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四新”背景之下,作业评价更多元,学科融合更深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学生该怎么写好作文?11月28日,“核心价值引领下的时评与思辨作文教研论坛”在渝举行,专家们就此展开讨论。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荣维东作了主题为《思辨作文的评价指标与教学取径》的演讲,提出了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视学术思辨写作、研发分类分级可询证的表现性评价指标等教学、写作策略。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则在主题演讲中对当前高考写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他认为,“时评写作是写作改进的现实路径”,他提出,要以兼具独立性与对话性的公民姿态,介入公共空间与社会事务,坚持理性的写作,这也是当今时评写作和高考作文写作的方向。
如何坚持理性写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业界导师曹林教授认为,对话是启动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推动力,对手想象力、评论区想象力、修辞想象力,均是激发对话思维、驱动评论写作的方法。
“基于证据的表达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品德。”重庆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钱金涛提出,基于证据的表达,具有对标性、严密性、能延展等素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更有益于其人格培养。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蒋迪现场开展了主题为《走出简单是非,开掘观点张力》的教学示范课,她从网络舆论宣扬“颜值即正义”的社会现象切入,将学生代入“社会生活情境”,提出作文写作应走出简单的是非观,采用现实的、完整的是非观,由此开掘观点的张力。
在论坛巅峰对谈环节,余党绪、钱金涛、曹林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老师、语文教研员答疑解惑,并针对作文写作的重难点以及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据悉,本次论坛由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重庆出版集团天下图书协办,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承办。
上游新闻记者宋剑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