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教育资讯

重庆大学博导: 指导研究生超70人, 依然对初中生女儿教育束手无策

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上中小学的孩子而头疼?脑补一下把这个问题抛在网上的场景,仿佛已经看到不少网友相继留言:“郁闷”“头疼”“痛苦”“怎么办”……

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普通家庭的父母在犯难,就是不少功成名就的大伽,也为此而困扰。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丁延庆就在视频中吐槽女儿和自己相比“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

丁教授六岁时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大学本科就读的是人人向往的北京大学?,还赴美留学深造,归国又在北大教育学院任教,典型的“超级学霸”“优秀人才”。丁教授的夫人也特别的厉害,同样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大学霸”“高材生”。

按照我们的惯常认知,论基因、论理念、论学识、论方法,如此优秀的男女大学霸缔结的家庭,大概率会诞生一个超级学霸孩子。

然而,面对主持人问及的“你可以接受你的孩子才不上北大吗”,丁教授坦然地表示“必须接受,百分之九十上不了”。

无独有偶。在位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大学,同样有博士生导师、教授,为女儿的教育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这位博导还挺有意思,直白地将这个问题公开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官网关于自己的个人简介之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访问核实一番,绝非杜撰。

重庆大学这位博士生导师叫张小强。根据重庆大学官网的简介,张小强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法学院兼职教授。出版过3部著作,发表CSSCI期刊论文近30篇,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从大学本科到拿到博士学位,张小强都在重庆大学完成,曾公派赴美做访问学者,担任过重庆大学学报中英文编辑。

让人觉得有些搞笑的是,作为“985工程”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强在重庆大学官网的“专职教师”简介末尾,专写一句看似无关的话:“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乍一看去,关于张教授个人简介末尾的这句话,可有可无,却透露出诸多重要的信息。比如张小强教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工作时间不长却已指导培养研究生七十来人;又如他的女儿尚小,还在读初中。

最为关键的信息就是张小强这样优秀的人才,作为一名父亲,也有着我们普通父母的“痛苦”:对子女的教育束手无策。

或许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心里会有找到一种平衡的感觉。看吧,连985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都为女儿的教育头疼,我们这些平常人还有什么不能释然的呢?

或许还有人要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他是一个文科教授!果真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与大多数博士不同的是,张小强本科和硕士所学的是工学,而博士则是法学,这样文理双修的人才,在教育子女方面可以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张小强教授关于初中生女儿教育的吐槽,我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要说张教授没有时间去辅导上初中的女儿的功课,我选择相信,但硬要说他没有那个知识能力去辅导女儿学习,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相信。我以为,更多的是张教授对当下教育的调侃吧。

子女教育的问题,是每个家庭都十分看重的问题。但是,为子女教育上的问题而犯难,在不同的家庭却有不同的表现。

学霸夫妻的子女,不一定就能成为真正的学霸,但是成为学霸的概率却比普通人家的子女要高比许多。像北大博导丁延庆、重庆大学博导张小强这样的家庭,他们所说的子女教育问题,在教育目标、教育期待上也有着差异性,并非只是成绩差的问题。

不管什么样的家庭,家长看待子女教育的问题,不宜过多地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育的得与失。在子女教育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是不是做到了因势利导的引领,是不是尽到了有效陪伴的责任,是不是履行了培养良好习惯的义务,这些才是重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家长付出的每一份有效努力,在孩子身上必然会有相应的体现。

在子女教育的成长中处,家长尽力了,孩子努力了,即使孩子的教育成长并不如家长所预期的那样闪耀,相信家长和孩子也不会留有遗憾。

重庆大学博导张小强,指导研究生超70人,依然为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感到束手无策,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