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资讯

北京2024年度事业单位面向残疾人定向招聘工作启动报名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

施芳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实现价值、融入社会、共享发展的重要渠道。2024年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深入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更大力度发挥事业单位示范带头作用,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残联于5月20日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北京市事业单位面向残疾人定向招聘公告》,25个市行业系统、17个区(含经开区)所属129家事业单位设置了138个定向岗位,为残疾人送上就业大礼包,助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为了确保定向招聘工作顺利实施,本市建立了人力社保部门牵头、残联积极发挥作用,各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的部门协同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统筹负责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全流程工作,市残联发挥贴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优势,负责情况摸底、残疾人证信息核验、宣传动员以及协助优化岗位设置、跟进就业服务等工作,各区、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则依据岗位需求实际,组织设置定向招聘岗位。同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残联还建立了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信息定期比对机制,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各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

精准设置岗位

为最大力度用好岗位资源,实现供需匹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残联在岗位征集设置过程中,引导各用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单位职能、岗位组成等,积极开发匹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专业特点、技能特长的岗位,尽可能地放宽岗位条件限制,提高岗位的开放度、适应性。由招聘单位和残疾人在考试考察环节双向选择,以保障尽量多的残疾人能够有机会报名、有机会展示、有机会上岗,保障其就业公平权利。

放宽系列条件限制。从岗位所“需”、残疾人所“有”出发,尽力放宽年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要求,所有岗位均以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为要求,不限制残疾类别、残疾等级。62个岗位要求40(周)岁及以下,33个岗位面向大专或大专及以上学历,40个岗位不限学位,95个岗位仅面试,120个岗位无专业工作年限要求。

从宽确定专业要求。在对近几年毕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专业、学历、残疾状况等进行精准分析基础上,引导用人单位更加精细地做好岗位职责内容和岗位能力要求画像,尽力放宽专业限制。除部分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强的岗位外,其余岗位尽量设置多个相近的适合岗位要求的专业,33个岗位按照专业大类或相关专业设置专业条件,10个专业要求不强的岗位,不限专业。

向应届毕业生倾斜。2024年本市有244名高校残疾人毕业毕业。为帮助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一调配和各单位的支持下,此次招聘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48个岗位,其中43个岗位所需专业均与毕业生所学专业进行了匹配,并开发5个不限专业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开发医疗卫生机构岗位。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求较大,但医学相关专业残疾人毕业生较少。为缓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在卫健部门、医管中心支持下,医疗卫生机构开发了行政管理、病案管理、医患协调、器械管理、财务、信息等15个非医学岗位。另外,针对残疾人技能特长,开发了针灸、推拿、按摩、康复治疗等10个岗位。

优化招聘办法。在报名环节,允许每人可报考1-3个符合条件的岗位,以增加应聘机会、提高录取率;在资格审查环节,由市残联对应聘人员残疾人证信息进行统一核验,避免身份争议,也为今后精准设置岗位提供信息支撑。

在考试考核环节,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各招聘单位按照“干什么、考什么”原则灵活采取能力测试、考察等多种方法择优录用,既考虑了事业单位自主选拔特点实际,也减少了残疾人进入事业单位限制。并在考试考核中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和合理便利。

在体检考察环节,充分考虑残疾特性,明确不以残疾本身作为判定体检是否合格的依据,解决了体检环节招聘单位和残疾人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障碍。

提供面对面咨询

为保障残疾人全面了解招聘条件、招聘程序等要求,在畅通各招聘单位提供一对一个别化电话咨询渠道同时,市残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于5月27日至28日,在汇爱大厦分两个场次举办招聘咨询会,由各个招聘单位为有应聘意向残疾人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

同时,咨询会将由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应聘残疾人现场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求职登记系列就业服务。(图片均为袁友平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