的原生家庭。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在生活,然而,有的人终其一生走不出原生家庭,有的人却能跟原生家庭划清界限,而当你真正能跟原生家庭划清界限时,才是真正的成熟和长大。
所谓的划清界限,就是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承担孝顺父母的责任,却没有义务让父母再为自己付出。
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为了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或者报复父母之前的愚蠢行为。
诚然,天才的陨落固然是有父母错误引导和培养的结果,但成年后的他,过往于他而言毫无意义,当下怎么过、未来如何走,才是他当前所要思考的问题。
写在最后:
张炘炀的故事不禁让人唏嘘,父母最大的通病,就是不相信自己孩子只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于是很多父母人为地制造出所谓的“神童”。
然而,在教育学中,人的身心发展需要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过程,如果枉顾孩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忽视个体发展的特殊性,过度扼杀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那么终将使孩子的人生变得畸形,即便是真的“神童”,最终也落得悲惨结局!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