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余姚春季征召遴选的91名新兵参加服役前的集中培训。其中,25岁的张泽哲是余姚第一个报名参军的985名校硕士。
张泽哲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曾以所在初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余姚中学。进入大学,他入了党,又考上985名校东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今年,即将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却放弃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毅然奔向绿色军营……
“别人家的孩子”
穿着迷彩服的张泽哲是一个腼腆的大男孩,但腼腆背后,却散发着一股子倔强劲。张泽哲是独生子,家在余姚市陆埠镇洪山村。不过他却从未享受过独生子的万千宠爱。因为家境不宽裕,在他读小学5年级时,父母就前往重庆打工,留下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父母离去的那一刻让他万般不舍。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父母仅仅读到初中。为了改变这种境遇,他拼命读书,以所在的洪山初中第一名的成绩被余姚中学录取。进了高中,由于数学拖后腿,高考失利,他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
在大学里,他从高考受挫的阴影里重新站起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拿到一等奖学金,获评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大三时因为表现优异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大四转正,而后从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跨界”报考了985高校东南大学哲学系的硕士研究生,终于得偿所愿。
2022年初,转眼临近研究生毕业,家人都劝他找个工作尽快就业。拗不过家人,张泽哲投递了一些简历,在四川一所中学来学校招聘时达成了就业意向。教师的待遇不错,家人都很满意,但张泽哲内心一直在犹豫,因为他心中还藏着一个梦想:入伍当兵!
“趁年轻,你想做就去做!”
他清晰地记得,父母去重庆打工就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前,没过多久,他从电视上得知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那时,张泽哲父母在重庆长寿区工作的汽车维修部也受到影响,维修的大货车倒了,货架倒了,房子在摇晃,电话打不出去。好在当地救援及时,几天后恢复了通信,他们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平安。
那时,父母觉得张泽哲还小,没有和他细说。但是张泽哲却从电视上看到了汶川大地震救援时,最先冲在前面的就是军人!那一刻,他对橄榄绿肃然起敬。
后来,大学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毅然报名参军,也让他感触颇深。到南京东南大学读研期间,新冠疫情暴发。他从媒体看到全国各地的军医、战士们第一时间紧急驰援武汉,与未知的新冠病毒零距离战斗,不畏生死,让人敬佩。恰好这期间,系里有同学入伍两年退役归来,给他们讲了许多部队上的故事,也让他对神圣的军营充满了向往。
张泽哲是个孝子。无论是在重庆读大学、还是在南京读研,寒假他几乎都是先看望父母,再回到余姚和爷爷奶奶一起准备年货,陪他们过年。
爷爷是泥水匠,干了40多年,村里和周边的房子、道路建设都有他的参与,他平时默默干活,话不多,但老人做事就跟他干活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今年元月底孙子回余姚过年,得知他还在为就业和入伍参军犹豫时,他只告诉了孙子一句话:“趁年轻,你想做就去做!”
爷爷的话让张泽哲备受鼓舞,他坚定了信念,在和父母商量决定放弃那所中学的工作后,去镇上征兵办报了名,并很快通过体检和政审。
前几天,张泽哲从东南大学回到余姚,准备参加集中培训。得知孙儿很快就要去部队了,奶奶特地给他烧了他最喜欢吃的猪肘子、黄鱼汤、马兰头。张泽哲心里暖暖的,他告诉记者,爷爷过的是公历生日,是国庆节,奶奶过的是农历生日,七月二十,他期待着“在部队用最优异的表现给他们送上生日礼物!”
宁波晚报记者张晓曦
通讯员赵若梦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