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园心理剧展演,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其可能面对的心理问题;启动“悦心”大讲堂,借助专业力量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更多帮助;启动全市中小学体育锻炼季活动,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自我……5月17日,以“五育赋能‘心’成长”为主题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正式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将在全市开启,助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和水平。
学生用心理剧演绎手机成瘾等现实问题
“你跳绳能不能认真点儿?这样我们怎么去参加比赛?”“你们根本不关心我,只在乎学习成绩”……在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市丰台区嘉园小学、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北京市第五十中学、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清华附中管庄学校6所学校的学生,通过生动的心理剧,展现了在遇到同伴关系问题、亲子冲突、手机成瘾等问题时的表现,以及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期末考试到来,小安成绩却不理想。妈妈对小安的成绩表示不满,两人爆发了冲突。通过“时光镜”,妈妈穿越到小时候,看到小时候的自己被束缚在书桌上,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安则穿越到未来,看到自己沉迷网络,最终成绩一落千丈,开始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最终,两人通过写信的方式倾诉内心的声音,最终母女之间破碎的关系开始重塑。
剧中“妈妈”的扮演者、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初一学生史俊毅表示,通过参演心理剧,自己对妈妈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妈妈平时对我的一些批评不是真的想要谴责我,而是为了激励我,让我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史俊毅也分享了如何处理亲子冲突的心得,“我们需要冷静下来,用平静的心情去和家长沟通交流,不要一味地否定家长。”
据悉,参加展演的6个剧目在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成果征集与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特等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校园心理剧在形式上是一种戏剧表达,但其本质是一种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其情感慰藉和疗愈的作用,开展创作、表演、观赏和分享交流等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温暖和更加打动人心的引导、支持与关怀。
“悦心”大讲堂开讲,未来将启动更多特色活动
当天,学生心理健康“悦心”大讲堂活动也正式启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芦咏莉作为首讲专家,分享了家校社医如何协同,共同筑好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记者了解到,“悦心”大讲堂由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牵头,成立了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曹庆久、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岳晓东等知名专家组成的主讲团队,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专题报告,每月还会推出一期录播内容,常态化推送各校全体教师进行学习。
根据规划,大讲堂每个季度将聚焦一个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互动交流,包括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家校社医”协同共育,以及心理教师自我关爱等。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更强调五育并举,“我们更加注重体育和美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系列体育赛事,让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同时,王攀表示,今年也更加注重完善面向全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同时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探头”作用,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心理健康。也在每个学校开展了相关培训,并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此外,今年也更加注重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营造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大课堂以及多部门联动,大家共同助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记者了解到,后续,北京还将启动全市的中小学体育锻炼季活动;各区也将推出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如主题讲座、心理志愿服务、“助力中考”减压游园活动、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论坛、阳光少年节、“独一无二的我”学生作品创作大赛、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功大赛等。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