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播报!
重大喜讯传来
恭喜了,厦门大学!
成功入选,国家级荣誉
福建还有另一所大学也入选!
快快奔走相告~
厦门大学重大喜报:
成功入选2023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入选。
解密厦大研究成果!
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电池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锂硫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2600Whkg-1)和较低的成本,然而受限于传统原位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及锂硫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环境敏感性等因素,在原子/纳米尺度上对锂硫电池界面和反应过程的理解尚不深入,锂硫电池广泛应用也还未实现。
目前对储能机制的认识主要基于固/液界面的双电层模型及经典电化学理论,反应物分子扩散到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子转移转化然后脱附离开表面。关于化学反应和电荷转移的研究中,HenryTaube发现电子转移的“内球反应”机制的贡献获得1983年诺贝尔奖,RudolphA.Marcus基于“外球反应”机制提出电化学反应理论于199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来拓展到内球反应机制,基本统一了电化学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但是受限于传统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的局限,他们的理论都是基于简单的单分子模型得失电子反应来理解的。反应分子在电极表面得到电子,发生构型转化,同时分子周围配位环境相应发生改变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反应分子通过单分子得失电子反应途径变成新的物质。然而,真实电极表/界面处有成千上万的分子、离子等存在,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过程至今尚不明确,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
△电化学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锂硫电池界面反应
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自主开发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耦合真实电解液环境和外加电场,在原子尺度实现对锂硫电池界面及其反应过程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即在具有电池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多硫化锂分子在活性中心处聚集成为分子团进行反应:转移的电荷首先存储在聚集分子团中,分子团得到电子并不立即发生转化,直到获得足够电子后瞬时结晶转化为非晶态硫化锂。而在没有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遵循经典的单分子反应途径:单个多硫化锂分子得到电子,逐步转化,最后转化为Li2S分子,后续结晶并生长。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徐桂良、KhalilAmine研究员团队,通过同步辐射表征确认了电极材料活性中心物种和价态。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模拟计算表明,活性中心与多硫化锂之间的静电作用促进了锂离子和多硫分子的聚集,实验证实分子聚集体中的电荷可以自由转移。
近百年来,电化学界面反应通常被认为仅存在“内球反应”和“外球反应”单分子途径。该新机制的发现揭示出电化学界面反应在传统单分子反应途径外,存在“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机制。该研究加深了对多硫化物演变及其对电池表界面反应动力学影响的认识,为下一代锂硫电池设计提供指导。相关研究论文于2023年9月7日发表在Nature期刊[621(7977):75-81]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锂硫电池概念提出,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锂硫电池的研究论文登上Nature期刊。Nature期刊副主编YohanDallAgnese评价该工作:“很引人注目,作者揭示了被广泛研究数十年的锂硫电池中完全想不到的储能机制,这是极为罕见的。发展的高分辨原位电镜令人印象深刻,新技术发展和新机制的发现将极大助力下一代电池的设计。”
国家级荣誉
含金量十足,恭喜厦大!
据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本次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经推荐、初选、终选、审议4个环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2100多位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专家投票遴选出10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了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成果名单。这些成果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天文、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
此次评选
福建还有另一所学校
福州大学的研究成果
也成功入选!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量子计算具有一些经典计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受到国际学术界、产业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实现量子计算的最大障碍是,量子系统与环境的耦合所导致的消相干会引起错误,导致量子信息的丢失。借助量子纠错码来保护逻辑比特,是实现具有实际意义的量子算法的前提。
郑仕标教授提出了一种玻色码量子错误症状无损检测的新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其优点是检测过程对系统的扰动得到有效减轻,并且此方法可直接推广到高阶纠错码。南方科技大学的俞大鹏院士领导的小组利用该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离散变量逻辑比特对盈亏平衡点的超越,研究成果《利用分离变量编码逻辑比特突破盈亏平衡点》发表于《自然》。郑仕标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杨贞标教授为共同作者之一。
厉害了,厦大!
重大喜报接连传来
作为身处
美丽海上花园厦门的高等学府
厦门大学近期连传喜报
可喜可贺!
一起来看——
Science刊发!
厦大团队创制出超高稳定性催化剂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野教授、傅钢教授和上海光源姜政研究员(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等利用铟元素在反应条件下的动态迁移特性和铑单原子的高效C-H键活化能力,创制出高达5500小时以上寿命的超高稳定性In/Rh@S-1催化剂,在近热力学平衡收率条件下高选择性催化丙烷等低碳烷烃直接脱氢制取对应烯烃。相关成果以“Stableanchoringofsinglerhodiumatomsbyindiuminzeolitealkanedehydrogenationcatalysts”为题于2024年3月1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2024,383,998-1004)。
厦门大学王野团队另辟蹊径,提出“原位动态构建活性位”的概念。利用In的亲氧性和动态迁移的特性,设计反应条件下活性位动态形成且高度稳定的In/Rh@S-1催化剂。在该催化剂中,单原子Rh位于S-1(Silicalite-1)分子筛孔内,而通过与分子筛硅羟基作用自发迁移至孔道中的In物种以In-Rh键稳定Rh单原子,形成分子筛限域RhInx活性中心,该活性中心又通过In-O键锚定在分子筛骨架上。该方法为超稳、高效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工作的重要突破在于,新型In/Rh@S-1催化剂可有效规避积碳生成,无需像商用烷烃脱氢工艺须额外添加氢气以抑制积碳,也无需通过空气烧焦频繁再生,使过程更简便且更加绿色。以纯丙烷为反应原料,该催化剂在550ºC的近工业反应条件下长达5500小时的连续测试中活性和选择性均保持稳定。在600ºC高丙烷转化率(>60%)下,In/Rh@S-1催化剂可连续稳定运行1200小时以上。此外,单原子Rh表现出非常优异的C-H键活化性能,基于单位贵金属质量的丙烯生成速率比当前报道的Pt基催化剂高1-2个数量级。该工作开辟了Pt基和Cr基以外的无需频繁再生的烷烃脱氢新催化剂体系,有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厦大团队在《柳叶刀》发表
全球唯一戊肝疫苗的
10年有效性监测结果!
厦大研究团队
通过高质量随访研究
证实全球唯一戊肝疫苗
可提供至少长达10年的高效持久保护
近日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
《柳叶刀》上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HEV)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也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约330万人出现戊肝症状,造成7万例死亡。由于临床上普遍存在误诊、漏诊戊肝的情况,其发病率及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在多数情况下,戊肝呈自限性,但在孕妇及患有基础慢性肝病等特殊人群中预后较差,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由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自主研发的
重组戊肝疫苗益可宁®
是全球唯一的戊肝预防性疫苗
2011年和2020年先后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获批上市。
2022年,为控制戊肝疫情,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南苏丹开展了全球首次大规模戊肝疫苗接种活动,为本提乌难民营中近4万人接种了益可宁®。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计划在2026-2030年为低收入国家战略储备戊肝疫苗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健康威胁。
研究团队自2007年启动益可宁®随机、双盲、对照的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建立覆盖江苏省东台市11个乡镇,包含市级医院、镇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私人诊所在内的205个监测哨点的急性肝炎监测系统,对参加临床试验的11万余名志愿者进行长达10年的高质量随访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接种三针(0、1、6个月)益可宁®的10年保护率为86.6%(95%CI73.0-94.1)。
接种两针(0、1个月)益可宁®也可提供高效保护,在30个月内的保护率达100.0%(95%CI15.4-100.0)。
此外,研究团队基于该急性肝炎监测系统,将11个乡镇中所有未参与临床试验且年龄范围与试验参与者一致的居住人口作为外部对照组纳入分析,以进一步评估益可宁®的长期保护效果。
厦大联合申报项目
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召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申报的“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考古发掘项目成功入选该论坛评选的2023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自200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每年都会在全国评选出六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考古发掘项目。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包括位于平潭岛北部的西营、壳丘头、东花丘、榕山、龟山等遗址。自2018年起,我校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先后主持了平潭榕山遗址、西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是本次入选“六大发现”的壳丘头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西营遗址的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了平潭岛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史前贝丘遗址,还发现了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保存完整的墓葬和人骨以及房址等,对于探索福建沿海史前文化谱系与生计方式、闽台地区早期文化交流、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等重大课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物资料和证据。